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10日
張局長企硬,強調短期內不撤換任何辣招,看似是不肯亦不會向地產商讓步,實質影響即時和最大的其實只是地產代理,施永青不能不繼續為行家同業站台。
其 實同樣企硬的還有求售的業主。由於長策已露底牌,政府根本沒有增加樓宇供應的把握(找地仍在紙上談兵,但已見困難與阻力重重),所以樓價不可能自動回落, 況且以近年樓價升幅之大,加上售樓後缺乏投資對象,所以人人惜貨,毋須亦不會大幅割價求售,即使他日加息,業主也多會抱觀望態度,除非大家看到政府增加供 應的決心和有效的推行方法,兼且有望於短期重鎚出擊,令市場購買力消耗殆盡兼無以為繼。
「白居二」和「劏房租津」等新措施,更是火上加油,令上車盤以至板間房的市值直線上升,如今已有管制租金及徵收空置稅等聲音湧現,雖然明知特首一定不會考慮,但政府施政與市民期望的落差必會因此進一步擴大。
政府建議解決土地不足的方法,是呼籲市民能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兼顧個人與公眾利益,全力支持政府的收地及開發土地政策,不要隨便企硬,令雙方沒有迴旋餘地及談判空間。
不過,對於這麼高的陳義,社會從來難有共識,尤以今天為甚,因為大家都會先問一個相同的問題,就是我為甚麼要這樣做?
為了香港我們或許會做,但若只是為了現屆政府,恐怕願意自我蝕底的市民一定不會多!
且不說現屆政府為我個人做了些甚麼,單是問現屆政府迄今為整個香港做了些甚麼,恐怕能答得上的市民已不多,更遑論是感到滿意和欣賞的人數。
反之,我們卻越來越擔心香港被河蟹甚至赤化,普選的承諾不會兌現,新聞及言論自由日漸倒退,另類黑社會惡勢力抬頭……
再 細看近年的房屋政策,政府不但在土地開發及建屋數量方面乏善可陳,由於不斷打擊及踢走公屋富戶,除了令公屋人口加速老化,亦令政府再無廣大公屋居民作為支 持最力的基本粉絲與擁躉;另一方面,政府不問因由又輕率每年減免公屋居民租金,令非公屋市民及納稅人大感不滿;加上居屋的停售,令綠表和白表申請人都沒有 上車置業的出路和盼望,整個房屋政策,根本只會令政府越來越「再無朋友」。
長策沒有好好處理這些矛盾和死結,只着眼於十年建屋47萬的可行性及可能性,雖說在公私營房屋並重,但公屋問題其實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問題,如果不妥善解決,必會觸一髮而動全身,最慘令整個長策如骨牌倒下。
港 英政府當年推出千億元的玫瑰園計劃,令英國政府光榮撤退,亦讓香港直接受惠;新建屋大計十年耗資超過1,400億,市民本應拍掌歡迎,政府的民望亦會迅速 反彈,可惜特首和一眾問責局長都看不到這個扭轉乾坤、反敗為勝的戰略性部署的重要性,沒有趁機向市民展示施政的決心、魄力和承擔,更沒有給市民機會先向政 府提出自己的理想、願望和想法,只能就長策的內容和規範反映不同意見,這種鳥籠式的諮詢,要獲得公眾心悅誠服、振奮期望的反應,當然是天方夜譚。
長 策只是長策會的閉門造車,政府若是真有意思把工作做好,現在先與長策會達致共識,必須達致甚麼目標和做到甚麼結果,令公眾人人叫好,又或是任由長策會深入 民間,真正聽取各方意見,找到徹底解決問題的重點和策略,方才草擬理想方案,務能在推出時令人眼前一亮,市民從此對政府的房策改觀及回復信心,而非像今天 這樣,長策推出後公眾根本不知是生是熟、是真是假、是試水還是認真,甚或是不知討論應由何入手。
社會上甚麼人會支持長策的建議?政府推出前是否心 裏有數?政府期望公眾贊成或反對長策的大部份建議?政府是否已有更佳方案取代遭人非議的建議?政府可有甚麼「企硬」建議不會亦不能退讓半步?……一連串的 問題,如今只靠張炳良局長獨力支撐全力解答,他或可因此變成最盡責和問責的局長,但卻無助於凝聚市民的共識和支持,亦不易說服公眾同心合力平衡私人與公眾 的利益,讓政府能找到足夠土地建屋,令港人在未來十年可以真正安居樂業。
周信
自由撰稿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