2013年02月26日
【本報訊】中港矛盾由奶粉蔓延至電影。藝發局昨公佈首屆藝評獎,來自北京的賈選凝獲得金獎,捧走五萬元獎金。她的得獎藝評,狠批港產片《低俗喜劇》的賣
座,只「證明(導演)彭浩翔用文化垃圾娛樂普羅大眾成功」,指該片「以極富羞辱性的方式去『污名化』大陸人形象……其實是狹隘的『精神勝利法』」。彭浩翔
否認電影抹黑及貶低內地人。
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去年7至9月舉辦首屆「ADC藝評獎」,鼓勵18至40歲年輕評論員,藝評全文上限3,500字,評論對象必須在2012年內出
版或舉行,而藝術類別不限,例如音樂、戲劇及電影等,分金、銀、銅獎,獎金分別為五萬、二萬及一萬元。
首屆金獎得主賈選凝今年24歲,在北京電影 學院畢業,她的影評題目是「從《低俗喜劇》透視港片焦慮」。她昨接受訪問時表示,「我好唔鍾意呢套電影」,她在文中指,《低》獲得3,000萬元票房, 「證明彭浩翔用文化垃圾娛樂普羅大眾成功」。她針對中港矛盾論述,「大陸人由昔日的窮親戚變成今日的金主和老闆,令香港人始終意難平」,「這種醜化與奚 落,其實是狹隘的『精神勝利法』」。
首屆金獎得主賈選凝今年24歲,在北京電影 學院畢業,她的影評題目是「從《低俗喜劇》透視港片焦慮」。她昨接受訪問時表示,「我好唔鍾意呢套電影」,她在文中指,《低》獲得3,000萬元票房, 「證明彭浩翔用文化垃圾娛樂普羅大眾成功」。她針對中港矛盾論述,「大陸人由昔日的窮親戚變成今日的金主和老闆,令香港人始終意難平」,「這種醜化與奚 落,其實是狹隘的『精神勝利法』」。
指港人不忿大陸發迹
本身喜歡香港七、八十年代電影的賈選凝,感到港人自97後身份迷惘,「電影都係咁」。她說:「作為評論人,唔係針對導演,我覺得個方式我唔鍾意,香港人 deserve睇更加好嘅電影」。她引述彭浩翔一次訪問中表明,《低》是為香港人而拍的,賈認為這想法「好恐怖」,該片的成功只局限本港市場,又指內地朋 友來港旅遊要看三級片,香港已和三級片畫上等號。導演彭浩翔回應稱,任何人都可對藝術作品有不同解讀,作為創作人會尊重,「唔介意一篇鬧我嘅文 章。」但他強調「香港文化當然不只三級片,部電影係想講(與內地)合拍電影及審查制度下,令不少本土精神流失,其中包括情色同粗口,我認為廣東嘅粗口好值 得保留,你認為唔值得可以唔支持。」
彭浩翔稱創作時沒用地域性去說故事,否認電影抹黑及貶低內地人,「可能好多人對電影敏感咗。」彭浩翔不認同賈 選凝評論中指《低》是港人狹隘的「精神勝利法」,指有關解讀「片面」;又指逾3,000萬票房中,有不少是內地自由行來港入場觀看,且作品在美國、加拿 大、韓國及台灣都獲獎。
男主角杜汶澤回應時恭喜賈選凝得獎,但強調沒興趣拜讀該文章,亦不回應其評論。
從《低俗喜劇》透視港產片的焦慮(節錄)
‧《低俗喜劇》的賣座,證明彭浩翔用文化垃圾娛樂普羅大眾成功。‧彭浩翔有小聰明卻沒有大承擔,他很清楚貶低大陸人在本土有「政治正確」的效果,能讓港人「自我感覺良好」,卻也無形中展示出香港社會最狹隘、最投機與最虛偽的一面。
‧男主角杜汶澤接受採訪時大言不慚:「低俗是港產片的一個核心價值。」本土創作者與受眾早已視「低俗」為理所當然,甚至理直氣壯地將其美化為「香港特色」,這種文化消費上顛倒黑白、毫無反省能力的惡性循環,才真正讓人感到悲哀。
‧香港認為大陸缺乏文明,而在大陸心目中,香港是怎樣的形象?──彭浩翔回答你,是「三級」。
‧大陸人來港炒樓、買名牌、進戲院看三級片,香港只能滿足他們膚淺的、物質的、消費的需求,但本土文化的輸出上卻很蒼白。
‧無論是「反大陸化」的熱烈,還是反國民教育的堅定,港人作出判斷的基礎都是「恐懼」。
‧大陸人由昔日的窮親戚變成今日的金主和老闆,令香港人始終意難平……(《低俗喜劇》)以極富羞辱性的方式去「污名化」大陸人形象……這種醜化與奚落,其實是狹隘的「精神勝利法」。
資料來源:藝發局藝評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