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產搞不起社會運動?
2013-2-25 10:20:09
陳雲寫了一篇《開卷看世界﹕殖民遺恨——感懷呂大樂》,預告由戴耀廷主催的「佔領中環」運動不會成功,「死因」是深藏於香港中產的不良意識,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自己在網絡上尋找原文,我就不在此多作引述了。
陳雲對香港中產的批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過我無法認同他所謂的「道德光環論」,以此貶抑參與「佔領中環」的「中產人士」的動機。
陳雲的說法可歸類為「兩頭通式」的論述,《主場新聞》引述:「陳雲指出中產其實不欲佔領中環,只想佔領道德光環,面對中共,預計必然失敗,即使成功,香港 中產其實未準備好面對之後的責任」,不會成功是因為中產沒打算來真的,好了,若陳雲對香港中產的分析是對的話,運動是不會展開的,10,000人最後是湊 不足數的,說到此不就完了嗎?
但陳雲繼續說,即使「佔領中環」運動展開了,也是沒有用的,因為香港的中產一直是站在政治的邊緣,沒想過成功爭取普選之後的「責任」,這不就是純粹「撥冷水」的全包式言論嗎?
我再一次說,陳雲對香港中產的批評有一定道理,卻不能抹殺他們在社會運動上可作出的貢獻和作用,尤其是當一個社會的人口中,中產佔有具有關鍵的比例。事實 上,在「普選」這個全港利益所繋的議題上,上流、中產、基層、所謂的左翼、右翼都可以用他們的網絡和方法去動員和爭取,有必要說人家在爭取什麼「道德光 環」嗎?有必要過早地判定對方必然失敗嗎?
對於香港的中產,陳雲也實在看得太扁了!無論他的所謂左翼、右翼的中產,心裡還有一樣東西是促使他們願意冒險走出來的,那就叫做「良心」,是不論上流、中 產、基層、所謂的左翼、右翼都會有的東西,即使「反國教事件」中,有人批評「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過早撤出了政總,但我們不能抹殺這一群中產家長聯同一班 「學民思潮」的年青人,為香港社運揭開了令人鼓舞的一頁。
陳雲推索至英國殖民地統治下對香港中產階層之「奴化」(這字眼是我用的,陳雲沒有)來推演出今天潛藏在中產人士心中的自我「邊緣化」、小資產情懷、不肯站 在政治中心的位置等等,無可否認,這些論述都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但過去二十年,世界實在變化很大,所謂的「中產意識」,是否就可以原封不動地拿出「殖民地 時期」的中產意識來作政治預測?難道九七過渡和八、九十後社運新進和互聯網的普及對所謂的中產意識全無影響?我在此再一次引用「反國教事件」,國民教育家 長關注組的成員一開始就承認,他們見到學民思潮一夥學生的犧牲奉獻,刺激了他們出來承擔他們那一部份的責任。所謂的「中產意識」,是否需要再作考究?
至於說到成功爭取普選後的「責任」問題,說真的,我沒能明白陳雲的顧慮,有了普選,自然有人會出來「負責」的了,無論是上流、中產、基層、左翼、右翼,都會用他們的方式去參與的。
老徐這一段短短的文字當然不可以與陳雲的鴻文相比,也沒有能力跟學問根底深厚的陳雲教授討論對中產、左翼、右翼之觀察,甚至或許我對陳雲就「佔領中環」運動之見解有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之誤解可能。
我要說的是,我支持戴耀廷的「佔領中環」運動,亦鼓勵香港各階層和政治偏向的群體,在爭取真普選一事上用他們認為有效的不同方法和策略共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無須互相排擠,更應將什麼「道德光環」這種不必要的思想包袱拋開。
陳雲對香港中產的批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過我無法認同他所謂的「道德光環論」,以此貶抑參與「佔領中環」的「中產人士」的動機。
陳雲的說法可歸類為「兩頭通式」的論述,《主場新聞》引述:「陳雲指出中產其實不欲佔領中環,只想佔領道德光環,面對中共,預計必然失敗,即使成功,香港 中產其實未準備好面對之後的責任」,不會成功是因為中產沒打算來真的,好了,若陳雲對香港中產的分析是對的話,運動是不會展開的,10,000人最後是湊 不足數的,說到此不就完了嗎?
但陳雲繼續說,即使「佔領中環」運動展開了,也是沒有用的,因為香港的中產一直是站在政治的邊緣,沒想過成功爭取普選之後的「責任」,這不就是純粹「撥冷水」的全包式言論嗎?
我再一次說,陳雲對香港中產的批評有一定道理,卻不能抹殺他們在社會運動上可作出的貢獻和作用,尤其是當一個社會的人口中,中產佔有具有關鍵的比例。事實 上,在「普選」這個全港利益所繋的議題上,上流、中產、基層、所謂的左翼、右翼都可以用他們的網絡和方法去動員和爭取,有必要說人家在爭取什麼「道德光 環」嗎?有必要過早地判定對方必然失敗嗎?
對於香港的中產,陳雲也實在看得太扁了!無論他的所謂左翼、右翼的中產,心裡還有一樣東西是促使他們願意冒險走出來的,那就叫做「良心」,是不論上流、中 產、基層、所謂的左翼、右翼都會有的東西,即使「反國教事件」中,有人批評「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過早撤出了政總,但我們不能抹殺這一群中產家長聯同一班 「學民思潮」的年青人,為香港社運揭開了令人鼓舞的一頁。
陳雲推索至英國殖民地統治下對香港中產階層之「奴化」(這字眼是我用的,陳雲沒有)來推演出今天潛藏在中產人士心中的自我「邊緣化」、小資產情懷、不肯站 在政治中心的位置等等,無可否認,這些論述都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但過去二十年,世界實在變化很大,所謂的「中產意識」,是否就可以原封不動地拿出「殖民地 時期」的中產意識來作政治預測?難道九七過渡和八、九十後社運新進和互聯網的普及對所謂的中產意識全無影響?我在此再一次引用「反國教事件」,國民教育家 長關注組的成員一開始就承認,他們見到學民思潮一夥學生的犧牲奉獻,刺激了他們出來承擔他們那一部份的責任。所謂的「中產意識」,是否需要再作考究?
至於說到成功爭取普選後的「責任」問題,說真的,我沒能明白陳雲的顧慮,有了普選,自然有人會出來「負責」的了,無論是上流、中產、基層、左翼、右翼,都會用他們的方式去參與的。
老徐這一段短短的文字當然不可以與陳雲的鴻文相比,也沒有能力跟學問根底深厚的陳雲教授討論對中產、左翼、右翼之觀察,甚至或許我對陳雲就「佔領中環」運動之見解有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之誤解可能。
我要說的是,我支持戴耀廷的「佔領中環」運動,亦鼓勵香港各階層和政治偏向的群體,在爭取真普選一事上用他們認為有效的不同方法和策略共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無須互相排擠,更應將什麼「道德光環」這種不必要的思想包袱拋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