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龐一鳴:就係唔幫襯地產商!
2013-5-29 10:37:32
【作者:TL】
這是《號外》和 TEDxKOWLOON 首次合辦的欄目,希望透過與TEDxKOWLOON 選定講者的深度訪談,帶出TED 那份IDEAS WORTH SPREADING 的先鋒精神。這次訪談嘉賓為《就係唔幫襯地產商》作者、自由工作者龐一鳴。龐2012 年競選立法會議員(新界東),落選後他有所改變,思考所謂一人一票是否真的是唯一選擇。
為了準備TEDxKOWLOON的第二場以「改變」為主題的沙龍,我連續一星期在面書上發了很多關於改變的帖子。關於改變,我認為讀懂自己的心最為重要,然後聆聽。社會裡面,到底聽的人多,還是不聽的人多?
作為香港人,平日一定會有很多周邊的訊號可以接收回來,無論是環境、動物、還是自己身體,這些不同的媒介都向我們發聲,但到底有幾多人會認真對待那些聲音?關鍵是,社會裡面大部份人都知道這些聲音的存在,但選擇不去聆聽,於是不好的事情繼續存在著,這是很可惜的事情。
問:《號外》
答:龐一鳴
可以說這是一種犬儒的心態嗎?
我認為犬儒是處理聲音的一種方法,尤其當社會長期處於一種不能立即解決問題的狀態,犬儒會讓人活得舒服一點、輕鬆一點。選擇不聆聽內心的聲音,對很多人來說,犬儒是一個很方便的處理。
相比起TEDxKOWLOON的其他講者,龐一鳴沒有陳偉霖的身體狀況、黃志淙的文化資本和傳播平台,甚至李俊峰以藝術介入生活和社會的能耐,他的處理非常著地,就是把聲音轉化,訴諸行動。
我很重視行動,也視之為一種方法。一般人面對社會議題,都喜歡找一兩段說話、甚至指引出來,然後跟著方向試行。如果你能給社會大眾一種路向,向他們證明,長遠做下去就會有某種效果的話,很多人會覺得很合用,也很樂意去嘗試實踐。
當然我也是一名普通市民,不是什麼政治家,也沒有妥協的考慮和計算的必要。最務實的方法還是聆聽,然後不計效果地做出來。對一般人來說,唯一能夠安身立命 的,就是去除內心那份「做還是不做自己」的痛苦和掙扎—過了十年八年以後,你還是可以很自在的說,我沒有需要去討論那些COULD HAVE 和SHOULD HAVE 的假設。
你想出這個行動之前,應該會料到對自己和身邊人帶來石破天驚的後果、甚至犧牲吧。之前有為此調整過心理狀態嗎?
當時我做了很多籌劃和資料蒐集。要好好思考的是,行動出來以後,如何繼續好好照顧自己的起居,然後行動應該如何長久地實踐下去。不過,我生活裡面沒有太多牽掛,工作也不固定,所以就算犧牲,也跟一般普通人要犧牲的事情不太一樣。
畢竟,跟衝擊長江中心不同,這是一星期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某程度上,這種生活形態式的行動,必然會影響到跟身邊人們的相處和關係,譬如女朋友,最CLOSE 那些朋友反而沒什麼的。
對她來說,當然不想我站得太前,也不容易抵受四方八面湧過來的評論和指責,那些都是很實在的影響。另外,我得捨棄很多引入香港的外國好品,它們很多時只出 現在商場、連鎖店和大企的貨架之上。以前我去教育中心教英文時,喜歡跟學生分享一些英國人慶祝聖誕的食物,讓他們擴闊一下視野,但這個意念在行動開展後就 給犧牲了,當然覺得這是頗可惜的。換回來的,是我要回到那個還未全球化的年代了。要買,就在旅行時一併買下來,所以,以後每次旅行我都會很珍惜的,哈哈 哈。
制度有病,需要什麼藥?是給制度的藥,還是給參與制度的人開藥?
改變制度需要風氣,沒有風氣SUPPORT,有制度都不會WORK。個人行動於我的意義,在於創造制度的成功條件,包括平台。舉例說,我本身很關心小店的 生存空間,但做行動時不一定要直接針對競爭法,甚至防止壟斷,因為要是市民沒有參與、沒法發聲的話,立法一定不會理想。相反,找個軟性的方法來做,例如鼓 勵別人應該接受逛小店作為一種另類娛樂方式、逛小店可以淘淘寶等,反而能夠讓大家實質地進入現場,然後實踐一種不同的生活形態。這種集體力量可以令法案完 善起來,實施後才會見效,我是這樣理解所謂的制度的。
你是如何想到自己可以為制度殺出一條血路?
自己當時覺得太過份,一定要發聲,忍不住了。面向社會,市民參與的方式和空間太單薄,要介入的話,不外乎上街或參與關注組。我很想跟大家說,其實有其他日 常方法可以參與這個社會,介入一些議題。雖然未可以把一些人一些事拉倒下來,但這算是積極地對應著一些問題。當時,我剛從拉丁美洲歸來,覺得那裡由上至下 每人也不是旁觀者。有次我到一家哥倫比亞大學參觀,我發現他們的校園是隨便讓同學使用的,甚至擺檔也可以!其中有個同學,每天做二十個飯盒,自己吃掉一 個,餘下的就在檔口賣給其他同學,他唸大學的錢就這樣得來的。比對香港,你在大學擺檔,一定有人來驅趕你,而學生要掙錢一定去做補習—當然,哥倫比亞那位 同學的意念,不會是天跌下來的,肯定是不斷實驗和找方法,但他們時刻會想著如何改善,如何改造校園空間,就算很細微的事情也好,然後努力實踐,這是個很大 的啟發。對我來說,這是個很大的鼓舞,讓我相信一定要有行動。
外國有沒有龐一鳴?
外國其實很多類似的生活實驗,如承諾一年不對自然生態產生影響的NO IMPACT MAN,或英國作家、運動家MARK BOYLE 提出的「免錢經濟」運動,倡議過一種完全不用錢的生活等等,只是他們的實驗都是比較個人化的,比較少帶入群體,甚至衝擊制度。
另外我想起跟戴卓爾夫人有關的一個例子。如果不計人頭稅,戴在任時只輸掉過一條法案,就是86年的週日營業法(SUNDAY TRADING BILL)。戴想放寬週日做生意的限制,但遭到英國國民全體反對,他們認為週日跟其他日子不同,甚至有人發起KEEP SUNDAY SPECIAL 行動,讓週日跟一至六的營業日分開。雖然94年法案重提時給投票成功了,大集團在週日可做六小時的生意,但到現時為止也算做到有限制地營業。
這例子很能鼓勵我,因為它證明了民間的行動力量是必須的。市民對生活的想像,能夠左右社會制度,保守著傳統的生活文化領域,維持大家原初的生活模式和社區精神。
早前戴的離世,讓網路上遍地鋪滿了英國當年反戴的音樂作品。對比起來,本地大部份流行曲幾十年來都在消費風月—我們一就是不知道,一就是被耳濡目染到不需要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才會選擇聆聽?改變的氣候形成了嗎?
以前的行動都在維園出發,著眼於幾多點集合到幾多人,但現在是大家在做不同方向的事情,無論是關心環保、廢物、廚餘、實驗農業、辦社企、甚至佔領中環也 好,重點已經不在可以有多少人出來,而是多少人行出來討論。回想起來也很奇怪,如果我的行動出現在這個時局,雖然只差兩三年的時間,但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實 踐出來。雖然碼頭工人進行罷工,李嘉誠又重新成為大家談論的焦點,可是當全港的問題矛頭都指向特區甚至中央政府,現在出來反財團,迴響應該不很大吧。
社會是否民粹了?
也可以這樣說,可能很多帶領運動的朋友都選擇了這個方式,爭取最大的影響力,當然也可以說,大家已很熟遊戲的玩法。不過,大家各自各地拉闊空間,讓社會大 眾反思,互相加力給大家,還是很好的發展吧。社會風氣這回事,不單看人數,而是是否每人都在做自己關心的事情。愈多人這樣做,風氣愈強大。很多火頭已經被 點起了,抗爭方式正在改變。希望,就在這裡。
行動至此最能影響那個SECTOR的人?
我覺得是青年人,特別對中學生的IMPACT 最大。例如上次參選,有很多中學生叫他們的父母投我一票,他們會說,「我就投唔到,你幫我投,然後點解點解」。他們出生以來就在這種狀態裡面,一直以來覺 得自己跟社會很脫離,覺得無事可為,直至有了通識科,他們知道了自己有個與社會很有的關係的IDENTITY,於是發現了參與社會的可能性,可以很有意識 地起用消費者這個最強的IDENTITY 去思考問題,去VOICE OUT 問題,這對他們來說是種很大的衝擊。
有次有位青年人告訴我,知道了我這個行動以後,「同阿媽講,如果啲嘢喺百佳惠康買,我就唔食」。他媽媽當然覺得很奇怪,但一天、兩天過去了,到一個星期之 後,他還是不吃。然後,第二天,他媽媽說,「今日係去街市買?我都好多年無去街市,不過為咗你⋯⋯你食啦!」這種不太遙遠的介入方法,是透過關心土地使 用,透過農耕,重新關心這個問題,對青年人來說,其實很有共鳴,也很切身。
談談醒覺的問題。如何讓這個社會少點旁觀者,多點CHANGE MAKERS?
我會想,如何溶化犬儒,提升行動力?似乎是無可避免地要回去合作社的傳統裡面去,一定要大家有份去OWN 件事,埋身參與,一起INPUT。我的好朋友鄒崇銘曾提到一種另類經濟,就是除了回購領匯,能否像英國一樣,擁有社區為本的商業活動的可能性?想像大坑, 街坊能否走在一起,二十人經營一個小店,為街坊提供一點日常的什麼的,滿足社區的基本需要,擔任COMMUNITY PLANNER 的角色。就如北京的「很多人的咖啡館」,很多人一起夾份投資,這樣一個作為切入點的地區小店,才能發酵出多一點關心社區的改變,而且社區內的人都能看見這 種凝聚起來的力量,否則,大家也只是旁觀者。
原文刊於《號外》
號外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ityhowwhy
這是《號外》和 TEDxKOWLOON 首次合辦的欄目,希望透過與TEDxKOWLOON 選定講者的深度訪談,帶出TED 那份IDEAS WORTH SPREADING 的先鋒精神。這次訪談嘉賓為《就係唔幫襯地產商》作者、自由工作者龐一鳴。龐2012 年競選立法會議員(新界東),落選後他有所改變,思考所謂一人一票是否真的是唯一選擇。
為了準備TEDxKOWLOON的第二場以「改變」為主題的沙龍,我連續一星期在面書上發了很多關於改變的帖子。關於改變,我認為讀懂自己的心最為重要,然後聆聽。社會裡面,到底聽的人多,還是不聽的人多?
作為香港人,平日一定會有很多周邊的訊號可以接收回來,無論是環境、動物、還是自己身體,這些不同的媒介都向我們發聲,但到底有幾多人會認真對待那些聲音?關鍵是,社會裡面大部份人都知道這些聲音的存在,但選擇不去聆聽,於是不好的事情繼續存在著,這是很可惜的事情。
問:《號外》
答:龐一鳴
可以說這是一種犬儒的心態嗎?
我認為犬儒是處理聲音的一種方法,尤其當社會長期處於一種不能立即解決問題的狀態,犬儒會讓人活得舒服一點、輕鬆一點。選擇不聆聽內心的聲音,對很多人來說,犬儒是一個很方便的處理。
相比起TEDxKOWLOON的其他講者,龐一鳴沒有陳偉霖的身體狀況、黃志淙的文化資本和傳播平台,甚至李俊峰以藝術介入生活和社會的能耐,他的處理非常著地,就是把聲音轉化,訴諸行動。
我很重視行動,也視之為一種方法。一般人面對社會議題,都喜歡找一兩段說話、甚至指引出來,然後跟著方向試行。如果你能給社會大眾一種路向,向他們證明,長遠做下去就會有某種效果的話,很多人會覺得很合用,也很樂意去嘗試實踐。
當然我也是一名普通市民,不是什麼政治家,也沒有妥協的考慮和計算的必要。最務實的方法還是聆聽,然後不計效果地做出來。對一般人來說,唯一能夠安身立命 的,就是去除內心那份「做還是不做自己」的痛苦和掙扎—過了十年八年以後,你還是可以很自在的說,我沒有需要去討論那些COULD HAVE 和SHOULD HAVE 的假設。
你想出這個行動之前,應該會料到對自己和身邊人帶來石破天驚的後果、甚至犧牲吧。之前有為此調整過心理狀態嗎?
當時我做了很多籌劃和資料蒐集。要好好思考的是,行動出來以後,如何繼續好好照顧自己的起居,然後行動應該如何長久地實踐下去。不過,我生活裡面沒有太多牽掛,工作也不固定,所以就算犧牲,也跟一般普通人要犧牲的事情不太一樣。
畢竟,跟衝擊長江中心不同,這是一星期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某程度上,這種生活形態式的行動,必然會影響到跟身邊人們的相處和關係,譬如女朋友,最CLOSE 那些朋友反而沒什麼的。
對她來說,當然不想我站得太前,也不容易抵受四方八面湧過來的評論和指責,那些都是很實在的影響。另外,我得捨棄很多引入香港的外國好品,它們很多時只出 現在商場、連鎖店和大企的貨架之上。以前我去教育中心教英文時,喜歡跟學生分享一些英國人慶祝聖誕的食物,讓他們擴闊一下視野,但這個意念在行動開展後就 給犧牲了,當然覺得這是頗可惜的。換回來的,是我要回到那個還未全球化的年代了。要買,就在旅行時一併買下來,所以,以後每次旅行我都會很珍惜的,哈哈 哈。
制度有病,需要什麼藥?是給制度的藥,還是給參與制度的人開藥?
改變制度需要風氣,沒有風氣SUPPORT,有制度都不會WORK。個人行動於我的意義,在於創造制度的成功條件,包括平台。舉例說,我本身很關心小店的 生存空間,但做行動時不一定要直接針對競爭法,甚至防止壟斷,因為要是市民沒有參與、沒法發聲的話,立法一定不會理想。相反,找個軟性的方法來做,例如鼓 勵別人應該接受逛小店作為一種另類娛樂方式、逛小店可以淘淘寶等,反而能夠讓大家實質地進入現場,然後實踐一種不同的生活形態。這種集體力量可以令法案完 善起來,實施後才會見效,我是這樣理解所謂的制度的。
你是如何想到自己可以為制度殺出一條血路?
自己當時覺得太過份,一定要發聲,忍不住了。面向社會,市民參與的方式和空間太單薄,要介入的話,不外乎上街或參與關注組。我很想跟大家說,其實有其他日 常方法可以參與這個社會,介入一些議題。雖然未可以把一些人一些事拉倒下來,但這算是積極地對應著一些問題。當時,我剛從拉丁美洲歸來,覺得那裡由上至下 每人也不是旁觀者。有次我到一家哥倫比亞大學參觀,我發現他們的校園是隨便讓同學使用的,甚至擺檔也可以!其中有個同學,每天做二十個飯盒,自己吃掉一 個,餘下的就在檔口賣給其他同學,他唸大學的錢就這樣得來的。比對香港,你在大學擺檔,一定有人來驅趕你,而學生要掙錢一定去做補習—當然,哥倫比亞那位 同學的意念,不會是天跌下來的,肯定是不斷實驗和找方法,但他們時刻會想著如何改善,如何改造校園空間,就算很細微的事情也好,然後努力實踐,這是個很大 的啟發。對我來說,這是個很大的鼓舞,讓我相信一定要有行動。
外國有沒有龐一鳴?
外國其實很多類似的生活實驗,如承諾一年不對自然生態產生影響的NO IMPACT MAN,或英國作家、運動家MARK BOYLE 提出的「免錢經濟」運動,倡議過一種完全不用錢的生活等等,只是他們的實驗都是比較個人化的,比較少帶入群體,甚至衝擊制度。
另外我想起跟戴卓爾夫人有關的一個例子。如果不計人頭稅,戴在任時只輸掉過一條法案,就是86年的週日營業法(SUNDAY TRADING BILL)。戴想放寬週日做生意的限制,但遭到英國國民全體反對,他們認為週日跟其他日子不同,甚至有人發起KEEP SUNDAY SPECIAL 行動,讓週日跟一至六的營業日分開。雖然94年法案重提時給投票成功了,大集團在週日可做六小時的生意,但到現時為止也算做到有限制地營業。
這例子很能鼓勵我,因為它證明了民間的行動力量是必須的。市民對生活的想像,能夠左右社會制度,保守著傳統的生活文化領域,維持大家原初的生活模式和社區精神。
早前戴的離世,讓網路上遍地鋪滿了英國當年反戴的音樂作品。對比起來,本地大部份流行曲幾十年來都在消費風月—我們一就是不知道,一就是被耳濡目染到不需要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才會選擇聆聽?改變的氣候形成了嗎?
以前的行動都在維園出發,著眼於幾多點集合到幾多人,但現在是大家在做不同方向的事情,無論是關心環保、廢物、廚餘、實驗農業、辦社企、甚至佔領中環也 好,重點已經不在可以有多少人出來,而是多少人行出來討論。回想起來也很奇怪,如果我的行動出現在這個時局,雖然只差兩三年的時間,但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實 踐出來。雖然碼頭工人進行罷工,李嘉誠又重新成為大家談論的焦點,可是當全港的問題矛頭都指向特區甚至中央政府,現在出來反財團,迴響應該不很大吧。
社會是否民粹了?
也可以這樣說,可能很多帶領運動的朋友都選擇了這個方式,爭取最大的影響力,當然也可以說,大家已很熟遊戲的玩法。不過,大家各自各地拉闊空間,讓社會大 眾反思,互相加力給大家,還是很好的發展吧。社會風氣這回事,不單看人數,而是是否每人都在做自己關心的事情。愈多人這樣做,風氣愈強大。很多火頭已經被 點起了,抗爭方式正在改變。希望,就在這裡。
行動至此最能影響那個SECTOR的人?
我覺得是青年人,特別對中學生的IMPACT 最大。例如上次參選,有很多中學生叫他們的父母投我一票,他們會說,「我就投唔到,你幫我投,然後點解點解」。他們出生以來就在這種狀態裡面,一直以來覺 得自己跟社會很脫離,覺得無事可為,直至有了通識科,他們知道了自己有個與社會很有的關係的IDENTITY,於是發現了參與社會的可能性,可以很有意識 地起用消費者這個最強的IDENTITY 去思考問題,去VOICE OUT 問題,這對他們來說是種很大的衝擊。
有次有位青年人告訴我,知道了我這個行動以後,「同阿媽講,如果啲嘢喺百佳惠康買,我就唔食」。他媽媽當然覺得很奇怪,但一天、兩天過去了,到一個星期之 後,他還是不吃。然後,第二天,他媽媽說,「今日係去街市買?我都好多年無去街市,不過為咗你⋯⋯你食啦!」這種不太遙遠的介入方法,是透過關心土地使 用,透過農耕,重新關心這個問題,對青年人來說,其實很有共鳴,也很切身。
談談醒覺的問題。如何讓這個社會少點旁觀者,多點CHANGE MAKERS?
我會想,如何溶化犬儒,提升行動力?似乎是無可避免地要回去合作社的傳統裡面去,一定要大家有份去OWN 件事,埋身參與,一起INPUT。我的好朋友鄒崇銘曾提到一種另類經濟,就是除了回購領匯,能否像英國一樣,擁有社區為本的商業活動的可能性?想像大坑, 街坊能否走在一起,二十人經營一個小店,為街坊提供一點日常的什麼的,滿足社區的基本需要,擔任COMMUNITY PLANNER 的角色。就如北京的「很多人的咖啡館」,很多人一起夾份投資,這樣一個作為切入點的地區小店,才能發酵出多一點關心社區的改變,而且社區內的人都能看見這 種凝聚起來的力量,否則,大家也只是旁觀者。
原文刊於《號外》
號外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ityhowwh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