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青年 (982) 大陸化 (759) 香港學生 (459) 認識法律 (398) 地產怪獸 (380) 中港矛盾 (307) 地產泡沫 (253) 佔領中環 (247) 地產惡霸 (228) 智障殘障 (209) 中國生活 (202) 港爸港媽 (192) 中國貪腐 (187) 香港精神 (170) 港孩港童 (165) 中國官員 (162) 港男港女 (158) 特殊教育 (157) 港人港事 (149) 一國兩制 (143) 基本人權 (143) 社會平衡 (125) 怪獸家長 (124) 政府表現 (117) 基本法 (116) 政府決策 (115) 生存生活 (115) 七一 (99) 點解會貧窮 (88) 經濟怪獸 (85) 貧富懸殊 (81) 新聞自由 (77) 精神科疾病 (74) 香港政壇 (68) 強國邏輯 (66) 快樂的小狗 (61) 六四 (57) 中國飲食 (55) 非常標準 (52) 罪犯罪案 (51) 病從口入 (48) 中國新聞 (47) English News (45) 生活智慧 (45) 經濟泡沫 (45) 怪獸學生 (44) 經濟惡霸 (41) 中國青年 (38) 老人問題 (38) 生命感恩 (37) 可愛的鸚鵡 (36) 怪獸學校 (36) 香港政府決策 (35) 香港政府表現 (35) 中國樓房 (34) 生命教育 (34) 中國罪案 (32) 生死教育 (31) 笑笑看看 (31) 衣食住行 (28) 香港音樂 (28) 中國學生 (27) 世界新聞 (26) 自在生活 (26) 香港電影 (26) 中國假貨 (25) 經濟活動 (25) 泡沫經濟 (24) 食物安全 (24) 倫常慘案 (23) 碼頭工潮 (23) 病症感染 (21) 退休養老 (21) 公民抗命 (20) 吸毒販毒 (19) 環保回收 (19) 社會陷阱 (19) 嫖賭飲吹 (18) 我行我素 (18) 打機成癮 (18) 素食環保 (18) 貪靚送命 (16) 香港官員 (16) 香港現狀 (15) 感恩生命 (14) 白色恐怖 (13) 90後人 (12) 北上創業 (12) 香港貪腐 (12) 中國強拆 (11) 國民教育 (11) 澳門賭業 (11) 香港選舉 (10) 好人好事 (9) 超人學生 (9) 通脹怪獸 (9) 中國學校 (8) 據理力爭 (8) 量子物理 (8) 香港教育 (8) 中國罪犯 (7) 寵物事務所 (7) 港建制派 (7) 香港新聞 (7) 中國污染 (6) 中國醫療 (6) 區區小事 (6) HKTV (5) 失業問題 (5) 學民思潮 (5) 文化差異 (5) DSE12 (4) 北上退休 (4) 平等社會 (4) 數碼發展 (4) 澳門政府決策 (4) 澳門政府表現 (4) 超人學校 (4) 超人家長 (4) 香港冶安 (4) 80後人 (3) 中國男女 (3) 另類香港遊 (3) 回流香港 (3) 幸福快樂 (3) 新高中DSE (3) 烏坎村 (3) 經典電影 (3) 自家教學 (3) 貨幣戰爭 (3) DSE13 (2) 公平貿易 (2) 台灣新聞 (2) 愛滋病 (2) 被棄動物 (2) 香港藝術 (2) 香港藝術治療 (2) 1新聞類別 (1) News (1) VOA (1) Writing (1) 僭建危機 (1) 妥瑞症 (1) 香港基建 (1)

2013年3月3日 星期日

香港人不可自稱香港人

【明報專訊】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現時再無獨立設科,但各小學的中文、常識及普通話等各科,當中滲進不少涉及國家認同的內 容。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早前檢視多份小學教材,發現部分中文教材過分透過情意表達來認識國家,包括要學生用激昂感情朗讀愛國詩歌,又有常識科教師用書要教 師教學生不可自稱「香港人」,要稱「在香港生活的中國人」,以教授國籍概念。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檢視現時小學普遍使用中文及常識教科書,以市佔率首三位出版社為目標,了解這些教材在處理「認識國家」課題的方法,昨舉辦座談會向家長匯報。
關注組發現,部分中文科教材刻意營造過分的情意表達。其中小五中文科一篇課文《祖國的比喻》列出一篇愛國詩歌,教師用書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可用高亢音調慢速朗讀,念『國』時尾音要拉長」,以表達對國家崇敬之情;另一篇課文又形容「國旗,是傾聽的對象」(見表)。
談中國發展略過文革六四
陳惜姿認為,香港學生對國家、國旗、領導人相距甚遠,難有強烈情感,但面對教師、家長等多方評核,孩子為求取高分,可能要硬記這些情感態度,最終表達虛情假意。
此外,一本小學五年級的常識書描述新中國成立時,只粗略地稱中國共產黨領袖毛澤東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經過多年發展,中國走向強盛,對數十年來國家曾遇到文化大革命浩劫和六四事件等全略過不提。
另一篇小二科英文常識書講解國籍時,教師用書則列明,小孩自稱是香港人是不正確,應改稱為在香港居住的中國人(Many children call themselves HK people but this is not a correct concept. One should say "I am a Chinese citizen living in HK")。關注組質疑,教師用書指出「香港人」是一個政治不正確的概念,似乎否定香港人身分。
多項課程指引要求認同國家
陳惜姿又指出,現時教育局的多項課程指引,都要求對國家感認同,其中《基礎教育課程指引》提出的7個學習宗旨包括「國民身分認同」,常識科指引亦表明要「認同自己的國民身分,並感到自豪」。
陳認為,出版商為順應課程要求,只好製作這些偏頗教材。她希望拋磚引玉引發社會對小學教材的關注,重新檢視。
通識教育教師聯會會長許承恩亦指出,現時很多組織舉辦內地考察團,但不少檢討報告都以學生參加活動後對國家改觀為主軸,無交代學生的真實觀感。「很多學生可能只是覺得參觀活動很好玩,對國民身分認同未必有真正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