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18 00:03
|
「許多人都問我,為何特意要拍攝 這類題材?但香港事實上就是有這些景象,不是你不拍就沒有。」對貧窮實況特別關注的本報首席攝影記者雷日昇,多年來攜同相機穿街過巷,既流連露宿者滿布的 街頭,又到訪房、板間房等簡陋住所,以為早就適應了,但最近為《「住住先」攝影展》拍攝一系列作品,目睹惡劣的居住狀態,一樣印象深刻。「曾到大角嘴一 家以木板間隔的房,看見許多木蝨在跳來跳去!」他坦言有朋友住過這種單位,「覺得很無助,香港樓價又那麼高,大學生畢業後一樣要住房,整個社會都是畸 形的。」有些露宿者告訴他,寧願執紙皮街,都不要住房,「外邊天大地大,而且幾千元租一個單位,對他們來說,也是負擔。」
雷日昇在 《「住住先」攝影展》展出的作品,多以人出發,「凸顯出他們在這種生活環境下的居住狀態。」他為展覽重新找來了約十張作品,包括放大至六呎高的巨型圖像, 帶來震撼效果。「令觀眾猶如置身其境,加強現場感。」他自1999年起拍攝露宿者至今,盼能幫助都市邊緣人,「希望拍出來的東西反映現實,引起更多人關 注,施以援手,改善他們的生活。」拍攝貧苦大眾逾十載,覺得香港的貧窮問題有沒有改善?「露宿者的確少了,但住板間房、房的人數,多年來仍不見減少,許 多人也估不到,在銅鑼灣鬧市中一樣有籠屋,那一千呎的空間就住了二、三十戶人。」他續道,拆掉房也解決不了問題,「那些住客可以住在甚麼地方?」
現 為自由攝影師的陳木南,在《「住住先」攝影展》為觀眾帶來的照片,不少相中人都瞪眼望著鏡頭,他也刻意以Eye Level的水平拍攝,觀眾看後,十分震撼,「有了交流,就有衝擊。」他希望以平實的構圖,讓人欣賞的著眼點,放在他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狀態之上,又謙稱 這輯作品只屬蜻蜓點水,「應該要深入這些居住環境中,待上一段日子,跟他們一起生活,才會完整一點。」經常周遊列國攝影的陳木南,多惡劣的居住環境也見識 過,對香港的房、籠屋,感覺未算很強烈,「反而對近年香港經濟增長,完全不能令低下階層受惠,感到極大反感。」
去年年底至今年11月,雷 日昇、陳木南、程詩詠等攝影師,義務為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在深水、大角嘴、觀塘、銅鑼灣等地區,拍攝籠屋、板間房、房、天台屋、工廈等居民的生活環 境,除了出版《住住先--Sojourning As Tempura》,他們早於今年3月通過參與《ArtWalk 2012》的Schoeni Art Gallery展場,率先示人,及後移師到位於深水的SoCO 269展出,現在展覽場地則搬到香港文化中心,三位攝影師合共選出四十幅照片,當中不少是重新挑選的。「我們由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帶領、協助,拍攝過程比較 順利,但仍有約三分一的人不願意上鏡。」
「貧窮是一種氣味。」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加入該組織已三十一年的何喜華,多年來跟全港窮人打交 道,經常出入房、籠屋等差劣的居住環境,「那裏的被鋪、板、地板的霉爛味道,是許多人想像不到的,加上空氣不流通,人們坐在屋裏無所事事,那種氣氛叫 人很不舒服。」人在其中,猶如被逼進死角一樣,「只會深化放棄自己的念頭。」他估計全港約有十萬人,一邊捱貴租,一邊忍受惡劣居住環境,數目相當驚人,而 近年加入房行列的,是工廠大廈,「租個位,都要逾千元一個月,呎數價格比某些豪宅還要貴。」他指從前的貧戶,大部分是老人家,近年卻多了二十多歲的年 輕人,「當中不乏隱閉青年,他們的居住單位,日夜都不見有人出入,窗門緊鎖,想接觸也無從入手。」
談到房屋問題的癥結,他指過去政府取消了 長遠房屋政策,沒有房屋供求評估、不去開拓新的土地,所謂的「公屋三年上樓」,也只是花巧承諾。他指出不僅貧富懸殊的情況嚴重,就連社會各個階層都出了問 題,「沒了居屋,私人樓宇供應少、樓價高昂,中產階層也住套房,上層搶下層,租金自然愈來愈貴。」自由行人數急速膨脹,也是問題,「從前的籠屋,現在成了 賓館,專門接待內地遊客,房、板間房等租客僧多粥少。」這次攝影展名為「住住先」,但願相中人真的在這些惡劣居住環境「住住先」,房屋問題、貧窮問題能 夠有朝一日解決,他覺得香港絕對有改善居住問題的經濟條件,開發土地、增建公屋,加快安置居民,「每一個香港家庭,都應該擁有一個有尊嚴、合理的居所。」 他希望這是最後一次展覽,「讓這些照片成為歷史,畫上句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