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青年 (982) 大陸化 (759) 香港學生 (459) 認識法律 (398) 地產怪獸 (380) 中港矛盾 (307) 地產泡沫 (253) 佔領中環 (247) 地產惡霸 (228) 智障殘障 (209) 中國生活 (202) 港爸港媽 (192) 中國貪腐 (187) 香港精神 (170) 港孩港童 (165) 中國官員 (162) 港男港女 (158) 特殊教育 (157) 港人港事 (149) 一國兩制 (143) 基本人權 (143) 社會平衡 (125) 怪獸家長 (124) 政府表現 (117) 基本法 (116) 政府決策 (115) 生存生活 (115) 七一 (99) 點解會貧窮 (88) 經濟怪獸 (85) 貧富懸殊 (81) 新聞自由 (77) 精神科疾病 (74) 香港政壇 (68) 強國邏輯 (66) 快樂的小狗 (61) 六四 (57) 中國飲食 (55) 非常標準 (52) 罪犯罪案 (51) 病從口入 (48) 中國新聞 (47) English News (45) 生活智慧 (45) 經濟泡沫 (45) 怪獸學生 (44) 經濟惡霸 (41) 中國青年 (38) 老人問題 (38) 生命感恩 (37) 可愛的鸚鵡 (36) 怪獸學校 (36) 香港政府決策 (35) 香港政府表現 (35) 中國樓房 (34) 生命教育 (34) 中國罪案 (32) 生死教育 (31) 笑笑看看 (31) 衣食住行 (28) 香港音樂 (28) 中國學生 (27) 世界新聞 (26) 自在生活 (26) 香港電影 (26) 中國假貨 (25) 經濟活動 (25) 泡沫經濟 (24) 食物安全 (24) 倫常慘案 (23) 碼頭工潮 (23) 病症感染 (21) 退休養老 (21) 公民抗命 (20) 吸毒販毒 (19) 環保回收 (19) 社會陷阱 (19) 嫖賭飲吹 (18) 我行我素 (18) 打機成癮 (18) 素食環保 (18) 貪靚送命 (16) 香港官員 (16) 香港現狀 (15) 感恩生命 (14) 白色恐怖 (13) 90後人 (12) 北上創業 (12) 香港貪腐 (12) 中國強拆 (11) 國民教育 (11) 澳門賭業 (11) 香港選舉 (10) 好人好事 (9) 超人學生 (9) 通脹怪獸 (9) 中國學校 (8) 據理力爭 (8) 量子物理 (8) 香港教育 (8) 中國罪犯 (7) 寵物事務所 (7) 港建制派 (7) 香港新聞 (7) 中國污染 (6) 中國醫療 (6) 區區小事 (6) HKTV (5) 失業問題 (5) 學民思潮 (5) 文化差異 (5) DSE12 (4) 北上退休 (4) 平等社會 (4) 數碼發展 (4) 澳門政府決策 (4) 澳門政府表現 (4) 超人學校 (4) 超人家長 (4) 香港冶安 (4) 80後人 (3) 中國男女 (3) 另類香港遊 (3) 回流香港 (3) 幸福快樂 (3) 新高中DSE (3) 烏坎村 (3) 經典電影 (3) 自家教學 (3) 貨幣戰爭 (3) DSE13 (2) 公平貿易 (2) 台灣新聞 (2) 愛滋病 (2) 被棄動物 (2) 香港藝術 (2) 香港藝術治療 (2) 1新聞類別 (1) News (1) VOA (1) Writing (1) 僭建危機 (1) 妥瑞症 (1) 香港基建 (1)

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通識教育賣狗肉(二):互動/活動學習最好?

通識教育賣狗肉(二):互動/活動學習最好?

2014-1-31 21:45:34
【 作者:葉問 】
上文說到的通識第二塊「狗肉」,就是互動活動 — 即多元化互動/活動學習。

一般學校的通識科主任要求老師,教通識一定要有活動、要與學生有互動,老師不能說話太多,不能像傳統教學一樣唸書講筆記、不能單向。甚至評估老師教學是否 有效時,也會以此作為其中一個重要指標,例如有沒有用利用多元互動教學法、有否利用多媒體、有沒有活動讓學生多參與等等。做了通識老師好幾年,不禁會問: 為什麼一定要這樣教?

請教過好幾位通識前輩,他們的答案有好幾種:讀Master讀回來的;這是潮流;教改/上司要求的;知識從經驗/經歷而來,所以要創造環境讓學生經歷;活 動學習又愉快,學得又深刻;可以藉此了解他人觀點,建立互相尊重……等等。總結而言,第一類答案是人講我講,第二類是比傳統授課式教學法好。針對第二類我 又會問:為什麼一定要以這種方法才可以做到那些好處,而其他方法不能?

做了一些資料搜集後發現,香港從教育改革開始,各科都不斷重視學生為本、學生為主的教學法,例如發現學習(discovery learning),問題為本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探究學習(inquiry learning),實驗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建構學習(constructivist learning),協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互動學習(interactive learning)、活動學習(learning through activities) 等等。儘管名稱不一,但都離不開一個共同原則,就是以老師最少的干預為導向的(minimally guided approach)。而這種從傳統教學(direct instructional approach)到現代教學法的改變,不單發生在香港。從50-60年代的英美開始,到全世界很多地方的教育改革,都朝這方向發展。以至今天教師們被評 估工作表現能否續約時,那份評估表也一定有幾項的打分是跟這種教學法有關的。作為「專業」的教育「工作者」,上司這樣打分就做場大戲迎合迎合就好了吧。但 在下要本著求真的心態去問:

1. 這些方法真的是對學生好嗎?沒有其他方法了嗎?
2. 用了這些教學法/實行了這些改革以後,學生是否比以其他方法教有進步?
3. 是否要有特定條件才可實行這些所謂「現代」的活動教學法?

要回答這些問題前,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這種非干預性的教學法的發展。非干預性教學,其實古今中外都有。中國早於孔子時期,已有透過提問、座談和討論的方 式,通過多聞、多見、不恥下問等方法刺激學生思考、探求知識;而西方的蘇格拉底,亦曾提出一套透過問答、交談、爭辯、暗示等方法引導出學生內心知識的教學 法。從前曾聽老師分享過,每當有人問他問題時,他總會答:「我唔知,你認為呢?」可見這種所謂「現代」教學法其實並不現代,而且持續地在被寫進中外歷史 中。但請緊記,這些時代有機會接觸教育的也是比較富裕的、比較適合讀書的一群,更不是大班教學而是小班。

自從集體/大班教育開始,教育的目的在於提高國家生產力/武力,以打敗別國,就不得不以最經濟的方法實行。於是學校變成工廠,只要求一式一樣的把學生按國 家需要造出來,即使有人死了也可隨便找一個補上,就像零件一樣。十九世紀後,人權越來越被重視,民主也開始急速發展,人不再是奴隸或者零件,而是獨特的。 而非干預性教學,可以視為一種對工廠式教學的反動、一種尊重人性的表現。所以從50-60年代開始,有關非干預性教學優於傳統工廠教學的學術論文越來越 多,支持了教育改革的發展,但問題亦隨之而來。

要知道大學做研究做論文,最緊要是有結果,因為這樣才更有機會拿到資助繼續做研究、繼續令文章被引用、繼續爭取更高大學排名、繼續保住自己飯碗。而當時, 非干預性的教學法已成為風潮,所以當時的學者,不少因為爭資助而濫發文章、做數據,過份誇大非干預教學的好處。反之,支持傳統教學的文章,不是因經費問題 而胎死腹中,就是發出來也受人歧視,即使方法與數據如何無誤地反映實況。大約經過了50年的狂熱,也隨著心理學對人類認知過程的了解開始加深,人們終於開 始冷靜反省,互動教學是否優於傳統教學的問題。尤其PISA出現之後,早年開始教改的國家的教育水平反而每況愈下,就不得不更令人反思。

我們且看近年出現的研究結果,不難發現非干預教學法在很多情況下,學生會出現迷失感、挫敗感、混亂感、概念錯誤等情況 (Moreno, 2004; Tuovinen & Sweller, 1999; Hardiman, Pollatsek, Weil, 1986; Brown & Campione, 1994)。學生除了感到新方法比較有趣外,不是捉不到學習重點,就是學習結果與老師期望有出入,甚至學錯。反之,組織良好的傳統教學能讓學生學習更深 刻、更易把所學轉移到其他環境 (Chall, 2000; McKeough, Lupart, Marini, 1995; Schauble, 1990; Singley & Anderson, 1989; Klahr & Nigam, 2004)。以實驗法得出的結果顯示,其實非干擾學習/多元活動學習與傳統學習相比,並無明顯優勢甚至有時更差,例如得出傳統學習組成績更好、學生能掌握 自己不熟悉學習法等結果(Clark, 1992)。所以現在的研究方向,已轉向為哪種學習法於哪些條件下的效果是最好的了。

我們不斷強調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都不一樣,所以要針對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教學,所以教學法一定要多元,但這一連串的論述並非有必然關係。的確, 「若要人似我,隨非兩個我」是事實,但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性並非完全0%,加上人有一定的適應能力,我們又不是小班教學,又怎可能遷就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就 用完全不同的教學策略,或者於一堂內使用多種教學法?而所謂的學生有不同learning style也只是騙局。的確,每人也有自己最優勢的學習風格,但這種差異是否大到完全不能學習其他學習方法?尤其以小孩的可塑性而言就更不是。就更別說老 師間的教學風格差距比小孩間的學習方法差距更明顯,各老師是不是每一種教學法也能運用自如也是疑問。

學校之所以會說以不同的教學策略針對不同learning style的學生、什麼透過活動學習、愉快學習等,只是聽上去好聽,說到會為每一位學生花心機一樣,實際上從理論或行政層面都難以、甚至不應執行。因為什 麼方法都有、什麼方法都會用的潛台詞就是「我都唔知咩方法對學生最有效架,總之咩都有,實有種啱既,係咁架啦」。以在下愚見,一節課內什麼方法都有的課 堂,就越有機會是無效的課堂……儘管在被評估教學表現時能拿取更好成績。

作為真正專業的老師,應該要學習在什麼學生與什麼科目下,配合怎樣的教學法與個人風格才是對學生最好。例如科學科以探究學習讓學生了解科學本質 (Nature of Science)比較好(Van Joolingen, de Jong, Lazonder, Savelsbergh, Manlove, 2005)、醫科以問題為本學習較佳(Schmidt, 1998, 2000)、學習新知識以直接教學/傳統教學為佳;已有相關知識者以發現學習為佳(Dehoney, 1995)、個人能力較高者可用非干預學習;較低者適用傳統學習(ToKyllonen & Lajoie, 2003)、把能力低者放到非干預教學環境內學習成效會更差;但把能力高者放到傳統教學環境的成效則與非干預教學環境無異(Clark, 1992)。

以通識為例的話,在一定條件下,在下會主張傳統教學多於非干預教學。首先,非干預教學法在成績的表現上成疑。第二,即使非干預教學法比較好,也大多出現於 教授理科的情況,而非現行體制下較像文科的通識。第三,非干預教學在提升學習動機上的確有優勢,但重點不在方法,而是根據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所說,老師的教學風格本身是否engaging/inviting,是否open-minded/respectful,是否容許學生犯錯。 即是說,只要老師是engaging, inviting, open-minded, respectful地執行傳統教學法的話,一樣可以教出成績不差的學生同時,內在的學習動機也高。但具體可如何實行?

一般學校的通識科大多主張不要背誦資料,而是要教學生找資料的方法,多參與課堂活動及討論。但問題是學生不是不會找資料,而是不知道應該要找哪些資料、不 知道哪些資料有質素、不知道怎樣組織找回來的資料、也分不到資料的重點是什麼,以至即使肯參與活動也會得出未夠水平的學習成果,這些都正正是非干預教學所 要面對的問題。但如果要干預,那要怎樣教上述的判斷準則?先不說這些準則已涉及在下前一篇文章所 說的價值判斷及老師多年來累積的經驗而難以教授,就以在下所知的好幾所名校為例吧。他們的通識老師各自有自己一套的教學法,而非一堂內使用多種教學法,更 不是以非干預教學法為主導。看似各有各精彩,但都有一共同主張:通識就是背誦──給予大量資料予學生背。他們的通識是實實在在的教知識、概念,而非「吹 水」討論。單從答題表現來說,明顯是那幾所主張背誦的學校的通識答題內容更豐富、言之有物。而從公民素質來說,他們的學生也不乏關心社會,參與政治的學 生,甚至有些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依在下愚見,他們正是透過所選取的文章與資料,加上要求學生背誦文章要點,透過潛移默化讓學生學習去判斷哪些資料才是有用 的、高質素的。於學習這些基本知識後再進行非干預教學,學生所展現的學習成果自然就是比較高水平。

而且他們也可能知道一些心理學研究所指出的,人類的知識就像一張網,而資料就是網中的結。在下則喜歡把這些資料結比喻為小島,而組織資料的方法就是怎樣從 一個島開往另一個島。一般學校所主張的非干預教學,只會教你怎樣開船去找島,但島在哪裡就要靠學生自己找,找到了又不肯定那個算不算是島、是不是個好島, 就更別說怎樣才能從這島到那島了,所以學生才會有種迷失在大海的感覺。而背誦老師所選資料,就可以說是讓學生最少有張地圖,知道島是怎樣的、在哪裡,怎樣 才算是好島,然後才教他們開船出去找。現實的公開試結論就告訴了我們,他們這種教學法比非干預教學更有效,縱使在在下曾任教的第三組別學校中實踐這種方 法,也可以全數學生及格。曾經聽過一個由香島中學副校長鄧飛的通識教學分享,他說到最緊要要學生「著緊」那科,在下非常同意。那幾所名校的學生是要背要默 要公開匯報資料的,所得分數亦很影響成績,讓學生不能不著緊。當然,這得配合嚴緊又公開透明的升留班制度。

總的而言,通識教育沒有一套指定的成功教學法則。教學的重點,如果在應付公開試的話,記住一定質與量的資料是少不了的,問題只是以什麼方式讓學生記住;如 果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興趣與公民素質的話,就一定離不開增加內在學習動機。而要增加內在學習動機,非干預性教學法只是眾多策略之一,就算 Inquiry Learning也一樣可以透過傳統言談對話達到引發內在動機的目的。且看語言學家Vygosky的課堂,只是傳統講課,有問有答,但沒有電腦、沒有幻燈 片、沒有動畫、沒有活動,學生一樣聽得如痴如醉。即使只能站在窗外,學生也想聽他的課。世事無絕對,如果說一定要有活動才是通識課、才能更好地學習,甚至 把這種標準放在appraisal之內,那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倒果為因。

參考資料:
Kirschner, P.A., Sweller, J. & Clark, R.E. (2006). Why minimal guidance during Instruction does not work: An analysis of the failure of constructivist, discovery, problem-based, experiential, and inquiry-based teach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1(2), 75-86.

(作者簡介:八十後通識老師,主修心理學及科學以教育下一代為己任,曾任教多間中小學及大專的不同科目。對所有知識皆有興趣,尤其教育與社會議題。閒暇娛 樂是 Social/Scientific magazines, TED, Journals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1592611026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