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投資的理論與實踐:怎樣令資金增值又同時積福立德
2013-8-11 5:00:00
省水省電、減少用紙,至少許多人有意識去做了,廢料回收、減少使用一次過的物料,也有越來越多人在做了。少吃肉、少買過度包裝的商品、買有機產品、少浪費食物,開始得到認同(真正身體力行恐怕還有好一段日子要等)。
這樣,地球就有救了嗎?人類的集體救亡運動成功在望了? 肯定不是。
上述提到的一切,很不幸,都無非是「芝麻綠豆」小事,恐怕即使全民實行、於大局影響微乎其微(例如有人統計過發現:一個人長期奉行「環保」生活方式過日子,只要乘一程飛機遠遊、已經抵消了一年省下來的「生態足印」(對地球的損害))。
蒼蠅固然不可放過,大老虎更要打。就阿祥所了解,至少有三座大山要「攻陷」:
- 一是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我們買得太多消耗資源過度)
- 一是食物生產工業化(以大規模企業方式搞畜牧種植)
- 一是大企業集團利字當頭犧牲集體的未來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為甚麼那麼重要?
誓不沾賭桌亦被迫做賭徒
在香港,人盡皆知,全民長期陷入投資熱潮。像各地「先進」社會一樣,整個社區變成了一個大賭場,每一個人被迫成為賭徒。我們再不可以將積蓄放在床下底,必須放在銀行收息,或者買些甚麼基金、做些甚麼儲蓄計劃、買股票及其他金融工具甚至自己搞生意,只是為了保值。如果您甚麼也不做,肯定吃大虧,很可能晚年生活無著。
結果,人人都迫上梁山做投資「專家」(千方百計務求「跑贏大市」),不然都是真假投資專家的奴隸,將自己的「身家」和「未來」交到他們手上,聽天由命。
阿祥就是個好例子:畢生從來不賭錢,亦不沾手股市,既不想亦不信會「不勞而獲」,又覺得將寶貴生命精力「勞」在金魚缸至為罪過。可是,多年來的積蓄總要存放銀行,退休了得到一筆錢,也要做一些甚麼的計劃來企圖保值。
我的錢被用去破壞地球情何以堪
卅多年來,周家都是A銀行的忠誠客戶,從來沒有異心。當年選A銀行只因為服務的單位在該銀行發薪,校園裡只有它一間分行,所以為了方便,而且服務不差,多年來懶得去比較其他銀行,沒有計劃在該處存款的利息有多著數或吃虧。近來那一筆錢,分散投資,沒有花特別多精力去深入研究,只是按親友可靠的建議,光顧一些金融機構,其中一間是B銀行。
忽然有一天,《南華早報》爆料,公佈B銀行與地球為敵,非常反環保(雖然它一直做公關宣傳,擺出綠色姿態,又植樹省電等等),原因是它將資金提供予某集團,該集團屬下的公司在馬來西亞砍伐大量樹木,將大片大片原始森林夷為平地。
看到了這樣的消息,阿祥的反應是「一早估到」、「預咗喺咁」,同時非常感恩,因為它提供了更大的動力,催促我動手去改善情況。(砍伐馬來西亞原始森林對阿祥來說特別敏感,因為年前造訪過該區,對動植物和原居民留下很多感情。)
投資賭博如何講良心
其實,連阿祥這種經濟白痴的人都會明白,銀行收了客戶的存款之後- 一定左手入右手出,借貸給其他公司去賺錢,
- 那些公司(由於當今人類文明的悲慘原因)十之八九做或多或少做各式各樣傷天害理「冇陰德」的事情,例如破壞環境、殺生、虐待人和動物、剝削迫害工人/社區/民族、浪費資源、散播有害的意識形態等。
正如前述,時至今日,我們沒有選擇不參加投資賭博遊戲。在個人的層面,選擇強積金,公積金等的不同計劃,已經「落水」,在組織的層面,每一個機構,小至蛀型慈善團體,大至國家或國際組織(例如梵蒂岡天主教教廷、英國皇室),都一樣在「玩」個不亦樂乎。
因此,隨著全人類投資賭博時代的降臨,矛盾愈益激烈又迫切,我們可以怎麼樣去解決呢?
「綠色投資」遍地開花
早於1990年代,阿祥已經有朋友(主要是外籍居港的)在提倡甚麼「綠色投資」,還蠢蠢欲動在本地搞,可是雷聲小雨點更小,幾乎沒有下文,阿祥覺得投資與自己無緣,既不懂又無興趣所以沒有想過深入一點去了解投資活動的「綠化」事宜。事實上,「綠色投資」的概念絕非近年開始,歷史上千多年前各地宗教組織早已面對類似的問題:當您手上擁有任何資源,自然就要為其使用時所產生的後果負責, 財產越大筆,責任(道德上的功過)越成正比例。據悉歷代不少教會已有明文規定,不容許自己的資產作某些違反信念原則的用途。只不過大概到了1980年代, 全球綠色運動正式發展,各地的綠色團體才開始有系統地推動投資的綠化。
踏進21世紀,西方商界逐步重視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如此這般展開了社會責任投資(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的新文化。所謂「社會責任投資」,亦稱可持續發展投資、綠色投資、社會良心投資、倫理投資,就是投資的目標既在於得到回報,又能造 福社會(總之令「人好地球好」)。
根據這個概念:投資者在決定購買公司股份的時候、消費者在決定光顧產品或服務提供者的時候,除了著眼實際利益(回報率、是否物有所值)之外,更認真考慮到 該公司集團是否良好的地球公民(global citizen),即是說它的運作究竟對大眾公益有多少利、多少害,功過那盤賬如何表現;,舉例說,煙草、農藥、皮草、石油、核電之類,往往被列為污染破 壞行業,一般都是對人間害多利少,即使同一類企業(例如銀行、旅行社、航空公司、快餐連鎖店),若是採用省能源低污染的方式運作,甚或支持公益事業,則社 會責任評分增加,若削剝工人、壓迫個別社區、破壞當地文化、與不法集團或不良單位(例如獨裁政府)往來、運作不誠實等,則社會責任評分下降。總之,任何企 業,按照其本質、文化、經營方式、與社會的關係等,都可以有一個社會責任指數,這樣的話,任何人都可以參考這個指數,來決定投資行為、消費行為、就業選擇 (是否加入該公司工作或與它合作)。
一般的綠色基金,都特別針對幾類生意,列入黑名單:
- 煙酒;
- 污染環壞、浪費資源;
- 軍火;
- 賭博;
- 色情事業;
- 使用動物實驗。
- 保育環境;
- 維護消費者權益;
- 維護人權;
- 維護多樣化。
請讓我們的錢造福人間
回到投資的話題:我們只要有比較充份的資訊,回到投資的話題:我們只要有比較充份的資訊,投資之時即可按各集團的業務本質與文化背景、運作情況等,來決定選擇資金投放:消極來說不參與某些道德上不能接受的勾當,積極來說資助對人好對地球好的「功德」事業。以阿祥為例:(A)最不希望自己的錢纏上關係的生意是——軍火、基因改造、畜牧業(肉蛋奶生產),(B)最希望自己的錢可以幫助的生意是——綠色科技(例 如太陽能、水及空氣潔淨技術等)乾淨能源的汽車、有機食物生產、另類醫療保健(例如綠色療癒理念的療養院、自然食療科研等)。
如果有基金經理向周家招手,保証我們的積蓄可以投資在上述(B)類的事業,尤其絕對不會涉及(A)類的集團,一定馬上將投資對象轉移,光顧他們的服務。
綠色基金股份確有「錢」途
不過話說回來,投資通常只問一個問題:回報,大家決定買甚麼基金、股份,必然最關心的是它們的「表現」。現實就是這樣:• 究竟所邁有社會責任的事業,甚麼好地球公民的「綠色」集團,賺錢是不是比其他的多?
• 這些公司的股票,表現真的正在跑贏大市嗎?
•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早已經有投資者聞風而至、捷足先登,那還用誰去提倡?
•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話,有多少人肯犧牲回報?不如索性捐錢做慈善,豈不更乾淨利落?
以下是阿祥的理解:
- 綠色企業集團(泛指相對來說令人好地球好的公司)的業績究竟有多棒。至今未有有足夠的、可靠的研究數據可以下定論,總是人言人殊,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企業若不趨向綠色,在目前全球文明綠化的大氣候之下,將會災難重重,前途堪虞;
- 綠色科技例如太陽能產品及生產方式(例如有機事業)將會進一步發展,配合各地社會立法和人民生活方式改變,生意滔滔,股份表現大好可期;
- 日後陸綠色生產肯定成為普世大趨勢,造成滾雪球效應,綠色投資會有更多更高回報的選擇;
- 只要更多人買綠色企業的股份,自然升值,表現只會更佳。
如果某理財顧問公司搜集資料、按綠色標準評審,挑選出內地最「綠色運作的」(即是污染最少、破壞環境最少、對工人福利最好、最「人性化」管理、對當地社區 的福祉最好……)10大鋼鐵廠,然後推薦給有綠色意識的客戶,大家買它們的股份,這樣的話這些鋼鐵廠的企業集團股份不斷升值。這件事間接鼓勵全中國的工商 業「變綠」。這不是我們為祖國的未來作貢獻的一個最有效方法嗎?
行動:用自己的錢生財兼種福吧
所以,「環保」、拯救地球不是喊口號,不是空口講支持、不是談甚麼理想、道德,而是每一日生活上的抉擇行動。聽了阿祥這一番話,您現在明白到、原來自己手 上的每一分錢,都是立功德、實行慈悲、為千秋萬世謀福祉的工具。如果您作綠色投資,選買綠色基金,您不但得到金錢的回報,令下半生的生活更穩定、令生命中 的美夢實現(儲錢去進修、成家立室、栽培下一代、退休……),還不論回報有多少,一定積福立德,得到心之所安,肯定自己做了好事。所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 隨身,我們不可能將金錢帶進黃泉,卻可以將它造福千秋萬世,惠澤眾生,只要簡簡單單留意自己的錢被人代表自己去投資在有多綠色的企業之上!出處:周兆祥生命動流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