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青年 (982) 大陸化 (759) 香港學生 (459) 認識法律 (398) 地產怪獸 (380) 中港矛盾 (307) 地產泡沫 (253) 佔領中環 (247) 地產惡霸 (228) 智障殘障 (209) 中國生活 (202) 港爸港媽 (192) 中國貪腐 (187) 香港精神 (170) 港孩港童 (165) 中國官員 (162) 港男港女 (158) 特殊教育 (157) 港人港事 (149) 一國兩制 (143) 基本人權 (143) 社會平衡 (125) 怪獸家長 (124) 政府表現 (117) 基本法 (116) 政府決策 (115) 生存生活 (115) 七一 (99) 點解會貧窮 (88) 經濟怪獸 (85) 貧富懸殊 (81) 新聞自由 (77) 精神科疾病 (74) 香港政壇 (68) 強國邏輯 (66) 快樂的小狗 (61) 六四 (57) 中國飲食 (55) 非常標準 (52) 罪犯罪案 (51) 病從口入 (48) 中國新聞 (47) English News (45) 生活智慧 (45) 經濟泡沫 (45) 怪獸學生 (44) 經濟惡霸 (41) 中國青年 (38) 老人問題 (38) 生命感恩 (37) 可愛的鸚鵡 (36) 怪獸學校 (36) 香港政府決策 (35) 香港政府表現 (35) 中國樓房 (34) 生命教育 (34) 中國罪案 (32) 生死教育 (31) 笑笑看看 (31) 衣食住行 (28) 香港音樂 (28) 中國學生 (27) 世界新聞 (26) 自在生活 (26) 香港電影 (26) 中國假貨 (25) 經濟活動 (25) 泡沫經濟 (24) 食物安全 (24) 倫常慘案 (23) 碼頭工潮 (23) 病症感染 (21) 退休養老 (21) 公民抗命 (20) 吸毒販毒 (19) 環保回收 (19) 社會陷阱 (19) 嫖賭飲吹 (18) 我行我素 (18) 打機成癮 (18) 素食環保 (18) 貪靚送命 (16) 香港官員 (16) 香港現狀 (15) 感恩生命 (14) 白色恐怖 (13) 90後人 (12) 北上創業 (12) 香港貪腐 (12) 中國強拆 (11) 國民教育 (11) 澳門賭業 (11) 香港選舉 (10) 好人好事 (9) 超人學生 (9) 通脹怪獸 (9) 中國學校 (8) 據理力爭 (8) 量子物理 (8) 香港教育 (8) 中國罪犯 (7) 寵物事務所 (7) 港建制派 (7) 香港新聞 (7) 中國污染 (6) 中國醫療 (6) 區區小事 (6) HKTV (5) 失業問題 (5) 學民思潮 (5) 文化差異 (5) DSE12 (4) 北上退休 (4) 平等社會 (4) 數碼發展 (4) 澳門政府決策 (4) 澳門政府表現 (4) 超人學校 (4) 超人家長 (4) 香港冶安 (4) 80後人 (3) 中國男女 (3) 另類香港遊 (3) 回流香港 (3) 幸福快樂 (3) 新高中DSE (3) 烏坎村 (3) 經典電影 (3) 自家教學 (3) 貨幣戰爭 (3) DSE13 (2) 公平貿易 (2) 台灣新聞 (2) 愛滋病 (2) 被棄動物 (2) 香港藝術 (2) 香港藝術治療 (2) 1新聞類別 (1) News (1) VOA (1) Writing (1) 僭建危機 (1) 妥瑞症 (1) 香港基建 (1)

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民建聯民意調查三處死穴

民建聯民意調查三處死穴

2013-4-9 21:20:16
民建聯發布「市民對『佔領中環』的意見調查」,屬研究方法學上佳反面教材,適宜各大專院校、副學士課程、副學士先修班之各基礎研究方法課堂,認真研讀,避免重複問卷設計之常見錯誤。(民意調查今天之官方新聞發布見此。)
政黨有話要說,但苦無藉口開記者會,常見板斧,就是做一個民意調查,然後發記者邀請,民意調查結果,往往就是政黨要說的話,真的很奇妙;民意調查的妙用, 乃把政黨立場,裝扮得客觀兼有民意支持。此法為各政黨常用,不屬民建聯專利,傳媒苦無米落鑊,明知正中下懷,但願者上釣;一些傳媒,則有民建聯「調查」必 報道,居心莫測,則是題外話了。
是次調查結果,當然是大部分「民意」,「擔心行動會癱瘓中環」、「對香港經濟造成重大損失」、「香港國際形象受損」等等。此調查之死穴有三:
死穴之一:受訪者五十歲人士比例奇高,顯示調查方法出問題
根據民建聯公布,「電話隨機抽樣」訪問了1097人,50歲以上受訪者佔755人,即68.8%,與全港人口比例相去甚遠,顯示「隨機抽樣」之「隨機」,非常可疑。(2011統計處人口普查,香港五十歲以上人口只佔十八歲以上人口之41.9%)
我不知道民建聯調查所謂「電話隨機抽樣」,具體如何操作,同情地理解,他們也許真的「隨機」(random) 打電話,問題可能出自有人接電話後,沒有在家庭中再抽樣。大家可以想像,在家接電話的家庭成員,多屬年長一輩,若調查於日間進行,接電話者更多是長者或退 休人士,導致樣本傾斜向年長人士。
死穴之二:問題有誘導性
請注意問卷問題,大部分皆為loaded question,有傾向性,例如第三條問題:「為左爭取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有人計劃發起過萬名市民『佔領中環』。如果真係出現呢個場面,你擔唔擔 心會令中環癱瘓,對香港經濟造成重大損失?」或第五題:「你擔唔擔心『佔領中環』呢個行動會令香港的國際形象受損?」
此等問題的問法,皆預先設定「你擔唔擔心……」、「令中環癱瘓」而招致「重大損失」、「形象受損」等,問題明顯有傾向性,提示了受訪者,為問卷設計大忌, 受訪者受到誘導,任何答案都無意義。較普遍的問法,應為「你認為行動對香港的國際形象有何影響?」然後提供「受損/無影響/有益」等選擇,較為正路。
死穴之三:以偏概全
既然樣本有偏差,民建聯的調查卻無加權處理。政黨以往受到這種質疑時,往往辯稱這非「科學調查」,「唔駛咁嚴謹」。問題是,這種科學上有明顯漏洞的抽樣方 式,不能引伸為整體人口意見;在問卷無誤導情況下,最多只能代表你訪問的一千人的意見,但調查的公布中,由大標題開始,劈頭用「市民對……」的字眼,內文 亦多次把結果引伸至「市民認為……」、「為市民帶來不安……」,你最多只能說「受訪者認為……」,而不能把結果當作是全港整體人口的意見。如此演譯,不科 學,無根據,誤導。
觀乎一直以來的政黨民意調查所犯之錯誤,非單民建聯,其他政黨亦常出現,只是民建聯財雄勢大,較能把玩此等愚弄手法。
問題,更出於報道的傳媒。
明知民意調查出問題,就不應報道,垃圾調查就留在垃圾堆中,政黨反智,傳媒不應陪跑,一同反智。畢竟,電視觀眾人人忙碌,沒空細想,不會防範,有心讀這篇 文章的人很少;大部分人聽了電視新聞就當真,就算新聞裡有提到這個民意調查的疑點,但大眾所吸收到的,就是「市民認為佔領中環影響國際形象」、「經濟重大 損失」的印象,政黨就能暗渡陳倉,暗地偷笑。
問題是,我就不信主流傳媒工作者如此低能,明知是政黨設局你都踩下去,他們明明想嚇嚇普羅大眾,你照樣大篇幅報道,助紂為虐。究竟是蠢,還是扮蠢,甘願自貶身價,做政黨的狗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