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青年 (982) 大陸化 (759) 香港學生 (459) 認識法律 (398) 地產怪獸 (380) 中港矛盾 (307) 地產泡沫 (253) 佔領中環 (247) 地產惡霸 (228) 智障殘障 (209) 中國生活 (202) 港爸港媽 (192) 中國貪腐 (187) 香港精神 (170) 港孩港童 (165) 中國官員 (162) 港男港女 (158) 特殊教育 (157) 港人港事 (149) 一國兩制 (143) 基本人權 (143) 社會平衡 (125) 怪獸家長 (124) 政府表現 (117) 基本法 (116) 政府決策 (115) 生存生活 (115) 七一 (99) 點解會貧窮 (88) 經濟怪獸 (85) 貧富懸殊 (81) 新聞自由 (77) 精神科疾病 (74) 香港政壇 (68) 強國邏輯 (66) 快樂的小狗 (61) 六四 (57) 中國飲食 (55) 非常標準 (52) 罪犯罪案 (51) 病從口入 (48) 中國新聞 (47) English News (45) 生活智慧 (45) 經濟泡沫 (45) 怪獸學生 (44) 經濟惡霸 (41) 中國青年 (38) 老人問題 (38) 生命感恩 (37) 可愛的鸚鵡 (36) 怪獸學校 (36) 香港政府決策 (35) 香港政府表現 (35) 中國樓房 (34) 生命教育 (34) 中國罪案 (32) 生死教育 (31) 笑笑看看 (31) 衣食住行 (28) 香港音樂 (28) 中國學生 (27) 世界新聞 (26) 自在生活 (26) 香港電影 (26) 中國假貨 (25) 經濟活動 (25) 泡沫經濟 (24) 食物安全 (24) 倫常慘案 (23) 碼頭工潮 (23) 病症感染 (21) 退休養老 (21) 公民抗命 (20) 吸毒販毒 (19) 環保回收 (19) 社會陷阱 (19) 嫖賭飲吹 (18) 我行我素 (18) 打機成癮 (18) 素食環保 (18) 貪靚送命 (16) 香港官員 (16) 香港現狀 (15) 感恩生命 (14) 白色恐怖 (13) 90後人 (12) 北上創業 (12) 香港貪腐 (12) 中國強拆 (11) 國民教育 (11) 澳門賭業 (11) 香港選舉 (10) 好人好事 (9) 超人學生 (9) 通脹怪獸 (9) 中國學校 (8) 據理力爭 (8) 量子物理 (8) 香港教育 (8) 中國罪犯 (7) 寵物事務所 (7) 港建制派 (7) 香港新聞 (7) 中國污染 (6) 中國醫療 (6) 區區小事 (6) HKTV (5) 失業問題 (5) 學民思潮 (5) 文化差異 (5) DSE12 (4) 北上退休 (4) 平等社會 (4) 數碼發展 (4) 澳門政府決策 (4) 澳門政府表現 (4) 超人學校 (4) 超人家長 (4) 香港冶安 (4) 80後人 (3) 中國男女 (3) 另類香港遊 (3) 回流香港 (3) 幸福快樂 (3) 新高中DSE (3) 烏坎村 (3) 經典電影 (3) 自家教學 (3) 貨幣戰爭 (3) DSE13 (2) 公平貿易 (2) 台灣新聞 (2) 愛滋病 (2) 被棄動物 (2) 香港藝術 (2) 香港藝術治療 (2) 1新聞類別 (1) News (1) VOA (1) Writing (1) 僭建危機 (1) 妥瑞症 (1) 香港基建 (1)

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

精神病康復者「爬出來」笑對哀愁

八方人物:
精神病康復者「爬出來」笑對哀愁

8,142

5
■精神病康復者阿健(左)與阿榮(右)皆稱,現時生活較病重時開心,正努力向前過新生活。
謝榮耀
踏出李鄭屋宿舍,阿健與阿榮跟你我他沒兩樣。阿健身形魁梧,像可靠的山,說話慎重、認真,有點板起臉,但說到交往十年的女友,會流露一絲甜笑。阿榮很愛美,總是笑容滿臉,染了半頭金髮,左耳戴閃石耳環,自豪地穿起新買的灰色毛衣,最喜歡那「匙羹領」,好型,像模特兒穿的那種。
他們都曾受精神分裂症的折磨,正漸漸振作,「好似跌咗落個窿度,好辛苦先至爬到出來」,阿健說。患病二十五年阿健自言從前自己十分固執、自私,經常罵人,教母親傷心,也令許多鄰居不安,現在回想起來,甚為愧疚。他總記掛那個隔鄰的年輕人後來輟學、喝太多的啤酒,認為都源於自己的謾罵。
阿健說,現時的他收斂多了,心中雖不時有躁動,但總算壓得住,「人生嘅怨或恨,只有慈愛先可以化解。越係覺得自己係病人,就只會活在過去,首先唔好當自己係病人,而係罪人,聖經話:沒有義人,只有罪人;只要你信,就會得救」。由家人、社工與牧者的支持,令他感受到愛;住院時重遇舊友,後更發展成情侶,互相扶持一直走到今天,令他學會付出。

「我都想返正常嘅工」

他在商場當清潔工,日做十一小時,說不上很喜歡這工作,為生活卻也奈何。面對未來,他說仍然疑惑,悲喜參半,「開心時好似人哋國家慶典咁,有幾千隻、幾萬隻白鴿飛起來;唔開心時,就要諗放開胸懷,珍惜眼前人,唔好將仇恨同焦慮,永遠埋喺心中」。
阿榮自言面皮薄,與父親沒見面六年多了,仍無法鼓起勇氣回家。那年他為避債而離家出走,一個人躲在空無一人的套房中,竟聽到粗言穢語的責罵聲,自覺不對勁就到醫院求診,住了九個月醫院。那日子,他接觸多了陌生人,教本來內向的他開朗起來。
住在李鄭屋宿舍四年,在社工協助下,他努力儲錢還清所有債務,「還錢嗰日係我人生中最開心嘅一日」。現時在庇護工場上班,又到其他宿舍洗衫,但仍未夠信心獨自生活,「我唔係懶人,但學嘢資質唔夠,返工都好勤力,最驚自己唔夠醒目。其實我都想返正常嘅工,同其他人一齊返工放工」。
阿健與阿榮的故事由心理衞生會拍成微電影,明於理大蔣震劇院首映,同場還有其他精神病康復者的表演。社工許俊傑希望透過活動,助精神病康復者多接觸外界,建立信心。
■記者朱雋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