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外籍男暈倒 滬地鐵乘客冷血速逃 v

2014年08月21日
一名外籍男乘客近日在上海搭地鐵時突然暈倒,周圍乘客無一相助,倉皇逃竄,10秒鐘內全車廂乘客跑得清光,只剩暈倒在地的老外。有人大喊:「出事了﹗」前後3節車廂乘客驚慌,蜂擁衝出車門。

10秒內車廂空蕩蕩

事發於8月9日晚上9時半,上海地鐵2號線上一名外籍男子的頭貼近身旁中年女乘客肩膀,緊接着又躺在座位上,後因列車減速而翻落在地,似乎沒了知覺。坐在 對面座位上的5個乘客,見狀猛地起身逃離。不到10秒,該車廂已空蕩蕩,只剩暈倒在地的老外。監控視頻顯示,因有人叫喊「出事了」,前後3節車廂的乘客蜂 擁而出。一名男乘客摔倒在地,幸及時爬起未發生踩踏,另一名中年婦女則撞倒屏蔽門。當站台值班員趕到時,外籍男子已經蘇醒,自行站起離開。
上海地鐵昨日指媒體報道「老外倒地,無一人相助」並不屬實,指當時乘客慌亂是因情況突然,反應不及,列車進站後,跑出車廂的乘客立即到站台尋求站務員幫助。
此前,7月18日上海地鐵8號線車廂內一名女乘客的手機突然冒煙,乘客捂起鼻子,隨後有人說着火了,還有人說爆炸了,乘客在幾秒內從多個車門慌亂逃出,一男子手機掉落站台,兩名乘客不慎摔倒。手機冒煙的女乘客也走下列車,並無大礙。
上海新民網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19歲男計劃將父母殺死拯救世界

2014年08月19日

【弑父傷母】計劃殺父母 要拯救世界

1,196
建立時間: 0819 12:26
被告霍立賢(黃耀興攝)(蘋果日報)
中菲混血青年於去年3月半夜涉夥同友人斬殺父母案,控方在開案陳詞中指,案發時因鄰居聽到有聲而報警,警方在現場見到被告,被告起初向警方稱見到一對男女 襲擊父母,但遭傷重的母親揭發,警方將被告與友人拘捕。被告在警誡下承認,是有計劃將父母殺死,又稱自己註定要拯救世界,要殺死父母,是他將刀及家中的鎖 匙交予友人。

被告霍立賢(19歲)被控謀殺及意圖謀殺而導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罪。控罪指被告與陳明天在去年3月16日在八鄉橫台山散村謀殺霍禮池(53歲)及企圖謀殺Fok Irene G(39歲)。陳已承認謀殺罪。

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綠色時裝】三大創作原則 維持地球發展

2014年08月17日

【綠色時裝】三大創作原則 維持地球發展

建立時間: 0817 18:30
Wan & Wong Fashion設計師黃景怡(Joyce)。(蘋果日報)
身為行內人,WAN & WONG Fashion的兩位設計師黃景怡(Joyce)和溫嘉恆(Kelvin)深明紡織廢料、能源消耗和化學物品都會影響地球生態發展,所以要利用三大原則去 創作時裝,就是升級再造(Upcycling)、零廢物設計(Zero waste)及重新建構(Reconstruct)。物料如聚酯纖維(Polyester)和聚氯乙烯(PVC)因為難以分解,對環境有害,所以 Joyce和Kelving都喜歡利用這類物料升級再造,並與其他布料混合處理。

當中遇到兩大難題,首先就是怎樣回收存放已久的布料,以 及在零廢設計中如何盡量善用每一疋布,Joyce有感而發:「廠家通常都不擔心利潤問題,因為我們的production都是在他們那裏進行,問題是我們 選擇那些舊布時,廠商因沒有任何環保概念,往往質疑這些布料的可行性和處理方法,於是我們便要不斷游說和解釋。要善用一塊布其實都好考功夫,布頭、布尾都 唔可以浪費。」搞環保時裝麻煩多多,二人偏向虎山行,要做出亮麗的永續衣裳。

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全港租客大聯盟」持大幅橫額遊行抗議

2014年07月7日 ■「全港租客大聯盟」持大幅橫額遊行抗議。 (陳縱宇攝)
 


【新報訊】立法 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今午召開會議,討論重推租金管制的可行性,但運輸及房屋局指住宅物業市場對政府就此課題的取態,非常敏感,必須採取審慎態度,以免製造預 期之外的後果。另外,近百名「全港租客大聯盟」成員昨到政府總部抗議租金年年增加,租戶「愈住愈窮」,難以負擔,要求政府重推租金管制,限制業主不合理大 幅加租。 採訪:靜態組
 
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提交有關租務管制的文件指,2014年第一季共有32.7萬個獨租租戶,佔整體居住於私人永久房屋住戶數目的25%。出租單位大部份是由個別物業擁有人擁有,反映私人住宅租賃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


住宅租金5年大升六成


當局指,2014年5月的整體住宅租金水平較2008至2009年的低位上升了67%,而樓價的升幅更為顯著,達135%。截至今年5月,整體租金水平較2013年11月的高位下跌了0.8%;但實用面積少於40平方米單位的租金,微升0.5%。
文件指當局注意到住宅物業市場對政府,就租金管制的取態非常敏感,因此政府考慮此事時,必須採取審慎態度,以免為住宅物業市場製造預期之外的後果。局方又預計,在未來3至4年,市場可提供約7.2萬個私人住宅單位。
另外,全港租客大聯盟昨發動近百人由灣仔修頓球場遊行至政府總部,要求當局重推租金管制。有遊行人士以被鎖鏈綑綁的裝束現身,諷刺政府修改租例後,基層租客被惡劣住屋情況等壓力綑綁。
有參與遊行房住戶更說:「租金由1,200元加到1,400元,1,400加到1,500,現在加到2,000元。」亦有房住戶指,「住二百多呎小單 位,五千多元(租),現在也算便宜,但到11月也不知加多少。」團體要求當局重推租金管制,延長租約通知期至半年,加租幅度不能多於每年通脹,也希望舊租 客有優先續租權。
街工立法會議員議員梁耀忠認為,租金管制不是干預私人市場,「其實過往香港有租務管制,是沒有任何問題出現,因為租務管制是容許30%作加租範圍,30%的加租範圍已經很高,還要(加租)高於租務管制是沒有可能」。

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中共是次赤化香港法律界失敗

2014年08月15日

中共赤化法律界失敗

74,786
■律師會昨在灣仔修頓體育館舉行特別會員大會,會員排隊等候進場。
【拆局】
面對中聯辦及建制全力施壓下,律師會特別會員大會竟通過對會長林新 強的不信任動議,反映北京無法赤化法律界。有法律界人士相信,今次倒林成功,與會內年輕律師改變投票策略,以及部份律師行對北京壓力陽奉陰違有關,但肯定 今次投票結果對北京藉力推一國兩制白皮書,企圖令港人「跪低」策略失敗。

律師行對京陽奉陰違

有律師稱,律師會成員若不能親身出席大會投票,可委託主持大會的主席為代理人代為投票,但近日有支持動議的律師發功,指出主持會議的主席很大機會由會內親 建派出任,他可以藉掌握倒林律師票數,左右選舉結果,「因為佢(主席)知道支持(倒林)動議票數,就可以呼籲更多建制派投反對票抗衡」。所以不少律師近日 取消委託會議主席代投票,改派另一代理人到場投票,「就係要建制派估唔到(有幾多倒林票)」。
另一法律界人士表示,早前北京及中聯辦人士向律師樓老闆、合夥人「查詢」投票意向,「就係要佢哋箍實班下屬嘅授權票,唔好畀倒林派」,但他知道有人對北京陽奉陰違,「表面答應,實際就放手,任由班律師想點就點」。
另一律師稱,這次倒林成功,等同向北京說,「連保守嘅律師會,都對白皮書說不」,北京圖藉推白皮書,令港人接受現實「跪低」不奏效。
《蘋果》記者

鼓勵子女 提高自理能力

2014年08月15日

鼓勵子女 提高自理能力

10,914
■家長與子女多到公園玩樂,有助放鬆身心。資料圖片
【本報訊】小一學童踏入新校園,面對陌生環境大多感到害怕。津貼小學議會主席張勇邦表示,只要家長和子女作好開學準備,絕對「唔使驚」。他指出,小學的學 制、返學模式及時間,都與學前教育不同,建議家長與子女將新課程帶來的困難,齊齊當「升呢」挑戰,「過咗關就叻」,用正能量踢走壓力。
張勇邦指 出,幼稚園生活多似保母式教育,學童有較多照顧,但踏入小學,學童要提高自理能力,家長宜用「要大個仔嘞」等字眼,鼓勵學童獨立。為配合校車安排,加上返 學時間提早,小一生會比過往提早起床,如早上六時許便要刷牙梳洗,家長在開學前一至兩周,便應調校子女的起床時間,及早培養早睡早起習慣。學童另要適應全 日制課程,家長應盡早讓子女有準備。

兒童每天應有私人時間

現今學童作息時間表逼滿各種興趣班,精神科專科醫生黎大森認為,兒童每天也應有私人時間,進行自己喜歡的活動,如做15分鐘運動或「去公園跑跑跳跳」。興 趣班如學習游泳、跆拳,雖屬於運動,「但小朋友如果好辛苦咁孭住背囊出發,學完嘢又唔覺得放鬆,平時又無主動提起興趣班」,顯示學童未必享受上興趣班的過 程,反帶來壓力。

考試焦慮 女生𠝹斷手筋

2014年08月15日

考試焦慮 女生𠝹斷手筋

11,392
■中學生若不懂得處理學業壓力,會增加患情緒病風險。資料圖片
【本報訊】學童患焦慮症並不罕見,除新學年焦慮外,也有學生出現測驗焦慮或考試焦慮。精神科專科醫生黎大森過往在屯門醫院工作時,曾接獲14歲女生因擔心 考試,在考試前一晚𠝹手,最後不慎𠝹斷手筋入院,經骨科醫生轉介精神科跟進。

新學制下壓力加大

該名女生在校因未能追上英文課程,感到壓力很大,讀中二開始,已有𠝹手習慣。當初為「𠝹手」而留長手指甲,覺得事後感到舒服,之後就用𠝹刀輕輕𠝹 手。至踏入中四後,因課程變得更深,𠝹手情況更嚴重。
事發當晚,正值考試前夕,她因過度緊張及擔心,意外𠝹斷手筋,入院求醫。女生接受手部康復治療的同時,也被轉介精神科跟進。她服用情緒藥物約九個月後,配合心理治療,病情有很大改善。
黎大森表示,中學生在新學制下,面對揀科問題或文憑試,若不懂得處理壓力,會增加患情緒病風險,部份人更有自殘傾向,學校、家長的正面支援不可缺少。

家長過度催谷 賠上子女健康 新學年焦慮症 5歲童返學頭暈肚痛 v

2014年08月15日
【本報訊】即將開學,兒童一返學就肚痛、周身不舒服,嚷着要回家,或患上「新學年焦慮症」。有精神科醫生表示,此症求診的個案有增加趨勢,年紀更越來越 細,最細為一名就讀K2的5歲男童,因害怕學普通話而不上學,建議家長為子女制訂作息時間表,正面學習,太執着要「贏在起跑線」,隨時賠上子女身心健康。
記者:梁麗兒

返 學前一晚開始感不適,上學途中冒汗、胃痛、肚痛,抵校後要到醫療室休息,都是常見的新學年焦慮症狀。精神科專科醫生黎大森表示,該症其實是焦慮症的一種, 當人體過度緊張或焦慮,腎上腺素水平會提高,可致上述各種身心症狀。但當離開有關環境,腎上腺素水平便下降,症狀會逐漸消失。故學童每當請病假回家或毋須 返學,都會回復正常。
升小一或中一學童,因踏入另一學習階段,面對太多未知數,容易有焦慮。「學童一聽到人哋講呢間學校功課好深、老師好嚴,都會怕能力應付唔到」。轉校帶來新環境改變,或升班後要準備呈分試,也增加焦慮風險。有情緒病家族史,或家長為「緊張大師」,都容易令子女患病。
新學年焦慮症個案有增加趨勢,以往處理個案多見於開學第二至第三周出現,至近年部份求診學童「開學已唔肯返學」。去年因該症求診的學童佔整體個案約5%,比以往平均只佔1%至2%為多。

醫生教吹紙巾放鬆身心

求診學童年紀越來越細,去年有家長帶就讀幼稚園K2的5歲男童求診,男童一返學就頭暈、冒汗,夜晚會夢到返學情景;在返學途中感肚痛,不肯入課室;起床後 又拒絕穿校服,沒有上學近三周。求醫時男童才向醫生透露「唔鍾意上普通話堂」,原來其幼稚園會教簡單普通話,每當有普通話課堂就會不適。而男童為家中獨 子,父母緊張兒子學習,平日安排許多興趣班,包括珠心算、游泳、跆拳及鋼琴,令兒子壓力很大。
黎認為,新一代家長太執着子女要「贏在起跑線」,非 常緊張子女學業,又安排他們學習「十八般武藝」,讓子女身心從小已飽受壓力。家長宜先管理好自己情緒,才教導子女;避免要求過高,正面處理難關,可減輕子 女壓力。他建議學童可做「吹紙巾」的放鬆練習,包括用鼻子慢慢吸氣,用口慢慢呼氣時吹紙巾,可讓學童放鬆身心。

由香港私人執業專科醫生協會及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組成醫療組織「HELP」的《健康智庫》訪問系列

22歲男運動健將誤交損友毒海沉淪 兩度戒毒仍然無法戒除毒癮 天水圍跳樓亡墮斃 v

2014年08月15日
【本報訊】曾經是運動健將的22歲青年,投身社會後誤交損友,沉淪毒海,兩度戒毒仍然無法戒除毒癮,最近兩星期雖然足不出戶,決心遠離「友惑」戒毒,卻在 昨日第三度入戒毒所前夕,凌晨在天水圍住所跳樓身亡。警方無撿獲遺書,不排除事主受藥物及情緒病影響下尋死,並無可疑。
記者:馬嘉鍵 潘志能 譚健文
死者楊日鵬,與父母及胞兄一家四口居於天恒邨恒俊樓9樓一單位。阿鵬在天水圍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公益社中學中五畢業,在學期間屢次參加校外運動比賽,是業餘 足球隊成員,曾獲三項鐵人賽總亞軍及足球賽事的「最佳神射手」獎項。
不過,阿鵬畢業後輾轉任職多份散工,其間誤交損友,染上吸冰及索K惡習,數年前更在夜店藏毒被捕,需家人保釋。

患情緒病出現幻覺

消息稱,七個月前阿鵬被判入喜靈洲戒毒所強制戒毒,兩個月後離開戒毒所,惟毒癮未清;今年5月再入戒毒所接受治療,上月回家,雖仍無法撇除毒魔,惟狀況明 顯改善,不但向家人講「對唔住」,更主動幫忙家務,堅決戒毒。
最近兩星期,阿鵬更拒絕接受父母給他零用錢,決意不外出,以防再受損友迷惑,並原定昨日第三度入住戒毒所。
不過,戒毒期間,阿鵬患上情緒病,早前更出現幻覺,並報警指「有人跟住我」。昨凌晨零時許,阿鵬突從住所躍下墮地,昏迷倒卧血泊中,救護員趕抵將其送院,但搶救後終告不治。警方並無撿獲遺書,相信阿鵬自殺,並無可疑。
家人事後傷心欲絕,哭訴:「以前讀書好健康,點知識埋啲衰人,明明仲差少少就戒到,估唔到會咁樣……」
戒毒機構賽馬會日出山莊院長韓小雲表示,喜靈洲戒毒所是本港唯一的強制性戒毒所,屬犯事後判入,入住期間視乎戒毒者情況而定,部份人離開後會有職員跟進,必要時或需要重新戒毒。
韓小雲稱,生活環境對戒毒者極為重要,不少人因重新接觸損友而故態復萌,建議他們積極工作尋找寄託,家人亦切勿嫌棄,應給予支持,助他們度過難關。

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名人表態:自由行是利是弊?自由行益了某些商人,卻要整體港人陪葬

2014年08月13日
張崇德埋怨受自由行的拖累,令他要捱貴租,以往也有藝人曾發聲抱怨自由行的不是,然而亦有藝人持相反意見,覺得香港受惠於自由行旅客。

【反對】


鄧達智

本月初,他於本報專欄撰文「頂唔順,全體港人齊罷工」,文中指五一黃金周後,人與垃圾沙灘共融的黑風景,他說:「自由行益了某些商人,卻要整體港人陪 葬。」

翁靜晶

前日她與家人及立法會議員梁耀忠到迪士尼樂園玩樂,眼見自由行破壞力驚人,忍不住在社交網絡facebook貼上樂園滿地垃圾的相片,及一條強國人打尖短 片,還說:「沒有自由行香港人的經濟真是會崩潰嗎?這種忍氣吞聲的日子,還要過多久?」

黎淑賢

雙非內地孕婦湧來香港生BB,前年腹大便便的她,四出到私家醫院找床位,埋怨港府無能,連累香港孕婦冇位生仔!

【支持】


鄭則士

今年6月在屯門開設藥房,其間遇到示威人士大灑溪錢,股東之一的鄭則士說:「唔做大陸人生意就慘啦,有乜嘢行業冇自由行可以獨立生存到?」

楊婉儀

去年10月,她出席活動時表示,計劃在九龍區開設美式國際幼稚園,招收雙非兒童來港讀書。

扼殺小商戶:藝人創業難敵貴租 v

2014年08月13日
除張崇德的音樂學校被迫搬校,過往也有不少藝人創業,也捱不住貴租而搬竇或結業。前年宋芝齡於銅鑼灣開韓式小食店「LingLingHouse」(韓式本 家),抵受不住加租壓力,於今年初結業。而梁安琪前年在上環搞的band房「Rock Angel Band House」,在今年年初因加租,被迫搬到火炭的工業區。另外,可嵐大前年考獲咖啡師認證,與同學合資在西貢開設咖啡店,最終都不敵貴租而結業。

尖嘴舖租狂飆 音樂室逼遷 張崇德不敵自由行:我應付唔到 v

2014年08月13日
近年自由行效應令到商舖租金急劇飆升,不少商戶因為捱不住貴租而被迫結業或搬遷。原來02年開始在尖沙嘴區開設「音樂人教室」的張崇德,近日亦因為承受不 住加租壓力而無奈撤離尖沙嘴,於本月底搬往租金便宜的荃灣工業大廈繼續音樂夢。張崇德說:「我都計唔掂數,租金去到六位數字,其實係好辛苦。」
現年42歲的張崇德,93年與哥哥張崇基憑一曲《認錯》贏得新秀冠軍後加入樂壇,張崇德多年來從沒放棄自己的音樂夢,02年,張崇德與太太劉美娟斥資近百 萬在尖沙嘴諾士佛臺開設「音樂人教室」,開班教授唱歌和樂器技巧,又設數碼錄音室進行音樂製作。開業初期,生意不俗,可惜03年沙士爆發,將他一鋪打沉, 那段時間,教室是零學生。

難抵六位數字租金

咬緊牙關撐過沙士,張崇德滿以為一切雨過天青,卻又遇上業主拒續租,張崇德花費了數十萬裝修費全化為烏有。兩度遇上挫敗,張崇德仍心不死,決定將教室搬往 加拿分道利嘉大廈二樓,面積近4,000呎,月租5萬餘元,除再花上30多萬的裝修費外,鋼琴和錄音室等器材仍要分期付款繼續供,令張崇德百上加斤。
幾經努力辛苦下,新址「音樂人教室」在05年總算上了軌道,學生人數高峯期最高去到100人,但正當過去9年生意漸有起色之際,偏偏最近又遇上約滿業主加租,張崇德今次真的苦無計策,惟有選擇離開。
前 日他在即將搬遷的教室受訪時無奈地說:「就算今次加完之後比同區都係偏低,但我應付唔到,業主冇理由擺個單位喺度長期蝕價,但就算平啲,我都計唔掂數,租 金去到六位數字,其實係好辛苦。雖然有少少無奈要搬,但我諗新地方會有新衝擊。」

登台接騷補貼教室

政商界反對削減自由行來港,還叫市民大眾多多「包容」,身為大律師的翁靜晶日前卻為民發聲,直斥自由行擾亂香港民生,問到是否自由行湧現尖嘴逼使租金瘋狂 上升?張崇德亦說:「我唔知係咪直接原因,我最開頭搬嚟都未開嗰個商場(K11),到K11開咗,越嚟越多人喺呢區出現,有個自由行一定去買嘅曲奇餅舖又 開喺呢度,打晒蛇餅,所以整個周圍越嚟越多人。𠵱家樓下又整路,封咗之後成日塞車,以前係一個幾方便嘅地方,包括搭港鐵同揸車都方便,但𠵱家唔係,好 唔方便。人多咗其實唔會影響到我,但租金就直接影響,租金佔咗好大成本,就算未加租,燈油火蠟加加埋埋每個月起碼都要六位數字。」
原來幾年前開 始,教室因為入不敷支,張崇德要登台做騷和接其他工作賺錢補貼,讓教室繼續營運。問何不將蝕本生意結束?他說:「曾經諗過好多次,點解冇結束,同我開業嗰 時個概念有關,我希望可以聚到一班音樂人,唔係淨係生意,我有好多學生冇再喺度學,但到過時過節會send啲card嚟,譬如BabyJohn係我學生, 佢好耐冇學,但大家一直keep住聯絡,所以呢個地方我仍然想保留住。減低租金之後,我成件事就容易好多,生意運作係健康好多。」
可曾考慮提高學 費來維本?張崇德說:「好難再加上去,茶餐廳加多幾蚊就容易,但我唔想學生咁大負擔,學唱歌或者學音樂係減壓,如果經濟上令佢哋更大壓力,我覺得冇乜意 思。」問到由尖沙嘴搬到荃灣,可能會影響音樂室收生?他說:「我從好方面諗,跟開我學嘅學生,基本上我都問過佢,冇乜大影響,最多話遠咗少少,但都會嚟 學。從好嘅方面諗,可能開發番另一個區域。」

醫療訴訟拖足九年

此外,張崇德和太太劉美娟05年痛失愛子天藍,醫委會花了九年時間才完成審理。張崇德直言路好漫長,他說:「最辛苦係美娟陀二仔時,因為要面對民事訴訟, 律師要問好多細節同相關影片,我怕影響佢情緒,所以唔敢同佢講。其他屋企人又覺得唔應該追查落去,所以要一個人承受。𠵱家總算找出真相,唔可以話滿唔滿 意結果,但起碼知道係同醫生有關,仲揭露出香港醫療制度差到一個乜嘢嘅地步?用媒體報道逼醫委會改革,我哋事件只係冰山一角,真係冇乜人有咁嘅金錢、時間 去堅持九年,但諗番轉頭都係好值得。」
採訪:戴彩煥
攝影:陳慧安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反佔中長跑原定400青少年 臨場150人甩底少三分一人 參加者竟然要同時扮演其他地區的代表

2014年08月11日

反佔中長跑 150人甩底

33,336
■由於油尖旺區青年缺席,部份穿綠衫的黃大仙區青年要改穿代表油尖旺區的橙衫充撐場面。許頌明攝
九龍社團聯會青年事務委員會及香港青年協進會,一同舉辦以「Peace.愛跑」為主題的跑步活動,邀請九龍五區青年參與,分別在不同路線上緩步跑。原定有超過400名不同地區青少年參與,臨場卻少了三分一人,參加者要同時扮演其他地區的代表。

青年換衫轉「區籍」撐場

主辦單位於黃大仙舉行開跑禮,他們以反對佔領中環等「暴力」行動為主題,起初聲稱有超過400名來自觀塘、九龍城、深水埗、黃大仙及油尖旺區的青少年出 席,並安排各區代表分別穿上不同顏色T恤跑步。惟油尖旺區青年缺席活動,大會工作人員表示只有約250名參加者出席,部份穿着綠衫的黃大仙區青年人要轉移 「區籍」,套上橙衫化身為油尖旺區居民,以充撐場面。

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發言人兼工聯會理事長吳秋北表示,鼓勵團體舉辦活動參加遊行,聲稱補貼交 通費不涉及金錢利誘。他說,市民不一定只想參加遊行,團體組織活動是值得鼓勵的事情,尊重他們籌辦活動的自主性,亦指出有交通津貼是不存在任何問題:「交 通費對某啲市民係有負擔嘅,呢樣嘢係基本要求。」但他重申,反對任何團體以金錢利誘大眾參加反佔中遊行,希望參加者都是發自內心而來,若有發現,會呼籲該 組織不要參與遊行。對於陳婉嫻以個人身份參與溫和建制派發起的呼籲各界尋求普選共識聯署行動,吳認為大家立場一致,不會反對或鼓勵。

青年與父鬧翻 離家賣腎25,000元人民幣

2014年08月11日

青年與父鬧翻離家賣腎賺錢

16,167
■簡陋的出租屋或旅店為賣腎者被圈養的地方。
賣腎者在內地被稱「活腎供體」,他們多是20歲到30歲左右的年輕男性,賣腎多是為了「撈快錢」,但理由各不相同,有人是因為做生意失敗急需錢還債,有人 是因為賭博欠賭債,有人是因為結婚缺禮金。

「像被圈養牲口」

「就像被圈養牲口一樣!」汪虎(化名)在2011年賣腎時只有21歲,他答應賣腎後,被安排入住環境欠佳的小旅館,那裏空間狹窄,被褥發霉,有專人嚴密看 守,不能隨意出門。汪虎說,在那裏住了大半月,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他表示,當年賣腎是因和父親大吵一架,很少出過遠門的他決心去外面打拼一番,但沒 有一技之長,找工作並不順利。之後在網上看到「賣腎掙錢」的宣傳,為了向父親證明自己能夠獨立,汪虎有些賭氣地同意賣腎,結果只得到25,000元人民 幣。
北京《新京報》

非法集團圈養40人取23器官活腎扮海鮮空運抵穗 v

2014年08月11日

江西南昌青山湖區法院最近審理一宗非法買賣器官案,揭秘販腎交易全過程,並且踢爆賣腎者僅獲兩萬多元(人民幣.下同)報酬,買腎者連同移植手術費則需花約 50萬元,數十萬暴利被層層瓜分。審訊又揭露販腎集團將活體摘除的腎浸入藥水及放入冰箱保存,由專人以攜帶海鮮名義搭飛機空運廣州進行移植。 

案情透露,橫跨江西、廣東的販腎集團,從網上招募賣腎人士,找尋合適的買腎病人後,就在南昌的民營醫院租手術室取腎,空運到廣州等地移植,該集團在短短五 個月,圈養近40人,販賣腎臟23個,非法獲利154.8萬元。內地媒體稱上月26日,青山湖區人民法院對12名被告人作出一審判決,分別判監兩年至九年半。 


這個特大販腎集團,多數成員曾是賣腎或接受腎移植人員,不過,他們處在利益鏈底端,利益鏈頂端是腎移植醫院和醫藥商,兩者勾結攫取大部份利益。據警方調查 發現,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期間,該販腎集團招募和圈養近40名賣腎者,23人體檢及配對血型成功,被「牽」出來取腎。其中21個活體摘除的 腎臟,被運抵廣州軍區總醫院進行移植手術。有兩個分別在江西、廣州的民營醫院進行移植手術。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35呎棺材房月租$2800 v

2014年08月08日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不斷出招遏樓價,但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私樓樓價指數屢破頂,6月指數升至歷史新高249.8,較梁上任時累升21%;當中細單位升幅超 逾大市,指數半年累升2.5%。樓價高,劏房渴市,北角驚現面積僅35平方呎的「棺材房」,細得只能放一張單人床,住客翻身即撞牆,月租全包2,800 元,但仍然有價有市。
記者:倪清江 陳家雄 朱連峰
差估署以1999年樓價,定出私樓樓價指數為100。該署昨公佈最新數據,實用面積約1,075平方呎以下的中小型單位,樓價指數升至249.8,按月上 升約1.05%,半年累積上升2.1%;實用面積超過1,075平方呎的大單位,樓價指數也升至249.6,按月升約1.1%,半年累積上1.2%。
在五類不同面積的單位中,面積431平方呎以下的細單位升幅超逾大市,樓價指數高至270.5,半年累積升約2.5%。
6月所有類別樓價指數升至249.8,同樣較5月上升約1.05%,創歷史新高,相比梁振英12年7月上任時指數為206.1,累升21%,顯示遏樓價辣招失效。租金方面,6月份所有私樓租金指數較今年1月升約0.9%。

一劏15房幾近全部租出

細價樓癲價,租樓也難,北角麗宮大廈10C室和皇冠大廈14A室,約三個月前被改成出租劏房,在網上放租,每間房剛好「揳」入一張闊約三呎的單人床,床尾至門口剛好夠位可供開門,猶如棺材房。

本報記者昨直擊兩個單位,租務負責人帶記者到麗宮的單位,實用面積約800呎的單位被劏成15間棺材房,有三個廁所和三間浴室,有窗向街房間月租 2,800元,呎租80元,媲美豪宅;無窗房月租2,300元,房租全包水電和免費無線上網。負責人稱幾乎全部租出,只有一、兩間吉房。
負責人又主動介紹附近皇冠大廈約700呎單位,一屋8間棺材房,與麗宮不同,單人床升高,騰出床下空間供住客活動,並有公用房間,月租全包3,000元。他指目前全部租出,最快下月才有吉房,現沒有內地人入住。
網上招租告示稱每間棺材房面積50平方呎,記者現場量度大約只有35平方呎。住在皇冠大廈一棺材房的外籍住客在港工作多年,因租金太貴,只能租住棺材房,笑說爬上床時不時頭撞天花板。

據土地註冊處記錄,慶順公司去年底分別與上述兩單位業主簽訂七年租約。皇冠大廈單位首四年每月租金16,000元,之後三年每月17,500元;麗宮大廈 單位首兩年每月租金20,000元,之後兩年21,000元,最後三年22,000元,租金全包差餉及管理費,劏成棺材房出租甚和味。慶順於12年6月成 立,董事兼股東是上市公司達力集團執行董事黃正順,另一名股東是與黃報住同一地址的陳怡賢。達力集團主要業務是北京及上海物業銷售與租賃,12至13年度 營業額是1.25億元。

居屋王康山首破700萬


中原地產統計的十大指標屋苑,其中五個在今年首七個月樓價升幅逾一成,柴灣杏花邨勁升15.2%;新界兩大上車屋苑沙田第一城及天水圍嘉湖山莊,升幅亦達 14%。「居屋王」太古康山花園5座低層C室一個實用面積592方呎已補地價單位,四年炒貴八成,由10年399萬升至最新成交價719萬元,成為全港史 上首宗升破七球居屋王,呎價12,145元。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指,辣招令二手樓盤源短缺,夾高成交價,而政府在10年時才主動賣地,估計要16年新樓盤供應才會到位。

長策會委員兼公屋聯會主席王坤直斥 梁振英「講就無敵 做就有心無力」

2014年08月08日

「講就無敵 做就有心無力」

102,612
■長策會委員兼公屋聯會主席王坤直斥梁振英「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認為梁振英無能力解決房屋問題。資料圖片
【供不應求】
壓抑樓價是特首梁振英施政重點,競選時已矢言要解決,但他上任 兩年多以來,樓價居高不下,梁振英設的長策會,提出未來10年興建20萬個公屋單位,卻遭審計署踢爆沒足夠土地,只能建17.9萬個,梁揚言要大力增加公 屋供應,但今年新建單位僅9,800個,創17年新低,房策全面崩裂。
梁振英上任後多次強調房政是施政「重中之重」,曾推出「港人港地」、白表免補地價購買二手居屋等,6月時梁振英發表施政報告,指樓市過去一年漸見穩定,但已無再提及港人港地等措施。
根據最新資料,房委會今年度可供編配的新公屋單位僅9,800個,連同1.5萬個翻新單位,只有約2.48萬個公屋單位可供編配,按年大跌26%,更創17年新低。公屋單位供不應求,三年上樓承諾勢必失守。

60%人料置業越來越難

由多名「梁粉」主導的長策會雖提出未來10年興建20萬個公屋單位,但審計署發現土地只能興建17.9萬個,難以達標,長策會委員兼公屋聯會主席王坤直斥 梁振英「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認為梁振英無能力解決房屋問題,「講咗以為做咗,佢雖然有推出政策,但短期係解決唔到房屋問題」。
高樓價 令無殼一族叫苦,新論壇6月中至7月中以電話訪問逾千人,56.6%受訪者認為年輕人置業最大難題是「樓價太貴,無可能負擔到」,10.4%認為「無錢畀 首期」,60.6%料未來置業「將會越嚟越困難」;買樓無望,有46.0%受訪者認同「年輕人應該先找人工較低的工作去排隊輪候公屋」。
《蘋果》記者

業主吊高賣 買家「死𦧲」

2014年08月08日

業主吊高賣 買家「死𦧲」

101,242
■樓市瘋狂,以數百萬元睇樓買樓也要受氣。
【睇樓受氣】
樓市瘋狂,以數百萬元睇樓買樓也要受氣,Joshua近月與數名友人不約而同在睇樓,「有人因為結婚,有人因租約到期」,結果大家都苦笑「做買家甚艱難」。
他數月來看了40多個單位,因鎖匙盤不多,可睇樓的單位如「皇帝女」,業主臨時放飛機屢見不鮮,「有個話買衫買到停唔到,下次再約」。
Joshua友人林小姐更在無睇樓情況下購入單位,「佢覺得價錢合理,屋苑本身質素唔錯,就扑槌」。林小姐說反正收樓後會大裝修,故速戰速決入市。

即場暗盤競逐揭盅

林小姐說曾睇一單位,裝修新簇,考慮了一晚,但翌日地產代理告知單位已售,「話有三個買家同一晚攞住張票輪流見業主,排第一個買家死都唔肯走,係咁求業主 賣畀佢,又唔畀其餘兩個準買家上去」。結果該買家「死𦧲」成功。
正與心儀單位業主拉鋸的張小姐指業主除開價企硬,更神龍見首不見尾,「約咗睇樓會放飛機,電話就一兩日後先覆」。Joshua說,朋友更曾遇過有業主叫其中三名準買家到單位一同以暗盤出價,即場揭盅,價高者得。
《蘋果》記者

半山壹號錄最大宗銀主貨 索價3,550萬 業主為瀋陽商人

2014年08月08日

半山壹號錄最大宗銀主貨索價3,550萬 業主為瀋陽商人

8,520
■半山壹號淪為銀主貨的高層戶,索價3,550萬元。
【本報訊】豪宅市場陰陽怪氣,正當山頂洋房以億元「天價」、每呎達17萬元開賣之際,何文田半山壹號卻錄得入伙以來最大宗銀主貨。周姓瀋陽商人去年以私人 借貸方式,向內地人借巨款後,該豪宅單位原以3,460萬元賣出,惟交易最終告吹,最新淪為銀主貨,索價3,550萬元。
記者:湯家明 朱連峰
半山壹號再現血淚個案,半山徑10號高層單位,周姓業主於2008年中向長實(001)購入單位,當時買入價為3,861萬元;一年後,業主向渣打銀行承 造一按,去年更以私人借貸方式向內地王姓人士「借凸」人民幣達6,000萬元。

海珀名邸破蛋蝕賣

該單位建築面積2,600方呎,實用面積1,965方呎,去年10月曾一度傳出以3,460萬元賣出,實用呎價1.76萬元,惟交易最終告吹,業主更捲入 債務官司,今年中,周姓業主更被判定債務人,須向債權人還債,而上述豪宅亦淪為銀主盤。
業界指,現時半山壹號亦有一宗銀主盤放售中,為半山徑33 號高層單位,建築面積1,636方呎,實用1,252方呎,面積較最新一宗銀主貨細,現索價約2,000萬元,新墮入銀主盤的半山徑10號,為目前屋苑最 大宗銀主貨。早前屋苑錄得複式單位以4,000萬元易手,原業主連使費損手達2,500萬元,為屋苑史無前例最大宗「流血」個案。
除半山壹號外,同為長實系的東涌洋房海珀名邸,打破兩年來未聞成交悶局。中原副分區營業經理陳繼成表示,該單號屋建築面積3,200方呎,實用面積2,355方呎,四房間隔,新近以2,350萬元沽出,實用呎價9,979元。
陳繼成指,原業主於2010年3月斥2,496萬元買入,曾作出租用途,最初叫價2,450萬元,惟放盤一年仍乏承接,最終減價100萬元沽出物業,持貨四年仍要損手收場,賬面蝕讓146萬元。

南灣連租約740萬沽

鴨脷洲南灣再錄成交,10座低層D室,建築面積592方呎,實用面積463方呎,剛連租約以740萬元沽出,實用呎價1.6萬元。原業主於2012年5月斥資700萬元買入,是次轉手料蝕使費。
另外,跑馬地禮頓山則錄得半億成交。消息指,屋苑3座低層A室,建築面積1,911方呎,實用1,461方呎,剛以5,100萬元易手,實用呎價3.5萬元,原業主於2000年1,485萬元買入,賬面賺3,615萬元,升值2.4倍。
政府產業署公佈,已委託顧問公司公開拍賣十項前政府宿舍物業,分別為大坑愉富大廈、北角慧雅閣、薄扶林碧瑤灣以及碧林大廈,每項物業包括一個住宅單位及一至兩個車位,開價由1,880萬至3,880萬元不等。

暉灑自如: 買不起樓及賣不出樓困局幾時解決

2014年08月08日

暉灑自如:買不起樓及賣不出樓困局幾時解決

15,014
■現時小型面積新樓及樓花的承接力轉強,顯示買家覺得等樓價跌無望。
上周提到踏入獅子座是我的境界,言論會放縱些,並think outside the box。今周討論轉到買不起樓及賣不出樓的困局。
私樓市道近期趨明朗化
私樓市道近期局部趨明朗化,試提一些理據:
1.樓價不會跌,因建築成本在上升及地產商投地態度轉趨審慎,影響中期樓宇的供應,樓價延續上升的惡性循環。
2.小面積新樓及樓花的承接力轉強,顯示買家覺得等樓價跌無望,不宜守株待兔而先上車,很多亦是父母幫一把的。
基 於小面積單位的復蘇市場已在自動調整,這方面的憂慮可暫放下。然而,大面積高價樓的成交仍然十分疲弱,主因可能有兩個,分別是買方要負擔沉重的辣招印花稅 及賣方的降價空間不多,這使不同原因需賣樓人士,包括急套現者、離婚者及分身家者不能動彈而繼續一肚氣。另一方面,強賣的銀主盤個案亦正在上升。誰來照顧 這堆住在困境中的中產呢?


買不起樓
然而,不夠或沒有頭寸、供不起樓及租不起樓的人仍然只是眼光光的旁觀者,這類人士只可靠先住公屋,同時積聚頭寸或財富,到中年或退休前才自置物業。可是,現時排隊上樓的人龍越來越長,政府應該考慮一些常規以外的辦法,增加可供建公屋的官地:


1.不要等整體規劃,把在新界東北及西北可建公屋的官地加快發展來縮短等候時間。
2.把全資公營機構如九鐵及屯門輕軌閒置或可拿出來的地去建公屋。屯門輕軌因西鐵已加入營運而重複的路線,可局部停止經營而釋出路軌及車站佔用的土地來建公屋,短程接駁乘客可用巴士及專線小巴代替,這點我以前已提過。
3. 葵涌貨櫃碼頭及後勤配套的貨櫃堆場及貨櫃車停車場可遷移往青衣及大嶼山。這等可供發展的土地都是熟地,可馬上建公屋。當然,有些土地會屬私人機構擁有,這 方面可定政策讓私人機構去建居屋,或在補地價後增加私樓的供應。昔日維港內碼頭、船塢搬遷並發展成屋邨有先例,如黃埔花園、和富花園及太古城等都是先例。
4.快活谷及沙田馬場可高度綠化及環保地遷移到大嶼山,而現有的熟地可供建屋。
5.粉嶺高爾夫球場亦可遷往大嶼山,或將其會籍及設施分流到愉景灣及滘西洲等高爾夫場地。


以上提及的另類框架,在不同時間及不同場合可能已有人建議過,因此我在這裏可能只是舊事重提,希望政府可以考慮一些比較短期內可以實施的公屋供應。 


向中央軍委請地
我一個比較具爭議性的建議,是特區政府向中央軍委請求及有償地徵用部份駐港部隊比較非戰略性的土地,如昂船洲及石崗軍營的部份地塊,反正香港只是廣東軍區的一部份,很多後勤支配都來自廣東省,跟前朝的英軍不同。


我強調,有關建議是用請求及有償的態度,而非牙擦擦、振振有詞地獅子開大口。我們的態度應以公眾利益及幫助無殼一族上樓為出發點。


此 外,我們亦知道很多用地規劃及基建項目都是因為比較苛刻的環評制度,並為保護不合時而的「綠化地帶」而被拖延。我深信前朝把很多地帶列為綠化,是因為當時 土地未有需要發展的「臨時決定」,我們不應死板地五十年不變,罔顧公屋需要。我覺得各路人士應求同存異,小道理讓路給大道理去達成一個合理及滿足需求缺口 的平衡點。

我亦問:
1.為甚麼白海豚的生活空間比無殼一族寬?
2.如果你要救一條白海豚或一個人你會救誰?
3.為甚麼馬騮的居住環境及活動空間比無殼一族好?
4.為甚麼重犯的囚室面積及衞生環境比劏房大?

周光暉
ec@echow.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