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27歲理大內地生墮斃 不堪學業及欠債壓力 v

【本報訊】香港理工大學一名應用物理學系的內地研究生,昨日從學校宿舍高處墮下死亡。警方事後撿獲遺書,初步相信他不堪學業及欠債壓力而自殺,正聯絡其家人調查事件。
記者:梁澤岡
死者林海揚(二十七歲),來自廣東,據悉他在內地大學攻讀物理系,成績優異,同時熱愛羽毛球運動,曾多次參與校際賽奪得佳績。他於二○一三年九月來港,入讀理工大學應用物理學系哲學碩士研究課程,並入住研究生宿舍博彥堂。消息指林有一名內地來港的女友,她在香港城市大學攻讀物理系。

向胞兄及女友借錢

昨日近中午十二時,林突然從宿舍房間墮樓,倒卧理大校園紅樂道行人路上,警方到場證實林已死亡,警員在其房內撿獲遺書,內容透露因學業問題感到不快樂,並因欠下胞兄及女朋友一萬元及五萬元,不排除他借錢讀書但又深受讀書壓力,感到辜負兄長及女友遂跳樓了斷。
理大回應稱,據林的系內老師表示,林在學習方面並無問題,預期可於今年年中畢業。師生及舍堂宿生對事件深感難過及惋惜。校方已派人跟進林的家人來港安排,及辦理他的身後事,並會全力提供協助。校方亦即時啟動應變機制,為宿生、應用物理學系以及其他有需要的同學,提供情緒支援。
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指出,近年已多次發生內地生來港後自殺的事件,他認為大學導師除了指導內地生在學業的發展外,亦應加強他們的社交網絡支援,令他們適應在港生活。而來港內地生若遇有問題,也應向導師和校方尋求協助。
去年十一月十二日凌晨,來自內地廣州中山大學的二十歲女尖子程夢章,來港到城市大學當交換生僅兩個多月,疑難抵學業壓力,走到沙田廣場墮樓身亡,警方撿獲程的筆記簿,內裏留言自責「為什麼不能專心讀書?」 

2015年2月23日 星期一

佛心豬寺院門口下跪

佛心豬寺院門口下跪 「二師兄轉世?」

71,157
最後更新: 0224 13:05 / 建立時間: 0224 01:23

53
有網友在微博上傳照片指,一名溫州橋頭的居士,昨日在一寺院門口拍到一頭豬跑到寺院門口下跪的情景。博文表示,「居士跑進寺院請師父出來為牠作三皈依、開示以及念心經後,這頭豬才起來走掉了。」單看照片很難判斷該頭豬是否下跪,但情景十分有趣,引來網友圍觀。有人說這頭豬是二師兄轉世,也有人認為純粹巧合。有網友感嘆:「豬信佛,讓人怎麼辦?」

新浪微博 

幼童摸實物強化腦神經

幼童摸實物強化腦神經

9,611

26
■導師教學童英文字「Bubble」時,同時吹出番𤩹泡,令他們將兩者結合記在腦中。林寶益攝
【本報訊】俗語說三歲定八十,有學前教育中心專家指,給零至三歲幼童觀看和觸摸不同事物,有效刺激腦部「神經突觸」(Synapse)生長,可助建立閱讀和計算能力,方法最好是帶他們到旅行;幼童學習是用圖像記憶法和聯想法,應配以實物讓他們觸摸,有助他們以文字加以聯想。
在粉嶺開辦學前教育中心的馮美娟校長,曾在直資學校任英文科主任,其後辭去教席鑽研幼兒教育,創立實物教學,否定以卡通人物和假物品教幼童,她指這導致兒童在虛假世界長大,「有啲小朋友用卡通片學grapes,去到超市卻認唔到葡萄」。
馮引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指,連接腦部神經之間的神經突觸,在嬰兒出生後數年急劇增長,加強腦部運作,到戶外觀看和接觸不同事物,有效刺激神經突觸生長。最有效是在零至三歲,若腦神經一直用不着,六歲後腦部會「自我修剪」和吸收。

去旅行擴闊眼界

馮指要刺激神經突觸生長,家長不應長時間留子女在家中,「帶佢哋去旅行,係最好刺激。佢哋嘩嘩嘩,見到眼界都大啲,返到嚟一定叻咗好多」。她稱不一定要去外地旅行,在港也可以。她以兩名女兒作實驗,認為確有成效。
她倡議用實物教學,在訪問時示範教英文字「Bubble」時,她用吹泡泡機製造出番𤩹泡。原因是零至三歲幼童是用圖像記憶法和聯想法,對他們來說Bubble是一個圖像,而非六個字母。
■記者倪清江 

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

受新聞影響欲作弄警方 智障男不斷打電話還柙

輕度智障的青年稱於去年10月8至16日雨傘運動期間,因受電視及新聞的影響,遂用手機不斷致電各區警署報案室共達810次,意欲戲弄警方,結果被捕。

青年張浩鋒(25歲)早前在裁判法院承認不斷打電話罪,其背景報告顯示被告有輕度智障,一直於扶康會宿舍居住,自去年4月開始搬離宿舍。今求情指還柙期間遭人欺凌,稱他為「弱智仔」,希望可獲釋過新年。裁判官再押至3月10日判刑,以取得其感化報告,期間被告可保釋外出。 

2015年2月16日 星期一

公屋富戶600萬元買雅濤閣 綠表居屋呎價破萬 v

【本報訊】年近歲晚,樓市升勢未停,連未補地價居屋呎價搶到一萬元!座落香港仔深灣遊艇會豪宅區的居屋王雅濤閣,一個未補地價居屋單位,成交呎價突破一萬元,締造全港歷史首宗呎價萬元綠表居屋王。新買家更堪稱公屋富戶,「一掟六球買居屋」。
記者:朱連峰 湯家明
細樓價會否在三個月內爆煲成為社會熱話之際,樓市不但未見爆煲迹象,反而受制於二手盤源短缺下繼續爆升。房委會昨公佈本月上半月,全港共錄得三十宗居屋第二市場買賣,並驚見首宗呎價萬元綠表居屋王。
資料顯示,雅濤閣一伙高層實用面積五百七十六方呎三房戶,綠表市場造價高達六百萬元,呎價計更驚人,高達一萬零四百一十七元,是全港歷史首間綠表居屋呎價升破萬元。筲箕灣東濤苑一單位於二零一三年七月以全港最貴綠表呎價九千七百八十七元易手,這個紀錄在一年半多後被雅濤閣打破。
區內代理表示,是次成交單位為一座高層G室,三房兩廳間隔,坐擁香港仔避風塘全海景,屬屋苑罕有放盤,放盤不足一個月便賣出﹔消息指買家來自港島東區綠表公屋戶,用公屋換「六球」居屋,堪稱公屋富戶。

業界:好瘋狂

金管局指引規定,樓價七百萬元內首置人士按揭上限為樓價七成或最多四百二十萬元,即首期最少一百八十萬元,餘款分廿年攤還,年利率二厘五,月供二萬二千多元。如果再加埋釐印費及經紀佣金等開支共約二十四萬元,即手頭上最少要有二百萬元現金,才買得起這間未補地價居屋。去年港人平均月薪一萬三千五百元,不吃不喝十二年才夠畀首期。
業界直言,「綠表(呎價)都過萬,係好瘋狂」。單位若在自由市場轉售,以補地價折扣率38%計算,涉及補地價金額逾二百萬元,即單位連地價市值高逾八百萬元,料為全港居屋王。

十四年升值三倍

更瘋狂的是,這個綠表居屋呎價已媲美區內部份私樓,如南灣御園、香港仔中心及置富花園,現時平均實用呎價介乎約一萬至一萬一千多元。賣方二○○一年僅以一百六十萬四千九百元向房委會一手購入,升值近三倍。
中原吳敬彰稱,雅濤閣環境優美,「一樓都全海景」,好多業主購入單位都不捨得賣,很少二手放盤,現只有八至十個,大部份未補地價,而下一個同類放盤叫價已達六百三十萬元。
對於屋苑綠表呎價破萬,都拍住同區私樓,街坊周小姐指不覺出奇。她覺得屋苑清靜好住,雖然地點不方便,但將來有港鐵,問及會否放售,反問:「放咗!住邊?周圍仲貴。」
另一位業主何先生,當初以綠表一手認購雅濤閣單位,覺得現時呎價逾一萬元很瘋狂。由於有自住需要,所以不會將單位出售,除非擁有兩個單位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