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18日
【本報訊】黃氏一家多年前移民英國,為子女學業鋪路,正當子已成材,女兒又考入牛津大學,思覺失調卻找上黃家。女兒疑未能承受牛津沉重學業壓力,突然幻聽
大叫。信奉無神論的黃父以為是撞邪,邀牧師祈禱驅魔,請茅山師傅作法畫符,女兒病情仍沒好轉,牛津夢也碎,被迫舉家返港,為女兒醫病。 記者:梁瑞琼、陳
沛冰
黃耀民昨出席「學生情緒健康教育研討會」時說,10多年前舉家移民英國,讓子女接受良好教育,04年女兒不負眾望考入牛津大學修讀營養學,豈料數月後出現
幻聽。對精神病近乎零認識的黃耀民懷疑女兒撞邪,於是由基督教妻子請來牧師祈禱及驅魔,可惜情況未有改善。他帶女兒回港求診後證實患上思覺失調,全家難以
接受。「撞邪都係一刻,但精神病可以一世,咁啱當時又搬咗新屋,我寧願相信係撞邪。」他在絕望下託友人找來一個茅山師傅,瞞着妻子為女兒作法,更偷偷將神
符燒成灰,混入湯內讓女兒服下,但病情依舊。
黃耀民終接受女兒患病的事實,05年舉家回流返港,與妻全職照顧女兒。在藥物等治療下,女兒幻聽漸減,但卻帶來記憶力差等副作用,不但牛津夢碎,更難以重投學業或工作,一度有自殺念頭。
黃耀民終接受女兒患病的事實,05年舉家回流返港,與妻全職照顧女兒。在藥物等治療下,女兒幻聽漸減,但卻帶來記憶力差等副作用,不但牛津夢碎,更難以重投學業或工作,一度有自殺念頭。
子女抑鬱影響家長
黃耀民一直為女兒患病自責:「我都係傳統華人父親,唔識讚佢,只係問佢功課掂唔掂,叫佢畀心機,冇留意佢情緒問題。」事 實上,中小學生的精神問題也越趨嚴重,現時,在醫局精神科門診治療的19歲以下青少年便有逾萬人。葵涌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醫生蔡穎怡指,曾有小二生因 情緒問題而求診,近期也有一名中一女生因未能跟上學業、加上被同學以其肥胖體形改花名,與老師及母親關係變差,最終演變成行為問題,會衝出課室及打人。後 來轉介求診,證實已有抑鬱症狀。蔡穎怡指,青少年在人生階段轉變時均面對不同壓力,但他們不懂表達,多會反映在行為上。約一至兩成家長在處理抑鬱子女問題 時,也會出現抑鬱症狀,需同時求診。
兒童及青少年部份初期精神病症狀
•成績退步•品行變差
•過度活躍
•有幻覺或幻聽,疑心重
•對返學有莫名的恐懼,甚至逃學
•脾氣變差,如暴躁及經常與人爭執
•由以往活躍變得沉默,不願與外界接觸
資料來源:香港精神科醫學院李永堅醫生
特稿
中小學生多有負面情緒
學生情緒狀況令人擔憂。有調查發現,近三成中小學生常出現煩躁、緊張及擔憂等負面情緒,但很少有成功感;近四成高中學生更因負面情緒引致身體不適。有專家
表示,相信學生的負面情緒由學業成績引起,嚴重者更會以自殺或濫藥行為來逃避。明愛賽馬會荔景社會服務中心訪問約1,300名小四至中七學生,發 現約三成學生自評較多及經常出現煩躁、緊張及擔憂,近三成人表示從來沒有或很少有成功感、滿足感及信心;有四成中四至中七學生因有負面情緒,出現不良症 狀,如頸梗膊痛及注意力不集中;有兩成小學生亦有同樣問題。該中心07年的同類調查發現,兩成受訪學生自覺有精神問題或情緒困擾。
脾氣變差或患病
該中心院長黃敏信稱,學生缺乏正面情緒,或與社會注重學業及長輩對年輕人採取嚴厲管教有關,會間接促成情緒及精神問題年輕化,嚴重更會導致學生以自殺或濫藥行為逃避。家長應建立正面及積極家庭氣氛。香港精神科醫學院李永堅醫生表示,家長若發現子女出現脾氣變差、疑心重甚至有幻覺的負面情緒,可能是患精神病先兆。家長必須留意,及早求醫。
本報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