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少蘭與楊儒門
週三, 2004-12-29 14:12 — webmaster 盧少蘭,香港人,家住公屋,領匯事件的與訟人,害怕街市在私有化後物價大幅上升,“害”得領匯不能如期上市。在一眾股民(包括我爸媽)與主流傳媒、商界眼中,是刁民,是阻住地球轉的,被鄭經翰一眾政客操縱的傀儡、“廢柴”,。楊儒門,台灣人,出身台灣農村,不忍見到鄉下種田的祖父、父親,在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開放國外稻米進口後,台灣自己的稻米價格幾乎一落千丈,以擺放自製"炸彈"希望引起各界重視台灣農業問題。(BBC中文網) 但是主流傳媒、商界和政客把他形容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極端份子,甚至恐怖份子,呼籲全民抗"爆"。
他們有什麼共通點?
巧合的是時間性。這兩件事同樣在最近引爆港台兩地的輿論。身邊的一般市民都站在主流傳媒的立場,大罵這兩人破壞社會秩序,香港這邊還被扣上“亂港”的千古罪名。
可憐的是,他們兩人的訴求並沒有獲得充分理解。台灣還好,在責罵聲中,起碼得到一些人同情,但是香港的領匯事件卻再次落得“窮人鬥窮人”的下場。
更可憐的是,兩地的主流聲音,都可以抬出農民和公屋居民,說私有化是大勢所趨,帶來很少負面影響,甚至有正面影響。
沒有股民,便沒有香港?
我認為,關鍵在於股民(商業)成為了香港的唯一經濟支柱,而台灣則不然,台灣還有農民和其他工業。得不到這個支柱的同情,很多事也難談得上。紅灣半島之所以迫使房地產發展商不拆卸,就是因為商界中也有一些人認為拆卸是不環保的。
可是在公共資產私有化的問題上,香港的企業財團乃至經濟、財務學者都是支持。而台灣的農產品貿易自由化,一直不是主流議題。兩地在私有化、貿易自由化問題的討論,一直欠奉。
期待透過這兩件事來引起公眾討論,而不被污名化、不被上綱上線扯到兩岸政治,港台兩地的水平還差國際社會一大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