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青年 (982) 大陸化 (759) 香港學生 (459) 認識法律 (398) 地產怪獸 (380) 中港矛盾 (307) 地產泡沫 (253) 佔領中環 (247) 地產惡霸 (228) 智障殘障 (209) 中國生活 (202) 港爸港媽 (192) 中國貪腐 (187) 香港精神 (170) 港孩港童 (165) 中國官員 (162) 港男港女 (158) 特殊教育 (157) 港人港事 (149) 一國兩制 (143) 基本人權 (143) 社會平衡 (125) 怪獸家長 (124) 政府表現 (117) 基本法 (116) 政府決策 (115) 生存生活 (115) 七一 (99) 點解會貧窮 (88) 經濟怪獸 (85) 貧富懸殊 (81) 新聞自由 (77) 精神科疾病 (74) 香港政壇 (68) 強國邏輯 (66) 快樂的小狗 (61) 六四 (57) 中國飲食 (55) 非常標準 (52) 罪犯罪案 (51) 病從口入 (48) 中國新聞 (47) English News (45) 生活智慧 (45) 經濟泡沫 (45) 怪獸學生 (44) 經濟惡霸 (41) 中國青年 (38) 老人問題 (38) 生命感恩 (37) 可愛的鸚鵡 (36) 怪獸學校 (36) 香港政府決策 (35) 香港政府表現 (35) 中國樓房 (34) 生命教育 (34) 中國罪案 (32) 生死教育 (31) 笑笑看看 (31) 衣食住行 (28) 香港音樂 (28) 中國學生 (27) 世界新聞 (26) 自在生活 (26) 香港電影 (26) 中國假貨 (25) 經濟活動 (25) 泡沫經濟 (24) 食物安全 (24) 倫常慘案 (23) 碼頭工潮 (23) 病症感染 (21) 退休養老 (21) 公民抗命 (20) 吸毒販毒 (19) 環保回收 (19) 社會陷阱 (19) 嫖賭飲吹 (18) 我行我素 (18) 打機成癮 (18) 素食環保 (18) 貪靚送命 (16) 香港官員 (16) 香港現狀 (15) 感恩生命 (14) 白色恐怖 (13) 90後人 (12) 北上創業 (12) 香港貪腐 (12) 中國強拆 (11) 國民教育 (11) 澳門賭業 (11) 香港選舉 (10) 好人好事 (9) 超人學生 (9) 通脹怪獸 (9) 中國學校 (8) 據理力爭 (8) 量子物理 (8) 香港教育 (8) 中國罪犯 (7) 寵物事務所 (7) 港建制派 (7) 香港新聞 (7) 中國污染 (6) 中國醫療 (6) 區區小事 (6) HKTV (5) 失業問題 (5) 學民思潮 (5) 文化差異 (5) DSE12 (4) 北上退休 (4) 平等社會 (4) 數碼發展 (4) 澳門政府決策 (4) 澳門政府表現 (4) 超人學校 (4) 超人家長 (4) 香港冶安 (4) 80後人 (3) 中國男女 (3) 另類香港遊 (3) 回流香港 (3) 幸福快樂 (3) 新高中DSE (3) 烏坎村 (3) 經典電影 (3) 自家教學 (3) 貨幣戰爭 (3) DSE13 (2) 公平貿易 (2) 台灣新聞 (2) 愛滋病 (2) 被棄動物 (2) 香港藝術 (2) 香港藝術治療 (2) 1新聞類別 (1) News (1) VOA (1) Writing (1) 僭建危機 (1) 妥瑞症 (1) 香港基建 (1)

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別浪費香港的抗爭傳統 — 陳景輝專訪

別浪費香港的抗爭傳統 — 陳景輝專訪

2013-8-31 2:44:24
陳景輝——八十後社會運動核心成員,曾辦「八十後社會大學」延續華人民間講學傳統,在喜帖街、天星及皇后碼頭的保衛運動後,沉迷港產電影、本土反抗運動史、社區街道特色和香港六四記憶等研究。
陳景輝——八十後社會運動核心成員,曾辦「八十後社會大學」延續華人民間講學傳統,在喜帖街、天星及皇后碼頭的保衛運動後,沉迷港產電影、本土反抗運動史、社區街道特色和香港六四記憶等研究。
【文/圖:吳芷寧】
如果要你用一句說話形容今天的香港社會,那會是甚麼?八十後社運核心成員陳景輝,就借新書名稱《草木皆兵:邁向全面政治化的社會》,道出了他對香港的觀察 與擔憂。這十年來,反對運動的聲勢愈來愈大,一直希望喚醒群眾、打破虛擬自由幻象的他,本應感到欣慰。然而,當人們開始醒覺,開始憤怒,一直走在社運前線 的陳景輝,卻又慢下來了。「『反對』這概念的庸俗化,比其他事物的庸俗化都更殘忍,因為這代表對抗庸俗化的最後防線也告失守。」
他引台灣學者之語提醒香港人。在每天都十萬火急的政治形勢下,陳景輝的反思顯得太尷尬,卻又非常重要。他相信,反對運動要成長,香港就得醫好城市健忘症。正如新書的封面一樣,在草木皆兵的恐慌之處,香港人不可忘記埋藏在歷史的閃閃星光。
讀:《讀書好》
陳:陳景輝
政治是建立朋友的事業
讀:你在書中多次提到「公共理性」的重要性,為甚麼這能對應當下社會?
陳: 提倡公共理性,不是指「我理性,你不理性,你別那麼激動啦」,而是當公共生活出現一種極端的撕裂,世界只剩兩種選擇,一或英雄,一或人渣,其實大家缺乏了一種根本的倫理規範。若分析得較為保守,則立即被斥維穩。
讀: 梁文道早前的〈仇人還是鄰舍〉掀起了一場罵戰,大概便是例證?
陳: 對,公共理性的基本責任,是以對方可以接受的理由嘗試進行說服。那場掀起的辱罵,反映了我們忘記了政治的最大任務,原是讓沉默大多數由不站出來到站出來, 由意見不同到意見相近, 由意見相近再到不坐吃花生。而開始以行動回應, 是因為他們覺得走出來真的有希望。這希望並非一廂情願,不是wishful thinking, 是hope。
以往討論,多會先引述對方,這不一定最好,但至少是一種要求連結、互相尊重的處理。當然可能曾鈺成也懂得將之變成詭辯,但若完全放棄倫理規範,也是不健康 的。因為政治,其實是一項需要建立朋友的事業,你惟有承認這一點,才有連結的基礎,去吸納那一班本身並非政治狂熱的人。
反對意識茁壯的十年
讀: 按你對香港社會的「診斷」,這種草木皆兵的政治狀態,是何時出現的?
陳:在2009 年之前,香港人不喜歡談敵人,喜歡對話。以安徒或學者羅永生之語,這是「虛擬自由主義」的共謀。我們與中央的權力根本不平等,但我們曾經都覺得自己是 fairplay,可以與政權對話,所以七八十年代不少民主運動人士,後來都加入了建制。但近年這假像開始崩潰,人們不再相信對話,敵意便開始釋放。
讀:在這危機下,你提出了要重新認識七十年代的抗爭運動,為甚麼這是出路?
陳: 用《激戰》的說法, 一個好的拳手要有自己的節奏, 而且有多重節奏, 才能讓對方落入自己的遊戲規則當中。對方做的根本就是故意挑起敵我矛盾, 你也同樣回應, 便跌入他們的圈套了。
近年很多人提出「主體」這觀念,但主體是甚麼呢?主體不單是將敵人移除,而若你攻擊的根本不是敵人,或只是次要敵人,便容易轉移視線,也讓不少朋友變成敵 人,是無謂的虛耗。一方面,我們要嚴肅看待敵我的問題,但不是每個人也有資格成為我們的敵人。而且,其實敵人也在我們內部,那是我們由殖民地至今的欠缺。
跳過公民歷史,是巨大的浪費
回顧香港由戰後開始,殖民政府辦了一系列由上而下的活動,如香港節、清潔運動,在冷戰形勢下,將香港變成一個完全跟中共政權分離的美好資本主義社會,是以 經濟都市的意識去建立香港人身份,也即獅子山下精神。後來末代總督彭定康也指我們很有自由,但這些論述背後都遺留了一個元素,就是我們怎樣作為政治的主人 呢,我們怎樣自治呢,一班分散的人能否以公民身份聯合起來進行民主運動呢。也像明明立法會並非民選產生的,但大家卻會認定三權分立存在,又很重視議會規 則。明明我們沒民主,又會哄自己有自由已經很好,假戲真做, 但其實自由不等於自治呀。那是因為我們一直都沒有建立自己的抗爭傳統, 即或有,我們也將之丟到了歷史垃圾箱。
所以你見我的書,是回到公民傳統,包括七十年代的改革傳統、自天星皇后開始的十年抗爭運動、和八九時的運動等,回到那些我們曾經想成為主人的時刻,串連成另一個代替獅子山下式「由漁村到金融中心」的香港故事。
讀: 這可是香港人的思想惰性嗎?結果香港人就只活在當下。
陳:也可能是我們不夠努力吧。我們在討論中不斷重複某種意見,卻缺乏思想史或討論問題的脈絡。到底這些事以前有發生嗎?還是第一次?
在媒體主導的公共領域中,香港人從沒尊重過去的發展。譬如泛民一些成員跟梁振英「政改飯聚」後,有人建議成立類似「基諮會」的組織,但有誰知道,1989 年基本法第一次諮詢後,六四發生,中港互信就失去了,你說當時的香港人怎樣跟一個殺人政權訂立契約?有些人說要尊重基本法,我明白那是現實原則,我們沒坦 克,他們有。但事實是,我們在制度內豈有過真自治?
也如2010 年的「五區公投」,首次突破了中央為我們安排的五部曲,我們自己創造了第六部曲,今年則創造了第七部曲,叫佔領中環。但公投其實是第一次嗎?不 是,1989年就已經試過!這些經歷其實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且並未過時,略過了歷史, 那是一種巨型的浪費!我想用歷史去豐富現在的政治話語,若有人指這太天真,可能也是吧。但其實缺乏了「追認被壓迫袓先」的過程,我們怎可能搞到佔中?那是 香港從來未出現過的。那不是由別人爭取,別人坐牢,是自己爭取、自己坐牢。那是需要一個很巨大的精神和歷史支柱才支撐到!■


《草木皆兵:邁向全面政治化的社會》
作者:陳景輝
出版:圓桌文化
原文刊於《讀書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