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青年 (982) 大陸化 (759) 香港學生 (459) 認識法律 (398) 地產怪獸 (380) 中港矛盾 (307) 地產泡沫 (253) 佔領中環 (247) 地產惡霸 (228) 智障殘障 (209) 中國生活 (202) 港爸港媽 (192) 中國貪腐 (187) 香港精神 (170) 港孩港童 (165) 中國官員 (162) 港男港女 (158) 特殊教育 (157) 港人港事 (149) 一國兩制 (143) 基本人權 (143) 社會平衡 (125) 怪獸家長 (124) 政府表現 (117) 基本法 (116) 政府決策 (115) 生存生活 (115) 七一 (99) 點解會貧窮 (88) 經濟怪獸 (85) 貧富懸殊 (81) 新聞自由 (77) 精神科疾病 (74) 香港政壇 (68) 強國邏輯 (66) 快樂的小狗 (61) 六四 (57) 中國飲食 (55) 非常標準 (52) 罪犯罪案 (51) 病從口入 (48) 中國新聞 (47) English News (45) 生活智慧 (45) 經濟泡沫 (45) 怪獸學生 (44) 經濟惡霸 (41) 中國青年 (38) 老人問題 (38) 生命感恩 (37) 可愛的鸚鵡 (36) 怪獸學校 (36) 香港政府決策 (35) 香港政府表現 (35) 中國樓房 (34) 生命教育 (34) 中國罪案 (32) 生死教育 (31) 笑笑看看 (31) 衣食住行 (28) 香港音樂 (28) 中國學生 (27) 世界新聞 (26) 自在生活 (26) 香港電影 (26) 中國假貨 (25) 經濟活動 (25) 泡沫經濟 (24) 食物安全 (24) 倫常慘案 (23) 碼頭工潮 (23) 病症感染 (21) 退休養老 (21) 公民抗命 (20) 吸毒販毒 (19) 環保回收 (19) 社會陷阱 (19) 嫖賭飲吹 (18) 我行我素 (18) 打機成癮 (18) 素食環保 (18) 貪靚送命 (16) 香港官員 (16) 香港現狀 (15) 感恩生命 (14) 白色恐怖 (13) 90後人 (12) 北上創業 (12) 香港貪腐 (12) 中國強拆 (11) 國民教育 (11) 澳門賭業 (11) 香港選舉 (10) 好人好事 (9) 超人學生 (9) 通脹怪獸 (9) 中國學校 (8) 據理力爭 (8) 量子物理 (8) 香港教育 (8) 中國罪犯 (7) 寵物事務所 (7) 港建制派 (7) 香港新聞 (7) 中國污染 (6) 中國醫療 (6) 區區小事 (6) HKTV (5) 失業問題 (5) 學民思潮 (5) 文化差異 (5) DSE12 (4) 北上退休 (4) 平等社會 (4) 數碼發展 (4) 澳門政府決策 (4) 澳門政府表現 (4) 超人學校 (4) 超人家長 (4) 香港冶安 (4) 80後人 (3) 中國男女 (3) 另類香港遊 (3) 回流香港 (3) 幸福快樂 (3) 新高中DSE (3) 烏坎村 (3) 經典電影 (3) 自家教學 (3) 貨幣戰爭 (3) DSE13 (2) 公平貿易 (2) 台灣新聞 (2) 愛滋病 (2) 被棄動物 (2) 香港藝術 (2) 香港藝術治療 (2) 1新聞類別 (1) News (1) VOA (1) Writing (1) 僭建危機 (1) 妥瑞症 (1) 香港基建 (1)

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v 亦舒不認子40年: 你父親已經浪費了她的前半生,現在你又要去浪費她的後半生?

2013年05月12日
【本報訊】一個堅持斷絕關係的母親,一個滿肚疑惑的兒子。這個不認子的非常母親,正是知名愛情小說家亦舒。旅居柏林的蔡邊村,是亦舒19歲時與前夫畫家蔡 浩泉誕下的愛情結晶。才子佳人的婚姻只維持短短三年。「曾幾何時,母子二人竟是那樣親密」,鮮為人知的一段母子情緣,一張陳封抽屜的黑白親密合照,揭示兒 子40年的尋母心路,也將文壇才女遺忘的傷口,無情揭開。記者:呂麗嬋
「最後一次見母親,是11歲那年。那天母親買了機械人給我,一起看了電影《007》」。這是紀錄片《Mother's Day》(《母親節》)的對白。影片上月在德國「注意柏林」(Achtung Berlin)影展公映,旋即轟動香港及海外華人圈子。全因這個在香港、柏林及溫哥華三地拍攝的「尋母故事」,執導的正是亦舒30年來拒絕聯絡的親生兒子 蔡邊村。這段亦舒人生之中「不想記起」的歷史,要由40年前說起。
「我同浩泉係沙煲兄弟,五個老友租咗北角錦屏街一個400呎單位寫小說,亦舒嗰 時住喺濱海街,好近,上嚟探班,浩泉係出版社主編,寫嘢、畫插畫一手包辦。佢對亦舒好冷淡,亦舒份人好好勝,你越唔睬佢,佢越要引你注意,嗰時……係人都 知亦舒追浩泉」。78歲的本港著名詩人蔡炎培,見證二人由相知相交到視如陌路,不勝欷歔。

「44歲的我,去尋找已65歲的母親,並不算太遲,因為,我有一籮籮問題要問她。」

內斂但才華洋溢的窮書生,遇上主動美貌的才女,驟眼看來,倒有幾分像亦舒筆下的愛情小說。蔡炎培回憶道,沒多久二人已打得火熱。六七暴動香港時局動盪,二 人卻在父母反對下閃婚,「喺尖沙嘴樂宮擺咗一圍,圍內朋友食餐飯」。翌年亦舒懷孕生子,兒子取名邊村,正是蔡浩泉番禺家鄉的名稱,「佢哋兩個帶埋仲係手抱 嘅阿村上嚟《明報》探班,我仲記得亦舒一身麻衣紗褲,好飄逸」。
可惜才子佳人的天作之合,只維持了短短三年,兩口子婚後常為錢銀爭執,性格剛烈的 亦舒堅決求去,二人的獨生子邊村歸蔡浩泉撫養。最初幾年,亦舒仍會間歇探望,但隨着浩泉另娶,亦舒狂戀明星岳華,不願再與前夫再有任何瓜葛的她,乾脆連親 生兒子也斷絕來往,徹底將一段不願記起的人生歷史刪除,作品隻字不再提兒子。故此,除了部份老讀者,很多人也以為她只有一個獨生女兒。
離婚後,蔡 邊村與父親相依為命,一度失業賦閒在家的蔡浩泉,後來找到一份在報館返夜班的工作。為口奔馳,邊村自幼稚園開始,已交由祖母照顧日常生活,父子二人同住一 屋卻不常見,靠便條溝通,但感情卻很好。蔡浩泉在自己的專欄,也不時提及與兒子的生活趣事;而蔡邊村在父親患癌期間,也回港陪伴在側,並在父親病重時,拍 下《老蔡的電影》紀念父親。

89年,因為父親而愛上畫畫的蔡邊村,遠赴德國讀藝術,一留20年,數年前與女友誕下女兒,初為人父的喜悅,令他重新思索一段早已淡出生命的母子關係。
「44 歲的我,去尋找已65歲的母親,並不算太遲,因為,我有一籮籮問題要問她」。曾經親密,為何疏離?親母在她的專欄不時流露對異父妹妹的愛溢之情,自己也是 母親所出,為何卻像透明人?初為人父的蔡邊村,反思與母親由親密到不相往還,滿肚疑團。「寫信給母親也石沉大海」。他不明白,為何親母連見自己一面也不願 意。面對人生憾事難以釋懷,人到中年的他決定主動尋找答案。
「你好,是我。蔡邊村,你的兒子」。在影片內,鏡頭對準他的面孔,他想像着與母親「相 認」的一刻。只是,長大了,也許總得學習面對人生各種遺憾,與蔡邊村合作拍片並成為好友的創作人陳思宏,看過影片後這樣寫:「(影片中)亦舒找到了,但亦 舒依然是亦舒,那位無數人崇拜的作家。她沒有變成蔡邊村的母親。」反覆練習的自我介紹,在溫哥華的街頭,遇上了,卻終歸派不上用場。

「你父親已經浪費了她的前半生,現在你又要去浪費她的後半生?」


也許,就如亦舒寫過的一個短篇《媽》,是一個關於年輕人尋找母親的故事,小說裏有這樣的一句話:「你父親已經浪費了她的前半生,現在你又要去浪費她的後半 生?」40年的愛恨糾纏,已為人父的蔡邊村,似乎仍找不着答案。

始終不認子的亦舒,努力「遺忘」,但一張陳封抽屜的黑白親密合照,還有不能割斷的血緣關係,卻引牽天南地北的母子,欲斷不能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