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青年 (982) 大陸化 (759) 香港學生 (459) 認識法律 (398) 地產怪獸 (380) 中港矛盾 (307) 地產泡沫 (253) 佔領中環 (247) 地產惡霸 (228) 智障殘障 (209) 中國生活 (202) 港爸港媽 (192) 中國貪腐 (187) 香港精神 (170) 港孩港童 (165) 中國官員 (162) 港男港女 (158) 特殊教育 (157) 港人港事 (149) 一國兩制 (143) 基本人權 (143) 社會平衡 (125) 怪獸家長 (124) 政府表現 (117) 基本法 (116) 政府決策 (115) 生存生活 (115) 七一 (99) 點解會貧窮 (88) 經濟怪獸 (85) 貧富懸殊 (81) 新聞自由 (77) 精神科疾病 (74) 香港政壇 (68) 強國邏輯 (66) 快樂的小狗 (61) 六四 (57) 中國飲食 (55) 非常標準 (52) 罪犯罪案 (51) 病從口入 (48) 中國新聞 (47) English News (45) 生活智慧 (45) 經濟泡沫 (45) 怪獸學生 (44) 經濟惡霸 (41) 中國青年 (38) 老人問題 (38) 生命感恩 (37) 可愛的鸚鵡 (36) 怪獸學校 (36) 香港政府決策 (35) 香港政府表現 (35) 中國樓房 (34) 生命教育 (34) 中國罪案 (32) 生死教育 (31) 笑笑看看 (31) 衣食住行 (28) 香港音樂 (28) 中國學生 (27) 世界新聞 (26) 自在生活 (26) 香港電影 (26) 中國假貨 (25) 經濟活動 (25) 泡沫經濟 (24) 食物安全 (24) 倫常慘案 (23) 碼頭工潮 (23) 病症感染 (21) 退休養老 (21) 公民抗命 (20) 吸毒販毒 (19) 環保回收 (19) 社會陷阱 (19) 嫖賭飲吹 (18) 我行我素 (18) 打機成癮 (18) 素食環保 (18) 貪靚送命 (16) 香港官員 (16) 香港現狀 (15) 感恩生命 (14) 白色恐怖 (13) 90後人 (12) 北上創業 (12) 香港貪腐 (12) 中國強拆 (11) 國民教育 (11) 澳門賭業 (11) 香港選舉 (10) 好人好事 (9) 超人學生 (9) 通脹怪獸 (9) 中國學校 (8) 據理力爭 (8) 量子物理 (8) 香港教育 (8) 中國罪犯 (7) 寵物事務所 (7) 港建制派 (7) 香港新聞 (7) 中國污染 (6) 中國醫療 (6) 區區小事 (6) HKTV (5) 失業問題 (5) 學民思潮 (5) 文化差異 (5) DSE12 (4) 北上退休 (4) 平等社會 (4) 數碼發展 (4) 澳門政府決策 (4) 澳門政府表現 (4) 超人學校 (4) 超人家長 (4) 香港冶安 (4) 80後人 (3) 中國男女 (3) 另類香港遊 (3) 回流香港 (3) 幸福快樂 (3) 新高中DSE (3) 烏坎村 (3) 經典電影 (3) 自家教學 (3) 貨幣戰爭 (3) DSE13 (2) 公平貿易 (2) 台灣新聞 (2) 愛滋病 (2) 被棄動物 (2) 香港藝術 (2) 香港藝術治療 (2) 1新聞類別 (1) News (1) VOA (1) Writing (1) 僭建危機 (1) 妥瑞症 (1) 香港基建 (1)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住屋是人權 房屋政策不容兒戲

住屋是人權 房屋政策不容兒戲

2013-11-14 10:37:58
政府最近終於推出了《長遠房屋策略諮詢文件》,然而綜觀整份長達百多頁的文件裏,所謂的「長遠策略」,說穿了也不過是維持現有地產商壟斷的狀況,沒有確實 回應及解決不同階層所面對的住屋困境及需求,我們這群青年人在文件中更被指為狀況較佳,所以政府只提供有限的支援,最終目的還是把我們推向這個沒有人承擔 得到的房地產市場。
青年人被迫當樓奴
在諮詢文件中,政府強調年輕人的每月收入比普遍工作人口為高,因此認為對青年的住屋支援只需集中於協助置業。然而,要注意的是,政府在這裏把所有青年人狹 義為「年齡介乎25至29歲、具大學或以上教育程度」,然後再假定推論他們擁有更佳的置業潛力。但是,政府在這裏明顯是玩弄「語言偽術」,在政府維持資助 學位數目不變下,試問香港有多少年輕人擁有「具大學或以上教育程度」?諮詢文件於這裏所提及的情況又具有多大的普遍性?
諷刺的是,在同期推出的《人口政策諮詢文件》中,就指出了於這十年間年齡介乎20至29歲從事全職工作的青年人,月薪中位數也只維持在一萬的水平!即使當 政府的愚蠢假定是對的,年青人大多是大學畢業生,他們獲得工作後,其入息水平和十年前幾乎無異。然而,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統計指出,近十年來,私人住宅各類 單位售價指數升幅卻近兩倍,顯然易見,大學畢業生根本無法負擔此等天價單位。又假設閣下真的十分幸運竟能成功供樓,但最終得益只是地產商,而且在供樓完成 前的數十年人生也不過是一個樓奴。
連「幫人供樓」也負擔不起
即使在政府狹義下的「年青人」決定不購買房屋自住,改為選擇「幫人供樓」-租借房屋,他們亦因政府種種政策而無法負擔其昂貴租金。首先,政府不設租金管制 政策,不理會租務市場價格,任由炒家愈賺愈多。其次,政府也沒有實行房屋空置稅,令炒家更能影響市場,租金收入來源更高、更穩定。於2012年,1至2人 家庭住戶佔總住戶數目的比例為46.8%,4至5人家庭卻只佔28.4%,可見香港私人房屋市場比較需要小型單位。
然而,大單位空置率卻高企,在2011年底,少於70平方米的單位空置率只有2.3%;而160平方米或以上的單位空置率最高,超過一成。於沒有房屋空置 稅的情況下,買家情願空置其單位,甚至是市場不太需要的大單位,也不願賤價租出,令香港房屋租金價格持續高企。年青人於此現況,根本無法租住房屋,只有炒 家不斷養肥自己,而政府亦沒有負起其責任,進行管制或抽稅去降低香港房屋租金。
公私營比例錯配
文件內所提及的「發展計劃」定出提供公營房屋與私有房屋的比例是6:4,看似公營較多,表面上比較合理。然而,於 2010 年,當時特首曾蔭權指出如欲購買「新居屋」,月入需達五萬。但翻查政府統計處數字,2012 年按住戶每月入息的數字中指出,月入超過四萬的住戶只達兩成多。香港有七成多人不能負擔私有房屋,這個6:4的比例根本不符合香港現況。政府不同部門所使 用的數字往往有矛盾,可見,政府做事從來不符民意,只顧自己的帳面數字。政府理應重新審視公私營房屋比例,除了6:4不能符合現況外,還要留意私營房屋理 應以小型單位為多。
土地供應不足的假象
梁振英曾經說過,新界東北、洪水橋這些地方是我們年青人的未來歸宿;諮詢文件中,也強調現時土地供應不足,所以要拓展新區、摧毀舊區。但是,這種說法不過 是讓政府能夠冠冕堂皇地利用「新土地」上那大而無當的四成私營房屋用地,向地產商灌輸利益!麥齊光做了十二天發展局局長,最大貢獻就是無意間揭穿了土地供 應不足的謊言。在一次立法會會議上,他指出現時被劃作住宅用途的空置政府土地達2153.7公頃,當中更包括不少市區用地!
由此可見,香港不是沒有土地,而是政府不利用現存土地回應市民住屋需要,反而破壞有價值、有人情的土地。
政府的角色何去何從?
梁振英在《二零一三年施政報告》中就說政府在房屋政策上的角色就是「維持私人樓市健康平穩發展」,只有「最」沒有能力租住私人樓宇的市民它才施以(有限)援手。簡而言之,政府就是把大部分香港市民進貢予地產商肆意玩弄。
住屋及良好的居住環境是人的基本需要,每個人都有權滿足這種需要。住屋權作為一種人權,五十年前已在《世界人權宣言》中予以確認,並在《經濟社會文化權利 公約》中重申。《基本法》既然列明了《公約》適用於香港,政府因此有法律的義務去實現住屋權,要遵從《公約》並盡最大能力,採取步驟,努力落實市民的住屋 權;同一時間,政府亦應該保障市民在享有住屋權之餘,不受地產商和高樓價的壓迫。
在上文中,已證實到政府誇大了青年的樓價承擔能力,政府即使增加居屋供應,亦不過只有少數人受惠,更遑論藉居屋作置業踏腳石。政府當前應重新檢視公屋政 策,不應將之視作貧民窟,而是對市民住屋權的一種基本尊重。一方面,政府應檢討公屋申請者的入息水平;另一方面,亦要增加公屋的興建比例,以符合真正的需 求,減低輪候時間。除此以外,政府亦應加強對私人市場上的規管,包括考慮設立物業空置稅、租務管制等長遠措施等。
住屋及良好居住環境是基本人權,而非既得利益者的必贏籌碼,我們一次又一次被政府出賣。未來,請大家認清政府的「語言偽術」,尊重所有人的基本人權,並一同對抗此等派糖都不如的荒謬施政思維。
文:
理大學生會外務副會長、學聯常委 羅卓堯
嶺大學生會外務副會長、學聯常委 吳嘉茜
樹仁學生會會長、學聯常委 吳仲達
原題為〈住屋是人權 房屋政策不容兒戲-淺談長策會與政府的語言偽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