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青年 (982) 大陸化 (759) 香港學生 (459) 認識法律 (398) 地產怪獸 (380) 中港矛盾 (307) 地產泡沫 (253) 佔領中環 (247) 地產惡霸 (228) 智障殘障 (209) 中國生活 (202) 港爸港媽 (192) 中國貪腐 (187) 香港精神 (170) 港孩港童 (165) 中國官員 (162) 港男港女 (158) 特殊教育 (157) 港人港事 (149) 一國兩制 (143) 基本人權 (143) 社會平衡 (125) 怪獸家長 (124) 政府表現 (117) 基本法 (116) 政府決策 (115) 生存生活 (115) 七一 (99) 點解會貧窮 (88) 經濟怪獸 (85) 貧富懸殊 (81) 新聞自由 (77) 精神科疾病 (74) 香港政壇 (68) 強國邏輯 (66) 快樂的小狗 (61) 六四 (57) 中國飲食 (55) 非常標準 (52) 罪犯罪案 (51) 病從口入 (48) 中國新聞 (47) English News (45) 生活智慧 (45) 經濟泡沫 (45) 怪獸學生 (44) 經濟惡霸 (41) 中國青年 (38) 老人問題 (38) 生命感恩 (37) 可愛的鸚鵡 (36) 怪獸學校 (36) 香港政府決策 (35) 香港政府表現 (35) 中國樓房 (34) 生命教育 (34) 中國罪案 (32) 生死教育 (31) 笑笑看看 (31) 衣食住行 (28) 香港音樂 (28) 中國學生 (27) 世界新聞 (26) 自在生活 (26) 香港電影 (26) 中國假貨 (25) 經濟活動 (25) 泡沫經濟 (24) 食物安全 (24) 倫常慘案 (23) 碼頭工潮 (23) 病症感染 (21) 退休養老 (21) 公民抗命 (20) 吸毒販毒 (19) 環保回收 (19) 社會陷阱 (19) 嫖賭飲吹 (18) 我行我素 (18) 打機成癮 (18) 素食環保 (18) 貪靚送命 (16) 香港官員 (16) 香港現狀 (15) 感恩生命 (14) 白色恐怖 (13) 90後人 (12) 北上創業 (12) 香港貪腐 (12) 中國強拆 (11) 國民教育 (11) 澳門賭業 (11) 香港選舉 (10) 好人好事 (9) 超人學生 (9) 通脹怪獸 (9) 中國學校 (8) 據理力爭 (8) 量子物理 (8) 香港教育 (8) 中國罪犯 (7) 寵物事務所 (7) 港建制派 (7) 香港新聞 (7) 中國污染 (6) 中國醫療 (6) 區區小事 (6) HKTV (5) 失業問題 (5) 學民思潮 (5) 文化差異 (5) DSE12 (4) 北上退休 (4) 平等社會 (4) 數碼發展 (4) 澳門政府決策 (4) 澳門政府表現 (4) 超人學校 (4) 超人家長 (4) 香港冶安 (4) 80後人 (3) 中國男女 (3) 另類香港遊 (3) 回流香港 (3) 幸福快樂 (3) 新高中DSE (3) 烏坎村 (3) 經典電影 (3) 自家教學 (3) 貨幣戰爭 (3) DSE13 (2) 公平貿易 (2) 台灣新聞 (2) 愛滋病 (2) 被棄動物 (2) 香港藝術 (2) 香港藝術治療 (2) 1新聞類別 (1) News (1) VOA (1) Writing (1) 僭建危機 (1) 妥瑞症 (1) 香港基建 (1)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v 解釋質量何來 從無到有過程 上帝粒子雙傑奪物理學獎

2013年10月09日
【諾貝爾獎】
「終於來了!」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提出「上帝粒子」理論 的兩位物理學家,連公佈的標題也用上這感嘆語。萬眾期待,因為這理論解釋質量何來,科學家近半世紀前仆後繼找尋,終以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實驗證實是正確, 物理學家都認為是眾望所歸。
瑞典皇家科學院昨天(周二)宣佈,物理學獎得主分別是英國的希格斯(Peter Higgs)及比利時的恩格勒特(Francois Englert),兩人將平分800萬瑞典克朗(963萬港元)獎金。
今年物理學獎人人都覺 得別作他人想,因近兩年尋找「上帝粒子」的實驗,鬧得太熱烘烘。「上帝粒子」之所以重要,因為它關乎物理學界在20世紀中開始建立的「標準模型」 (Standard Model)存亡。

製造小型宇宙爆炸找出粒子

「標準模型」是描述組成宇宙萬物的基本粒子的一套理論,並將物理學家已知四種基本作用力中,電磁力、強作用力和弱作用力這三種力,都整合到理論當中,只剩 下重力。但到1960年代,科學家發現「標準模型」有致命問題,因為根據模型所依賴的「規範場論」(Gauge Theory),所有基本粒子是不能有質量的,這明顯跟觀測結果不同。
1964年,恩格勒特和希格斯分別提出化解這問題的理論,指如果存在一種打 破對稱性的量子場,就可以不牴觸規範場論。這種場後人稱為希格斯場,能與某些基本粒子交互作用,粒子通過希格斯場時,會獲得質量。這種交互作用的一個必然 副產品,就是後人所稱的「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或「希格斯粒子」。由於這涉及質量從無到有的過程,甚有上帝創世意味,坊間俗稱它為「上帝粒子」。
可是希格斯粒子當時只屬理論推測,從未觀測到,尋找到它就能證實「基本模型」是基本正確,因此成為此後物理學家的「聖杯」,但因為希格斯粒子極難製造出來,出現後又會稍瞬即逝,找了幾十年仍一無所獲。
為 尋找「上帝粒子」,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花了100億美元(780億港元),在瑞士和法國邊境建造世界最大的粒子對撞器「大型強子對撞機」 (LHC),由6,000名科學家參與研究,將粒子加速對撞製造出「小型宇宙大爆炸」,去年終宣佈發現「上帝粒子」,亦是「標準模型」預言的61種基本粒 子中,最後一種被實驗證實的粒子。

港學者:證標準模型無誤

香港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院長戴自海形容,「人類史上未試過這麼多人做同一個研究」,過去二、三十年物理學界已知「標準模型」大概正確,就只差希格斯粒子的 存在未證實,如果找不到,「標準模型」也不知如何修正。他又表示「上帝粒子」理論暫時未有應用,但如有的話會涉及質量的有和無,「一定會好轟動」。中文大 學物理學系教授朱明中指其實在尋找「上帝粒子」的過程中,CERN為方便各地科學家交流,發明了萬維網;處理大量數據亦催生「雲端電腦」技術,間接地推動 了科技發展。
諾貝爾獎網站/《蘋果》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