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20日
【本報訊】她的世界很細。一世人,只做過一份工,由讀書到工作,從無離開過慈雲山。她的世界也很大,每天剪存報紙,由伊波拉病毒到垃圾山,教幸福的香港孩
子,幸福不是必然。「今日嘅孩子,喺溫室中長大,好少諗其他人嘅需要。」遇過八個大人護送一個孩子上BB班的緊張父母,也遇過從不知提子有皮有核的極品港
孩,「孩子要教,家長教育更重要」。推出「天使行動」,鼓勵孩子關心社會;又組織家長會,教大人讓孩子背書包走自己的路,她是非常老師黎麗華。
記者:呂麗嬋
記者:呂麗嬋
「點解會咁瘦?佢哋唔食嘢?」「佢哋着住啲爛衫,好慘呀!」黎麗華是宗教科的主任老師。這天,她拿着幾張放大了的新聞圖片,站在一班可愛的K1孩子跟前,
說戰亂饑荒下的小故事:流離失所的小孩、生病了但得不到醫治的嬰兒;黯淡無望的眼神、瘦如樹枝的手腳……圖片震撼而真實,圓瞪着大眼睛的孩子,望着老師爭
相舉手,七嘴八舌,一面緊張。
用新聞相教珍惜食物
畢竟,對於總是「食出半盒剩飯」的香港孩子來說,這些悲歡離合,遙遠而陌生。「生得少,萬千寵愛,今日嘅孩子,都比較自我中心。呢啲新聞圖片,對於佢哋嚟 講,好新奇,畀佢哋睇,唔係要佢哋驚,而係希望佢哋知道,世界其實好大,有好多不幸嘅人需要關心,至低限度由珍惜食物開始,唔好浪費。」自言只是 平凡幼師,黎麗華是師生眼中的說故事能手,但她笑說當年入行,只因擔心適應不了成人世界,「以前怕醜又內向,諗住喺幼稚園,對住嘅都係小朋友,可以簡單 啲」。由七層大廈到舊區重建,一做廿年。鄰近屋邨的街坊幼稚園名不經傳,但她的課,卻在討論區成為八爪魚爸媽的話題,有媽媽「肉赤」3歲女兒獨自背着重甸 甸的書包,也有家長因為兒女幫忙做家務,大受感動。
製工作紙鼓勵做家務
「孩子要教,家長教育更重要,所謂嘅怪獸家長,只因未同學校建立足夠嘅信任。」在適當的時候放手,她說是廿四孝父母頭號需要學習的課題。貴族幼稚園搞暑期遊學團,甚至禮儀班和升小面試速成班,她重回基本步,製作另類「工作紙」,鼓勵孩子做家務,由執拾玩具,到幫忙打掃洗碗,每天填寫。「樣樣嘢都幫仔女做埋,唔係好事,好多家長心底知道呢個道理,只係太心軟。」
嚴禁學生由家長或外傭代背書包,又推出「天使行動」,親身帶孩子探訪區內老人院及向醫護送上心意卡。
年 前,學校還與「無國界醫生」合作,辦「捐利是錢」活動,藉一個個新聞小故事,教粉團人兒關心社會,在生活中實踐課堂內學習的價值。「擁有同理心,終身受 用。」學生多來自基層家庭,捐十元八塊,但黎說這從不是重點,「小朋友學識點樣關心同分享,肯定比捐款數字更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