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引甘地金博士事蹟 周融才是抽水王
2013-8-14 16:38:06
「幫港出聲」發起人周融今在《明報》撰文「甘地,馬丁路德金,佔中理念和『抽水』王」,指「佔領中環」三發起人是「抽水王」、公民抗命先賢甘地及馬丁路德金根本沒有「佔領」云云。周融亂寫甘地和金博士公民抗命的歷史,歪曲史實;實情是當年如沒有兩人及無數民眾不惜違法坐牢的抗爭,印度哪會有獨立?美國哪會有種族平權?
甘地曬曬鹽 織織布便抗爭成功?
《主場新聞》曾轉載台灣學者陳宜中《公民不服從與自由民主》一文,介紹金博士(文中稱為金恩)的公民不服從運動時,提到:
民眾和平散去只是其一,政府作出實質回應才是重點。
與黑人民權運動相類,特區/中央政府消解「佔領中環」危機的唯一方法,便是就政改爭議作出實質回應,落實《基本法》的承諾在港推行符合國際慣例的普選,如此一來「佔中」危機即可消解;「佔領中環」陣營早已表明、並反覆強調這一點。
可是,「佔領中環」行動醞釀半年有多,只見建制派與中央多番出言恐嚇,港府則只一直敷衍了事,莫說拋出政改方案,連諮詢時間表也不敢說清楚;「佔中」聲勢一路壯大,周融幫其出聲的中央及港府應記一功。一如林行止昨日在《信報》撰文指出,
甘地曬曬鹽 織織布便抗爭成功?
甘地最出名及出色的一次「和平非暴力抗爭」是1930年的「食鹽進軍」。甘地帶動大軍(其實只得千多人),自己做鹽 [...] 全國感動之餘,加以響應,做鹽自吃。後來甘地被英國人逮捕了。現實非童話,英國殖民者並沒那麼容易擊敗。甘地爭採鹽權一役當然不如周融所說那麼簡單,「佔中」發起人陳健民早於4月已撰文詳述過印度人「佔領」製鹽廠的悲壯場面:
鹽稅重,甘地以自製鹽抗命。英國人用印度棉對印度經濟侵略,甘地以自織棉做Khadi抗命 [...] 假如甘地是威脅傷害一眾老百姓來反英,他還會是印度國父、民間聖雄嗎?
(周融)
(甘地)的同志奈都夫人率領2500名支持者步向達拉沙納製鹽廠,要求採鹽的權利。6名英國警官指揮400名印度警察,用前端有鋼套的棍棒猛烈攻擊民眾, 但每個示威者毫不逃避,任由警察打得他們頭顱綻破與肩骨斷裂。後排的示威者目睹前排的人倒地呻吟,冷吸一口氣,迎上前去接受同樣的當頭棒打。馬丁路德金爭民權未曾「佔領」?
事件卻迅速被國內外千多家媒體報道,引起公憤;而印度人卻以此為傲,並繼續用此方式破壞英國在印度的統治根基。
(陳健民)
25萬來自美國各地的人,在1963年8月28日聚集在林肯紀念碑,聽著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辭...進軍完畢,有否因利乘便馬上來個「佔領華 盛頓」?馬丁路德金和一眾領袖在集會完畢後,馬上和甘迺迪總統會議。25萬民眾呢?慶祝一夜後和平地回家去了。人多只是其一,民眾也是和平散去才是重點。馬丁路德金沒有「佔領華盛頓」,但他曾領導支持者進行多次「佔領」行動,譬如在伯明翰安排大批黑人在「White Only」(只准白人進入)的圖書館、飯堂長時間靜坐,在「White Only」的教堂長跪不起;伯明翰警方以違反種族隔離規定之名,拘捕參與運動的黑人,黑人們順便「佔領」、迫爆伯明翰的監獄,逼市政府與他們對話。金博士 自己也是佔領監獄的一員,他更在獄中寫下傳世之作「伯明翰監獄來鴻」。
(周融)
《主場新聞》曾轉載台灣學者陳宜中《公民不服從與自由民主》一文,介紹金博士(文中稱為金恩)的公民不服從運動時,提到:
當時,「非暴力直接行動」的主要形式是「靜╱進坐」(sit-in),也就是進入實施隔離措施的商家,直接坐在黑人被禁止坐下的位置上。這是一種公開違法 的公民不服從行動,直接挑戰在地的種族隔離措施,並間接抗議整個種族歧視體制。雖然靜╱進坐者(以黑人學生為主體)經常遭到白人暴民與警方的暴力相向,但 被打被關被退學的人愈多,加入的人也愈多。1960年,靜╱進坐運動在美國南方遍地開花;在其影響下,不少南方城市務實地改採了種族融合措施。為何金博士沒有「佔領華盛頓」?一如周融自己指出,時任總統甘迺迪在「向華盛頓進軍」一役過後即與馬丁路德金等人會面,並著手推動民權法案;這結果可說是 金博士陣營人多勢眾,成功逼使政府就範,但亦可理解為甘迺迪踏出有為一步,不斷升級的民權運動對政府的威脅因而稍為消弭。
在所謂的「民主」體制下,照說示威遊行是公民的基本權利,而不算是公民不服從。但在1950、1960年代的美國南方,白人警察動輒以「破壞秩序」為藉 口,限制、干擾民權運動者的示威遊行活動。這使得本屬合法的示威遊行,也變成了一種公民不服從。在許多示威遊行的場合中,黑人遭到白人暴民與警方的毆打。 透過媒體,這些畫面變成了相當有效的運動宣傳工具。
從一開始,金恩所追求的便不是革命,而是美國夢的一視同仁,這是他與甘地之間最重要的差異。在金恩的實踐中,「公民不服從」開始趨近於「為了抵抗、矯正民 主體制下的某些重大不公義,所採取的非暴力有限抗爭」。這種「有限」抗爭雖逾越了實存的法律界線,雖看似反體制,但訴諸的卻是既存體制所供奉的、未能充分 實現的公共價值。
(陳宜中)
民眾和平散去只是其一,政府作出實質回應才是重點。
與黑人民權運動相類,特區/中央政府消解「佔領中環」危機的唯一方法,便是就政改爭議作出實質回應,落實《基本法》的承諾在港推行符合國際慣例的普選,如此一來「佔中」危機即可消解;「佔領中環」陣營早已表明、並反覆強調這一點。
可是,「佔領中環」行動醞釀半年有多,只見建制派與中央多番出言恐嚇,港府則只一直敷衍了事,莫說拋出政改方案,連諮詢時間表也不敢說清楚;「佔中」聲勢一路壯大,周融幫其出聲的中央及港府應記一功。一如林行止昨日在《信報》撰文指出,
衝着「佔領中環」(下稱「佔中」)而來的「幫幫香港出聲行動」(下稱「出聲」),登高疾呼號召十萬人對抗「佔中」,目的純粹在「不想香港亂」… 弔詭的是,「佔中」成員的最大心願,同樣是不希望「佔中」成為事實;如果他們心事達成,「佔中」便無疾而終 — 誰願無端冒搗亂香港社會秩序的惡名去「佔中」?
(林行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