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專訊】一項調查指七成被訪者認為港人生活痛苦。究竟苦在那裏?痛苦不止講感覺,國際上有客觀量度的標準,以失業率及消費物價指數計算的「痛苦指數」,可作為對政府施政效率的指標。要為港人把脈「減痛」,港府可會考慮引入?
樹仁大學經濟與民生研究計劃在今年2月,進行一項港人生活困苦度的問卷調查,以電話訪問1,500人,結果顯示,70.8%受訪者認為港人現在生活痛苦,最令他們覺得痛苦的民生問題,首三名是住屋、物價及貧困(相關新聞詳見A8——「高收入家庭 住屋問題感最苦」)。百物騰貴 港台同病相憐
剛巧地昨日台灣也有機構發布一項生活痛苦度調查,高達7成受訪台灣人,把台北市選為全台生活最痛苦的城市,在離鄉到台北市工作的受訪者中,52%有意返鄉,他們的不滿,也離不開物價高、樓價高及消費高。看來香港與台北兩個城市,也是同病相憐!
本港近年維持經濟增長,GDP總量亦有所上升,可是「生活困苦」、「不快樂」之聲卻不絕於耳。嶺南大學去年一項調查,港人快樂指數達70.5分,較 前一年微跌,家庭月入3萬至4萬元的中產組群更大跌9.69分。痛苦也好、不快樂也好,有關的調查結果都不見得是好,痛苦感受來自甚麼原因?我們該如何為 社會把脈?
國際上其實有比問感覺更客觀的標準,以「痛苦指數」(Misery Index)將痛苦量化。
7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Arthur Okun提出,把通脹率與失業率相加作為痛苦指數,曾成為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的爭論焦點,1980年總統大選期間,共和黨列根挑戰時任美國總統卡特時,便以 當時美國通脹及失業問題嚴重,痛苦指數高達20.6,反映國民生活比4年前差來打擊對手。
痛苦指數至今也被用作為對政府施政效率的指標,例如台灣去年9月,痛苦指數高踞亞洲四小龍之冠,輿論大肆批評政府改善民生不力;美國則有網站紀錄美國歷任總統在位期間的痛苦指數,可說是總統執政的一張成績表。
社會爭拗不絕 精神困擾
對於本港來說,失業率3.4%屬低水平,但去年全年基本通脹率達4.7%,財政司長亦預計今年通脹將達4.5%,固然也是市民之「痛」。
不過,只反映失業率及物價的痛苦指數,是否全面客觀也有爭議,例如有評論認為,高通脹率不好,但可降低痛苦指數的通縮若出現,又是否好事?台灣近年更有建議,指應該把樓價也加入成為痛苦指數的計算因素。
香港是否也可發展一套讓港府更清楚掌握市民之痛的指標呢?有甚麼因素應計算在內?
市民痛苦當然不止在於經濟數據,近年社會爭拗不斷,國教爭議、官員誠信及多場政治風波,政府施政未達期望。去年中大亞太研究所調查指,只有23.8%受訪者同意本港是和諧社會,社會氣氛轉差,可也是推高市民痛苦度的原因?
社會追求GDP是重要,但發展也不是硬道理,經濟以外的價值,例如社會公義、社會氣氛、環境保育、人文精神等,若要問港人痛苦感受何來?相信這也是不少人的答案。
要把感覺量化,誠然並不容易,各人定義不同,有人關注住屋,有人擔心退休,難以一概而論。但觀乎外國的經驗,無論是計算痛苦指數,或者有國家如不丹、英國及日本等,則設立幸福指數,但是兩者着眼點均是助政府為社會公眾所思所感把脈,及早對症下藥。
別再只說感受,不若來一套定期、客觀及有系統的指標來反映市民痛苦度,又可作為考量政府施政表現的工具,港府敢考慮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