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青年 (982) 大陸化 (759) 香港學生 (459) 認識法律 (398) 地產怪獸 (380) 中港矛盾 (307) 地產泡沫 (253) 佔領中環 (247) 地產惡霸 (228) 智障殘障 (209) 中國生活 (202) 港爸港媽 (192) 中國貪腐 (187) 香港精神 (170) 港孩港童 (165) 中國官員 (162) 港男港女 (158) 特殊教育 (157) 港人港事 (149) 一國兩制 (143) 基本人權 (143) 社會平衡 (125) 怪獸家長 (124) 政府表現 (117) 基本法 (116) 政府決策 (115) 生存生活 (115) 七一 (99) 點解會貧窮 (88) 經濟怪獸 (85) 貧富懸殊 (81) 新聞自由 (77) 精神科疾病 (74) 香港政壇 (68) 強國邏輯 (66) 快樂的小狗 (61) 六四 (57) 中國飲食 (55) 非常標準 (52) 罪犯罪案 (51) 病從口入 (48) 中國新聞 (47) English News (45) 生活智慧 (45) 經濟泡沫 (45) 怪獸學生 (44) 經濟惡霸 (41) 中國青年 (38) 老人問題 (38) 生命感恩 (37) 可愛的鸚鵡 (36) 怪獸學校 (36) 香港政府決策 (35) 香港政府表現 (35) 中國樓房 (34) 生命教育 (34) 中國罪案 (32) 生死教育 (31) 笑笑看看 (31) 衣食住行 (28) 香港音樂 (28) 中國學生 (27) 世界新聞 (26) 自在生活 (26) 香港電影 (26) 中國假貨 (25) 經濟活動 (25) 泡沫經濟 (24) 食物安全 (24) 倫常慘案 (23) 碼頭工潮 (23) 病症感染 (21) 退休養老 (21) 公民抗命 (20) 吸毒販毒 (19) 環保回收 (19) 社會陷阱 (19) 嫖賭飲吹 (18) 我行我素 (18) 打機成癮 (18) 素食環保 (18) 貪靚送命 (16) 香港官員 (16) 香港現狀 (15) 感恩生命 (14) 白色恐怖 (13) 90後人 (12) 北上創業 (12) 香港貪腐 (12) 中國強拆 (11) 國民教育 (11) 澳門賭業 (11) 香港選舉 (10) 好人好事 (9) 超人學生 (9) 通脹怪獸 (9) 中國學校 (8) 據理力爭 (8) 量子物理 (8) 香港教育 (8) 中國罪犯 (7) 寵物事務所 (7) 港建制派 (7) 香港新聞 (7) 中國污染 (6) 中國醫療 (6) 區區小事 (6) HKTV (5) 失業問題 (5) 學民思潮 (5) 文化差異 (5) DSE12 (4) 北上退休 (4) 平等社會 (4) 數碼發展 (4) 澳門政府決策 (4) 澳門政府表現 (4) 超人學校 (4) 超人家長 (4) 香港冶安 (4) 80後人 (3) 中國男女 (3) 另類香港遊 (3) 回流香港 (3) 幸福快樂 (3) 新高中DSE (3) 烏坎村 (3) 經典電影 (3) 自家教學 (3) 貨幣戰爭 (3) DSE13 (2) 公平貿易 (2) 台灣新聞 (2) 愛滋病 (2) 被棄動物 (2) 香港藝術 (2) 香港藝術治療 (2) 1新聞類別 (1) News (1) VOA (1) Writing (1) 僭建危機 (1) 妥瑞症 (1) 香港基建 (1)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中央肥胖、高血壓、吸煙… 心臟病高危因素 青年與中年相若

2013年04月22日

中央肥胖、高血壓、吸煙…心臟病高危因素 青年與中年相若

13,208
■昨在一個活動上,參加者先進行熱身運動,才開始一起踩單車。司徒世華攝
【本報訊】年輕人不應忽視引發心臟病的風險因素。一項訪問逾千名市民的網上調查發現,被界定為年輕組的18至39歲受訪者,與40至59歲的中年組比較, 兩者擁有中央肥胖、高血壓及吸煙等心臟病高危因素的比例相若。心臟科醫生指出,曾有缺乏運動的肥胖白領病人,年僅31歲已心臟病發,籲市民多做運動及均衡 飲食,減低提早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記者:陳凱迎
上述調查於今年3至4月期間進行,共有1,012名18歲以上市民受訪,18至39歲受訪者及40歲以上各佔一半。調查發現,62%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心臟 功能一般或較差,並出現最少一個相關病徵,如心口翳痛及容易頭暈等。另有七成人表示,有一個或以上的心臟病風險因素,例如高膽固醇、高血壓、中央肥胖及吸 煙等。
調查顯示,年輕組和中年組受訪者擁有心臟病風險因素的比例相若,例如只有一個風險因素的比率,兩組均是約20%,擁有兩個風險因素的則年輕 組有14%,中年組有20%;年輕組擁有六個風險因素的比率更高於中年組,兩者分別為4.7%及0.9%。

31歲男白領中招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代表梁達智醫生認為,調查結果反映不論是年輕或中年人,患心臟疾病的風險相近,年輕人不能掉以輕心。臨床上他曾治療最年輕的心臟病人只有 31歲,這位白領男病人本身有多個風險因素,包括是煙民、中央肥胖及少做運動;外國更有20多歲便要通波仔的病例,故呼籲年輕人要改善飲食及生活習慣,提 升健康。

17%受訪者不運動

調查也分析了市民的運動習慣,結果只有9%受訪者每周做運動120分鐘以上,接近衞生署建議的最少150分鐘,更有17%受訪者稱自己完全不做運動。由於 普遍少運動,85%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曾感關節不適,最常見是關節發出不正常的「啪啪聲」,或關節活動不靈活。
昨日有出席公佈上述調查活動的單車運動員黃金寶建議,市民日常可多做如踩單車的帶氧運動,但必須量力而為,切勿過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