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08月05日(一)
因材施教 老師也要學
三歲未必定八十,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給幼兒良好的教育,有助他們日後
發展,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亦然。因此前線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進修,加深對相關範疇課程規劃、建立對學習障礙的正確認知,及早辨識學習障礙學童,提升教學
方法,協助他們克服難題。現時有機構開辦「特殊學習障礙兒童支援證書課程」,協助學員完善教學手法,提升教學成效!
切合工作需要
聖雅各福群會延續教育中心開辦的「特殊學習障礙兒童支援證書課程」,為期10堂共25小時,專為教師和社工而設計,務求提升相關特殊教學法,盡早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支援。資深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兼課程導師彭智華表示,特殊學習障礙包括自閉症、專注力失調或讀寫障礙等問題,為了讓有需要的學童能於黃金治療期得到適當訓練,除了靠家長的努力,還需要教師和社工的配合。因此,前線教育工作者要了解特殊學習的需求,必須從知識和技巧上自我增值。
他指:「社工大多服務於普通學校,輔導對象多為青春期的反叛青年,要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絕對是一項新的挑戰。教師必須建立接納態度,並進行教學調適,期望雙管齊下,讓有需要學生得到適當的輔助。」
課程內容豐富
課程初期,導師會先向學員講解支援特殊學童的理念和法則,介紹支持特殊學童的教育和社福制度。彭智華認為,學員可藉此反思自己如何支援相關學童,從而建立穩固的心理素質,並透過現今香港的教育制度,了解相關支援服務。及後,課程將教授學員如何判斷學童不同特殊需要的指標,提供適當訓練。以過度活躍症和資優兒童為例,他們面對提問總是搶先回答,惟前者表現衝動,經常在問題未問完就衝口而出,後者則具高度理解力和豐富知識,有足夠能力回答問題。
彭智華認為,每位兒童的發展階段及學習能力不一,配合不同的教學方針,如對於普通學生,通常採用「又問又教」的方法,學生吸收知識之餘,同時可學習思考問題;程度好的學生,思考過程富彈性,故應採用「先問後教」;至於程度較差的學生,則適合採用「先教後問」。
掌握支援技巧
當學員掌握到判斷學童特殊需要的技巧,須以合適的教學方法為對方提供訓練。課程參照「全腦開發九攻略(9S)」的理念,利用人 類學習的九個渠道(耳、眼、鼻、身體、口、腳、手、心、腦),解構特殊需要學生的強、弱項,配合鼓勵的教學形式,讓他們「以強補弱」,提升自信心和社交能 力。課程中段,將採用活動形式,教授學員如何提升學童專注力及記憶力,改善學童中文、英文讀寫能力的技巧。另外,課程會教授學員輔導情 緒問題的軟性技巧,即如何利用潛意識狀態,從而有效地轉換想法,改善情緒及行為。學員還需要學習發揮資優兒童天賦特質的要訣、處理行為問題的獎懲心法。最 後,更要懂得活用自閉症的強弱項尋找出路。彭智華認為,自閉症人士雖固執,卻有良好記憶力,若得到適當教導,有能力勝任圖書館管理員和貨倉員等職務,發揮 一技之長。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特殊學習障礙兒童支援證書課程舉辦機構:聖雅各福群會延續教育中心
開課日期:9月18日
學費:$2,800 / $3,000 ( 會員 / 非會員)
查詢:2835 4394
撰文:周思靜
部分相片:由受訪機構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