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青年 (982) 大陸化 (759) 香港學生 (459) 認識法律 (398) 地產怪獸 (380) 中港矛盾 (307) 地產泡沫 (253) 佔領中環 (247) 地產惡霸 (228) 智障殘障 (209) 中國生活 (202) 港爸港媽 (192) 中國貪腐 (187) 香港精神 (170) 港孩港童 (165) 中國官員 (162) 港男港女 (158) 特殊教育 (157) 港人港事 (149) 一國兩制 (143) 基本人權 (143) 社會平衡 (125) 怪獸家長 (124) 政府表現 (117) 基本法 (116) 政府決策 (115) 生存生活 (115) 七一 (99) 點解會貧窮 (88) 經濟怪獸 (85) 貧富懸殊 (81) 新聞自由 (77) 精神科疾病 (74) 香港政壇 (68) 強國邏輯 (66) 快樂的小狗 (61) 六四 (57) 中國飲食 (55) 非常標準 (52) 罪犯罪案 (51) 病從口入 (48) 中國新聞 (47) English News (45) 生活智慧 (45) 經濟泡沫 (45) 怪獸學生 (44) 經濟惡霸 (41) 中國青年 (38) 老人問題 (38) 生命感恩 (37) 可愛的鸚鵡 (36) 怪獸學校 (36) 香港政府決策 (35) 香港政府表現 (35) 中國樓房 (34) 生命教育 (34) 中國罪案 (32) 生死教育 (31) 笑笑看看 (31) 衣食住行 (28) 香港音樂 (28) 中國學生 (27) 世界新聞 (26) 自在生活 (26) 香港電影 (26) 中國假貨 (25) 經濟活動 (25) 泡沫經濟 (24) 食物安全 (24) 倫常慘案 (23) 碼頭工潮 (23) 病症感染 (21) 退休養老 (21) 公民抗命 (20) 吸毒販毒 (19) 環保回收 (19) 社會陷阱 (19) 嫖賭飲吹 (18) 我行我素 (18) 打機成癮 (18) 素食環保 (18) 貪靚送命 (16) 香港官員 (16) 香港現狀 (15) 感恩生命 (14) 白色恐怖 (13) 90後人 (12) 北上創業 (12) 香港貪腐 (12) 中國強拆 (11) 國民教育 (11) 澳門賭業 (11) 香港選舉 (10) 好人好事 (9) 超人學生 (9) 通脹怪獸 (9) 中國學校 (8) 據理力爭 (8) 量子物理 (8) 香港教育 (8) 中國罪犯 (7) 寵物事務所 (7) 港建制派 (7) 香港新聞 (7) 中國污染 (6) 中國醫療 (6) 區區小事 (6) HKTV (5) 失業問題 (5) 學民思潮 (5) 文化差異 (5) DSE12 (4) 北上退休 (4) 平等社會 (4) 數碼發展 (4) 澳門政府決策 (4) 澳門政府表現 (4) 超人學校 (4) 超人家長 (4) 香港冶安 (4) 80後人 (3) 中國男女 (3) 另類香港遊 (3) 回流香港 (3) 幸福快樂 (3) 新高中DSE (3) 烏坎村 (3) 經典電影 (3) 自家教學 (3) 貨幣戰爭 (3) DSE13 (2) 公平貿易 (2) 台灣新聞 (2) 愛滋病 (2) 被棄動物 (2) 香港藝術 (2) 香港藝術治療 (2) 1新聞類別 (1) News (1) VOA (1) Writing (1) 僭建危機 (1) 妥瑞症 (1) 香港基建 (1)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進擊的巨債

進擊的巨債

2013-10-31 11:21:42
via flickr/MarthaJHarvey
via flickr/MarthaJHarvey
文:喬拔萃@文明急救組
我不曉得你用多少時間看完這篇文章,算十五分鐘吧。到你看完本文時,美國聯邦政府又為這一代和之後很多代的美國人,多積累了三千萬美元債務。
問題是這不只是美國人的問題。
美國總國債(注意:不包括地方政府欠債)其實幾個月前已到達十六萬九千億美元的上限,只是用會計操作把它定住,共和民主兩黨爭議一解決,扭曲消除,總欠債馬上突破十七萬億美元。 “17” 之後,有十二個 “0” 。這筆數目派給全體中國人,每人也可領一萬三千多美元。
令人震驚的不單是數目,還有增長速度。在五年前,美國國債才剛剛突破十萬億。克林頓執政八年,美國國債増長百分之三十二,小布殊八年,又增加百分之三十八,奧巴馬上台才五年,已再增加百分之五十七,前無古人。
美國政府的對策,是不斷要求國會提高國債上限。2006年3月,小布殊政府要求提高國債上限,一位民主黨參議員義正辭嚴地指出:
Increasing America’s debt weakens us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Leadership means that “the buck stops here”. Instead, Washington is shifting the burden of bad choices today onto the backs of ou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America has a debt problem and a failure of leadership. Americans deserve better.
I therefore intend to oppose the effort to increase America debt limit.
增加國家負債,令到我們在國內和國際都日益衰落。領導的真義,就是「問題到我手上就要解決」。但政府正在將今日的差劣選擇的重擔,壓在我們子孫的背上。美國面對債務問題,也面對領導無方。這種水平的管治配不起美國人。
因此我打算反對提高國債上限的建議。
說得很對吧?這位參議員是當年民主黨的明日之星,他名叫 Barack Obama 。
即使美國從今天開始,甚麼國防教育福利,一概不管,政府收入一分一毫全部還債,也要七年才能清債。一個人如果欠債等於七年收入,而入不敷支的缺口還在擴大,恐怕難逃破產了吧?
用另一把尺去量,美國聯邦債務,已超過每年的 GDP ,但以這個比例計,各大先進國的債台之宏偉壯觀,和美國互相輝映。百分比舉其大者,有日本(超過200%,但計入資產後,可降至130%)、法國 (90%)、英國(90%)、愛爾蘭(125%)、義大利(120%),即使儼然是歐盟磐石的德國,其實也欠下一屁股債(82%),和位列歐豬國的西班牙 (84%)差不了多少,歐盟平均數是90%。一向被港人奉為管治楷模的新加坡,對不起得很,竟然也欠下約等於 GDP 100%的國債。
不要天真地以為,印鈔票便可解決問題。世事這麼簡單,還有政客會去犯眾憎推行緊縮政策以減低財政赤字嗎?
出得嚟行,遲早要還。不還,尚有一個方法,便是把貨幣人為貶值,將債務釋稀於不知不覺間。各國大印鈔票,又豈是巧合?
歐洲欠債王希臘為了撲水,而不得不接受歐盟開出的苦藥,厲行緊縮,搞得一向多拿少幹的人民叫苦連天。歐美日三大經濟板塊,始終要走上希臘之路,債務海嘯捲 到時,你以為中國可以置身事外?香港又可安然渡過?依我看,最有前景的產業,是製造催淚彈、警用盾牌、頭盔、護甲之類的防暴裝備,政府應該考慮扶助這個有 壯麗前景的行業在香港萌芽。看看近期歐豬國(意、葡、西、愛、希)的新聞,你便會明各白我說甚麼。
經濟危機可以如何影響社會?早一陣子美國有十七個州因為技術故障,靠政府食物劵(其實是一種儲值卡)開飯的窮人不能到超市買食物,已經發生多場迷你騷亂。 事實上眾多證據顯示,美國政府正在為大規模國內騷亂做準備,只是主流傳媒不報導而矣。美國民眾也沒有閒著,已發展出一個稱為 preppers 的群體,不斷為社會大亂做準備,積存糧水彈藥等等。 Preppers 好像沒有正式中文譯名,我姑且譯之為「備劫者」。備劫者人數難以估計,一般相信約有幾百萬人,社群還在不斷壯大。
我們都對現在的生活方式太過「老奉 (take for granted) 」,其實只要社會一亂,影響到食水、食物、通訊、醫療服務和能源的供應,文明秩序可以立即崩解。2005年颶風加特里娜吹襲美國南部時,受影響之處便見到 末世亂象。在先進國中,人們多住城市,食物供應體系其實很脆弱,因為商人著重成本控制,不會存貨過多,力求 just-in-time 補貨,一有風吹草動,超級市場貨架即被掃空,如果貨幣和信貸體系崩潰,影響貿易運輸,備刧者的噩夢。馬上實現。
羅馬帝國輝煌鼎盛,但從第三世紀開始,入不敷支,以 Caracalla 為始的歷朝皇帝,不斷地削減金銀幣的成色(即是濫印鈔票的羅馬版),但也扭轉不了經濟破敗,最終秩序解體,文明倒退,歐洲進入漫長黑暗時期。債務壓跨經濟 之後。有野心家歸咎某個族群的人, 有執政者聲稱外國要負責,發動戰爭轉移國民不滿,歷史先例多的是。
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 (Thomas Jefferson) 說得好:
It is incumbent on every generation to pay its own debts as it goes. A principle which if acted on would save one-half the wars of the world.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責任於在同一時代清償自己的債務。如果奉行這項原則,世界上一半戰爭便可以避免。
我們其實是走在一條不可持續的道路上,人們都像早十年前的希臘人,明知入不敷支不會有好下場,仍然今天有酒今朝醉,不斷要求更多的福利、假期、物質、歡娛、便捷、舒適,哪怕把國家搞得欠債纍纍,禍延子孫,也不覺得真會出問題。
問一百個父母,是否願意辛勤工作 ,令子女將來有較好的生活,九十九個會答願意。如果問:你是否願意過簡樸生活,讓下一代在一個安全而不虞匱乏的地球中生活,在一個健康穩定的經濟環境中成長發展?答案會是甚麼呢?很明顯這一代的人,以行為有力地答了「不願意」。
我們可以批評別國的選民和政客沒有為下一代著想,然而,我們真的有資格扔出第一塊石頭嗎?明知資源枯竭,全球暖化,仍然把冷氣溫度調低到日間要加衣,夜間 要蓋被,消耗不可補充的石油去兜風遊車河,天天開煤氣洗熱水澡半小時,帶瓶水出街也嫌麻煩,硬是要買消耗大量能源的樽裝飲品,多製造廢膠樽,把耗用大量資 源生產的食物和物資白白浪費,運到堆填區棄置,對逼在眉睫的環境危機不聞不問,這不正是口口聲聲願意為子女犧牲的我們這一代人每天在做的事嗎?我們對下一 代的欠債,又豈只是以金錢量度的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