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9日
【本報訊】為種族平權作戰,王惠芬從沒言累,窮追猛打爭取立法禁止種族歧視、倡議平等升學。她曾信只要講道理、動真誠就有希望。今年一場大病,體力透支,
但她說也不及跟染紅的政府角力,叫人磨滅鬥志,「玩偷換概念,文過飾非,同大陸一樣」。她選擇退下,離開創辦13年的融樂會,「我好疲累,唔識玩偽術遊
戲」。
記者:王家文
千禧年聖誕夜,王惠芬在佐敦公園遇上一名尼泊爾人,下跪哭求幫助他兒子,翌年她便創立融樂會,與少數族裔同 行。本周六她將辭任總幹事,臨走前做家訪,有巴基斯坦裔父親慨嘆:「你做咗咁多年,你喺電視、報紙講嘅問題我都背得出,究竟仲有冇用?」她無言,「我都感 無望」。
記者:王家文
千禧年聖誕夜,王惠芬在佐敦公園遇上一名尼泊爾人,下跪哭求幫助他兒子,翌年她便創立融樂會,與少數族裔同 行。本周六她將辭任總幹事,臨走前做家訪,有巴基斯坦裔父親慨嘆:「你做咗咁多年,你喺電視、報紙講嘅問題我都背得出,究竟仲有冇用?」她無言,「我都感 無望」。
獨力創立融樂會
王惠芬1995年做社工,曾為少數族裔出頭而遭解僱。2001年一人創立融樂會,跟政府交鋒,早期對方肯正視問題,「少數族裔冇書讀,就幫佢哋搵學校,盡 量諗辦法」。2008年《種族歧視條例》立法、大專接納GCSE中文成績,她應記一功。但這已是五年前的事。她爭取取消指定學校,部份學校九成學 生是少數族裔,有種族隔離現象,「早幾年政府承認情況唔理想,就做家長教育,鼓勵報讀主流學校」。結果是教育局把指定學校改稱「獲教育局提供經常撥款用於 加強校本支援以照顧非華語學生需要的學校」,以31字掩蓋種族隔離,「改名就當冇咗,反智得好緊要」。
今年3月融樂會舉辦會議討論少數族裔教育,教育局演講用的投影片,她五年前已見過,在立法會、扶貧委員會都見過,「無論乜嘢議題,都用同一個答法」。這些手法她很陌生,也熟悉,「大陸就係咁,同你玩偷換概念,文過飾非,我唔識玩呢種遊戲」。
王惠芬原定去年底退下火線,因融樂會擬提司法覆核,告政府歧視少數族裔教育而擱置。這一年,她作風依舊硬朗,但聲線放輕了。
去年中發現有子宮瘤,延誤醫治,腫瘤擴大至11厘米,今年7月把子宮切除。出院後兩星期,她堅持出席《城市論壇》為少數族裔發聲,傷口仍未拆線;康復緩慢,醫生叫她別動氣。
「現實令我好疲累」
做政策倡議,因看見社會還有希望。絕望是大忌,「我一直以為有能量去抗拒絕望,但近幾年我無力感好重,再冇能量」。面對強權,不應畏縮,丈夫認為這工作是 上帝給她的使命,「邪不能勝正只係電影睇到,真實環境係要面對冷冰冰大牆,消磨你鬥志」。離去百般不願,「有人批評我係逃兵,我唔想,但現實令我好疲累, 我講到想喊」。43歲開展人生下半場,她希望抽多時間追尋信仰和照顧雙親,還有明年佔中。2003年她開始教少數族裔登記做選民,近年卻成了建制派票源,她慶幸還有巴基斯坦人告訴她:「民建聯畀埋啲小恩小惠,但大是大非就出賣我哋。我仲讚佢中文叻咗好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