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青年 (982) 大陸化 (759) 香港學生 (459) 認識法律 (398) 地產怪獸 (380) 中港矛盾 (307) 地產泡沫 (253) 佔領中環 (247) 地產惡霸 (228) 智障殘障 (209) 中國生活 (202) 港爸港媽 (192) 中國貪腐 (187) 香港精神 (170) 港孩港童 (165) 中國官員 (162) 港男港女 (158) 特殊教育 (157) 港人港事 (149) 一國兩制 (143) 基本人權 (143) 社會平衡 (125) 怪獸家長 (124) 政府表現 (117) 基本法 (116) 政府決策 (115) 生存生活 (115) 七一 (99) 點解會貧窮 (88) 經濟怪獸 (85) 貧富懸殊 (81) 新聞自由 (77) 精神科疾病 (74) 香港政壇 (68) 強國邏輯 (66) 快樂的小狗 (61) 六四 (57) 中國飲食 (55) 非常標準 (52) 罪犯罪案 (51) 病從口入 (48) 中國新聞 (47) English News (45) 生活智慧 (45) 經濟泡沫 (45) 怪獸學生 (44) 經濟惡霸 (41) 中國青年 (38) 老人問題 (38) 生命感恩 (37) 可愛的鸚鵡 (36) 怪獸學校 (36) 香港政府決策 (35) 香港政府表現 (35) 中國樓房 (34) 生命教育 (34) 中國罪案 (32) 生死教育 (31) 笑笑看看 (31) 衣食住行 (28) 香港音樂 (28) 中國學生 (27) 世界新聞 (26) 自在生活 (26) 香港電影 (26) 中國假貨 (25) 經濟活動 (25) 泡沫經濟 (24) 食物安全 (24) 倫常慘案 (23) 碼頭工潮 (23) 病症感染 (21) 退休養老 (21) 公民抗命 (20) 吸毒販毒 (19) 環保回收 (19) 社會陷阱 (19) 嫖賭飲吹 (18) 我行我素 (18) 打機成癮 (18) 素食環保 (18) 貪靚送命 (16) 香港官員 (16) 香港現狀 (15) 感恩生命 (14) 白色恐怖 (13) 90後人 (12) 北上創業 (12) 香港貪腐 (12) 中國強拆 (11) 國民教育 (11) 澳門賭業 (11) 香港選舉 (10) 好人好事 (9) 超人學生 (9) 通脹怪獸 (9) 中國學校 (8) 據理力爭 (8) 量子物理 (8) 香港教育 (8) 中國罪犯 (7) 寵物事務所 (7) 港建制派 (7) 香港新聞 (7) 中國污染 (6) 中國醫療 (6) 區區小事 (6) HKTV (5) 失業問題 (5) 學民思潮 (5) 文化差異 (5) DSE12 (4) 北上退休 (4) 平等社會 (4) 數碼發展 (4) 澳門政府決策 (4) 澳門政府表現 (4) 超人學校 (4) 超人家長 (4) 香港冶安 (4) 80後人 (3) 中國男女 (3) 另類香港遊 (3) 回流香港 (3) 幸福快樂 (3) 新高中DSE (3) 烏坎村 (3) 經典電影 (3) 自家教學 (3) 貨幣戰爭 (3) DSE13 (2) 公平貿易 (2) 台灣新聞 (2) 愛滋病 (2) 被棄動物 (2) 香港藝術 (2) 香港藝術治療 (2) 1新聞類別 (1) News (1) VOA (1) Writing (1) 僭建危機 (1) 妥瑞症 (1) 香港基建 (1)

2014年12月23日 星期二

16歲少女的噩夢 父母當做附屬品? v

一個被DSE化身的厲鬼纏身,不斷夢到考試「肥佬」;一個從小被定型為文靜乖乖女,無法踏上自己的舞台。兩個16歲的少女藉拍片訴說自己的夢想,向大人吐出心聲。今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UNICEF HK),邀請92名香港青少年參與「零,可以成真」短片計劃,紀錄自己的故事。
記者:蘇汝卿 攝影:朱家駿 王俊龍 
「不斷上課考試上課考試,結果不及格。」就讀九龍塘名校聖母玫瑰書院的中五生羅詠珊回想噩夢,仍心有餘悸。阿珊表示升上高中後,壓力甚大。然而,她最怕令家人失望,尤其是媽媽:「她沒上過大學,覺得女兒要做到。」

同樣是中五的Mandy,噩夢卻是大人的過份保護。「喜歡跳舞,卻一直沒機會去實踐。父母覺得我體力跟不上。」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小學體育課只能看著同學玩。父親是畫家,Mandy三歲拿畫筆,四歲學彈鋼琴,從小被定型只適合靜態活動。雖然小四那年手術成功,但多年來像受保護生物,Mandy心底一直有一個跳舞夢。

今年,這兩位迷茫少女在陰霾中找到那一束引導方向的光線,分別拍出《閃靈》和《街夢》。明年便考DSE的阿珊不再逃避,積極參加大學開放日,開始嚮往大學生活,不再發噩夢:「那轉變不是別人給的壓力,而是自己很想達到一個目標。」而Mandy亦堅定的說:「我覺得有些事想做的話,便要自己爭取。」去年,她參加校慶音樂劇,苦練個多月,媽媽亦十分自豪:「意想不到,我女兒舞姿原來那麼美,舞編得很好,所以我也很放心讓她做自己喜歡的事。」Mandy表示完成高中課程後,會繼續往戲劇方面發展。
「零,可以成真」計劃分為八大主題,包括學業壓力、家庭關係、朋輩相處、社會與環境等。計劃的導師張穎鋒(Sam)觀察到大部分香港家長都把子女當作自己附屬品,以自己的願望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經常被否定,便會封閉自己。「這些孩子渴望得到認同,希望別人心中有我,無論拍甚麼題材都離不開這主題。」

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主席陳晴女士表示:「我希望藉着短片的推出,所有成年人每日都可以堅持花上至少15分鐘,聆聽身邊的青少年及兒童的聲音,了解他們的需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