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青年 (982) 大陸化 (759) 香港學生 (459) 認識法律 (398) 地產怪獸 (380) 中港矛盾 (307) 地產泡沫 (253) 佔領中環 (247) 地產惡霸 (228) 智障殘障 (209) 中國生活 (202) 港爸港媽 (192) 中國貪腐 (187) 香港精神 (170) 港孩港童 (165) 中國官員 (162) 港男港女 (158) 特殊教育 (157) 港人港事 (149) 一國兩制 (143) 基本人權 (143) 社會平衡 (125) 怪獸家長 (124) 政府表現 (117) 基本法 (116) 政府決策 (115) 生存生活 (115) 七一 (99) 點解會貧窮 (88) 經濟怪獸 (85) 貧富懸殊 (81) 新聞自由 (77) 精神科疾病 (74) 香港政壇 (68) 強國邏輯 (66) 快樂的小狗 (61) 六四 (57) 中國飲食 (55) 非常標準 (52) 罪犯罪案 (51) 病從口入 (48) 中國新聞 (47) English News (45) 生活智慧 (45) 經濟泡沫 (45) 怪獸學生 (44) 經濟惡霸 (41) 中國青年 (38) 老人問題 (38) 生命感恩 (37) 可愛的鸚鵡 (36) 怪獸學校 (36) 香港政府決策 (35) 香港政府表現 (35) 中國樓房 (34) 生命教育 (34) 中國罪案 (32) 生死教育 (31) 笑笑看看 (31) 衣食住行 (28) 香港音樂 (28) 中國學生 (27) 世界新聞 (26) 自在生活 (26) 香港電影 (26) 中國假貨 (25) 經濟活動 (25) 泡沫經濟 (24) 食物安全 (24) 倫常慘案 (23) 碼頭工潮 (23) 病症感染 (21) 退休養老 (21) 公民抗命 (20) 吸毒販毒 (19) 環保回收 (19) 社會陷阱 (19) 嫖賭飲吹 (18) 我行我素 (18) 打機成癮 (18) 素食環保 (18) 貪靚送命 (16) 香港官員 (16) 香港現狀 (15) 感恩生命 (14) 白色恐怖 (13) 90後人 (12) 北上創業 (12) 香港貪腐 (12) 中國強拆 (11) 國民教育 (11) 澳門賭業 (11) 香港選舉 (10) 好人好事 (9) 超人學生 (9) 通脹怪獸 (9) 中國學校 (8) 據理力爭 (8) 量子物理 (8) 香港教育 (8) 中國罪犯 (7) 寵物事務所 (7) 港建制派 (7) 香港新聞 (7) 中國污染 (6) 中國醫療 (6) 區區小事 (6) HKTV (5) 失業問題 (5) 學民思潮 (5) 文化差異 (5) DSE12 (4) 北上退休 (4) 平等社會 (4) 數碼發展 (4) 澳門政府決策 (4) 澳門政府表現 (4) 超人學校 (4) 超人家長 (4) 香港冶安 (4) 80後人 (3) 中國男女 (3) 另類香港遊 (3) 回流香港 (3) 幸福快樂 (3) 新高中DSE (3) 烏坎村 (3) 經典電影 (3) 自家教學 (3) 貨幣戰爭 (3) DSE13 (2) 公平貿易 (2) 台灣新聞 (2) 愛滋病 (2) 被棄動物 (2) 香港藝術 (2) 香港藝術治療 (2) 1新聞類別 (1) News (1) VOA (1) Writing (1) 僭建危機 (1) 妥瑞症 (1) 香港基建 (1)

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戒毒、戒賭、戒煙、戒酒、戒上網 多重上癮 先斷癮後尋根

多重上癮 先斷癮後尋根

2012年12月05日

上癮的深化、複雜化

戒毒、戒賭、戒煙、戒酒、戒上網,我們並不陌生,甚至都會 認同,在現代社會可以上的癮還多着呢。現在的成癮問題,的確較從前更複雜,許多個案已非單一發生,一人同時受不同的「癮」困擾,在不同種類的戒癮輔導室 內,屢見不鮮。東華三院新成立的「心瑜軒」正是針對這類新需求,專門為多重成癮者提供一站式輔導服務。中心主任陳美璐本身亦是資深的戒癮輔導員,她坦言, 現在的成癮問題,愈來愈複雜。

傳統上,上癮可分為兩大類:「物質成癮」包括濫藥、吸煙、酗酒;另是「行為成癮」,最常見是賭博、上網、性沉溺、購物甚至飲食(包括暴食或厭食),陳美璐指,在外國甚至有因飲水上癮而致水中毒的個案。

「現 在生活壓力很大,而接觸可致上癮物質與行為的機會亦愈來愈多。」她指出,互聯網令上癮問題深化:「購物、濫藥(透過網上買藥)、性上癮(瀏覽色情網站、援 交)、打機、賭博,在網上幾乎全都做到,這令我們面對的上癮問題更複雜化,不單多種,更是多重。求助者若有多重上患者:不要輕看發展慢癮問題,引發共生精 神病的機會愈大。」

所謂「共生精神病」,意指一些由上癮帶來的其他情緒、甚至精神問題,如抑鬱症、焦慮症,以至幻覺、幻聽等精神分裂症症 狀。陳美璐說網上打機是常見例子:「若不停玩一些搏殺性質的電子遊戲,可以去到一個地步令人的認知功能受影響,亦可能如有幻覺,以為有人跟蹤、傷害、攻擊 自己,即分不清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此外,打機過量會令情緒突然高漲、突然低落,漸漸可能演變為躁鬱症。所以若上癮者有此種問題,專家建議除了需要戒癮 輔導,還要接受精神病的診治。

我有幾多種癮?

過往要處理上癮問題,許多時都如「專科」般,到不同的中心戒不同的癮。陳美 璐指,原因是許多社會服務機構的撥款,都是以單項服務為基礎。但在臨牀上,輔導員接觸不少上癮者,其實並非單一上癮。例如據東華三院於2009-2010 年間的研究,訪問266位有吸毒、酗酒或病態賭博問題的個案,發現有39%同時有兩種或以上的成癮疾病,醫學上稱之為多重成癮(multi- addiction)。

互相拖累的癮

陳美璐解釋,由單一成癮演化至多重成癮原因甚多,有些是環境因素──賭場內提供許多 煙、酒,賭博上癮者接觸機會較多,容易沾染煙癮酒癮。此外還有生理因素:「每人的身體特質不同,有些人接觸酒精的反應較大,容易對其他物質如毒品或煙上 癮,因而形成多重物質上癮。有些人視覺感官較敏感,賭博、打機、色情資訊帶來的刺激會較大,容易有多種行為上癮的問題。」

一種癮,不單止可以演化為另一種癮,甚至可以加深成癮問題的程度。陳美璐指有個案同時有酗酒與賭錢問題,原因是酒後控制賭癮的能力更低,「尤其醉酒後情緒本身已高漲,贏了一鋪兩鋪,加上周圍的人吹捧,要控制肯定更難。」

在 香港,現時的戒癮服務既多元化也分門別類,但造成受助人若同時有不同的成癮問題,要如病人「撲」不同的專科般,奔波於不同的戒癮中心。「每個輔導員與醫生 的處理手法不一,可能每種方式都有效,但受助者會overloaded,好混淆。」東華三院的「心瑜軒」希望引入一站式的跟進系統,讓求助者可以在同一中 心、由一位輔導員跟進不同的戒癮問題,有需要時轉介精神科醫生治理,現時中心聯同了三名本地精神科醫生合作,試行此種服務模式。

2 0 % 病態賭徒患情緒病

可 以將物質與行為成癮問題一併跟進,原因是現時醫學界對「上癮」有更深入的了解,發現病因是共通的。精神科專科醫生趙少寧解釋,許多可成癮的物質或行為,都 會令腦中央邊緣區(Mesolimbic Pathway)的多巴胺(dopamine) 分泌增加,令人產生暢快、舒適的感覺,當這種感覺持續一段時間後消退,便會出現斷癮的感覺,令人想再接觸那些帶來快感的物質或行為,這種反應稱為大腦獎賞 系統(Biological Reward System)現象。

而除了多巴胺的失衡,另有研究指出,許多成癮者的血清素(Serotonin)分泌亦異常,是以大約20%病態賭徒也同時患有情緒病。醫學界亦估計,情緒病患者大約有25%是先有情緒問題,其後才出現成癮行為的。

多重上癮 先戒什麼?

成 癮問題病因與處理複雜,現時心瑜軒的所有輔導員均已完成由美國專門培訓戒癮輔導員的機構NAADAC(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lcoholism and Drug Abuse Counsellors)所提供、為期共八十小時的培訓課程,獲得「認可戒癮輔導員」資格。

許 多人會問,若有多重上癮,首先應戒什麼?陳美璐指,通常輔導員會先處理最影響求助者認知功能的一項,「要做心理治療,必先要『諗到嘢』」,他們會透過生理 檢查,如視覺/手眼協調測試等,以及臨牀觀察(如當事人能否如常對答)、求助者及其家屬的描述等來評估,而他們亦會要求戒癮者的家屬參與治療過程,因他們 對戒癮者的支援,是成功關鍵之一。

給戒癮者一個事實:國際研究顯示,超過五成有成癮問題的人士,都會經歷失敗、放棄,但當中有兩種不同的情況:

Relapse:決定放棄。沒有找到新方法去解決問題,若再遇到情緒低落時,不知如何面對,便「決定」復吸成癮物質/復做成癮行為。

Lapse:偶爾失敗。如沒吸煙兩月,某次抵受不住朋友的邀請而吸食了,但之後會很後悔,始終是決心想戒。

她指,想戒癮成功,首要是找出令當事人「斷癮」的高危情況和背後原因,教導他們控制及應付的方法。「即使一個人有很高動機去戒,都會因為忍受不到斷癮而故態復萌。」而常見的症狀包括:

身體症狀:手震、頭痛、心囉囉攣、坐立不安、「典癮」、情緒低落等;

心理症狀:心翳、感到人生沒希望、難以面對社會和家人朋友、經濟壓力、債務問題等。

而說到底,控制「斷癮」症狀只是治標,要根治還要透過輔導,找出令上癮者需要透過「癮」來尋找快感的原因,而夫妻關係欠佳、自我形象低落、同輩壓力、缺乏人生成功感等都是常見的原因。

--------------------------------------------------

上癮 三重確認

愈來愈多:包括吸食的分量(物質成癮)或參與程度(行為成癮)明顯增加。

斷癮:在不能吸食該種物質、或參與該成癮行為時,會出現身體或心理上的斷癮症狀,包括手震、心跳、頭痛、不能集中精神、情緒低落或暴躁等。

影響生活:例如缺課、缺勤、影響自理、對生活其他方面失去興趣,或出現債務問題等。

--------------------------------------------------

上癮 可以預防嗎?

陳美璐解釋,人的開心與不開心有正常範圍,而成癮是打破了這範圍。(如左圖所示)

如某次到賭場,買一千贏十萬元,情緒當然會飆升。記憶系統會記住這次超出正常範圍的開心感覺,為了重回那次情緒高潮,便不斷賭,甚至想買五千,贏五十萬,「怎料這次輸清,情緒跌入谷底。就是這些失衡,推動人下次再做。」

由 此推論,她特別提醒家長,想預防孩子沉迷打機,方法之一是不要讓他們太早接觸高度刺激的東西,如有爆炸、暴力、刺激畫面的電子遊戲。「孩子生活經驗少,那 麼快便讓他們受刺激而情緒失衡,過多兩年,他們已會說,這個情緒已不夠『正』,要多點,再多點。」她贊成家長要給孩子限制,玩半小時便是半小時,不要輕易 變為一小時;而孩子所接觸事物的性質,亦要適度控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