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8日
今年文憑試放榜,最觸目的是「唇讀狀元」曾芷君。她克服了視障和聽障,憑自創的唇讀,苦學經年,終取得三科5**佳績。芷君的故事不單激勵人心,也引起有
關「融合教育」的討論。
1.社會共融減少歧視
大部份先進國家都注重「社會共融」觀念,作為國際都會的香港也不例外。甚麼是「共融社會」呢?就是社會上每個人的差異都受到尊重,例如文化、宗教、價值 觀、生活方式、社經地位等差異(隨街大小便的「文化」是否要包容則另當別論),並享有平等機會,其基本生活需要也要得到保障,使其有尊嚴地生活。簡 單來說,社會共融就是讓社會上的弱勢更能融入主流當中。現時社會最常見的弱勢社群有四類:(1)少數族裔,在香港主要指印巴、尼泊爾、非洲等移港人士; (2)大陸新來港人士;(3)貧困人士;(4)殘疾人士。社會主流對這四類人士易有不同程度的偏見,甚至歧視、憎惡,他們也由於語言、生活方式、財政和能 力的差異而較難融入香港社會。香港政府對這四類人士有不同支援,包括財政資助、反歧視條例的法律保障、社工輔導、教育援助、適應課程等,以協助他們融入香 港主流。
2.何謂融合教育?
1997年9月,香港政府配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倡,開始推行融合教育,並界定了多類「特殊學習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以下簡稱SEN)的學生,包括:肢體障礙、視障、聽障、語障(如讀寫障礙)、自閉症(包括阿氏保加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輕度智障及 特殊學習困難等。從前大多數SEN學生都是進入專為他們而設的特殊學校就讀,但融合教育推廣後,情況不嚴重的學生均會進入主流學校,與其他正常學生一起學習。
3.融合教育理念高尚
融合教育的理念是有教無類,避免標籤效應。每個人的能力均有差異,但有差異不代表人類要接受因為這些差異就有「優等」和「次等」的階級觀念。能融入主流學 校的SEN學生並不屬嚴重級別,他們經過調適後,能與常人一起接受正常教育,而非不正常學生。因此,學校應本着有教無類的精神,共同協助他們成長。另外,如果SEN學生全都入讀特殊學校,他們的社交經驗便會相當狹窄。進入主流學校,他們便能跟大部份人一樣享有主流社會經驗,將來更易融入社會。
4.融合教育困難重重
融合教育的大方向是好的,能減少社會的偏見和歧視,但執行起來卻困難重重。我們可從兩方面看這個問題:對於殘障學生,融合教育較容易有成效──只要學校作 出適當調適,例如延長考試時間、提供特製筆記、課外補課等,便能應付,但對於情緒有缺陷的SEN學生,融合教育往往效果欠佳。筆者有教授SEN學 生的經驗,發現他們不少人資質頗佳,但因為種種心理問題,如情緒、社交能力、專注力不足等,導致不能好好學習。當這類患有心理或情緒病的學生回到主流課堂 時,由於控制情緒能力比一般人低,往往成為老師的「災難」──如當他們鬧情緒時,會影響班房秩序和其他同學,而且這類個案處理需時,全體學生學習進度也會 受阻。
另外,任何類別的SEN學生在求學階段都容易受同儕的取笑甚至欺凌。融合教育原意是希望他們得到應有的尊重,但最終他們可能因為差異而被孤立甚至欺負,增添成長困難。
更 大問題是,香港推行融合教育已有16年,但大部份老師其實並沒有處理SEN學生的訓練。根據香港教育學院2010年有關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的調查,本 港僅兩成六校長曾接受相關專業進修課程,更有四成九教師從未接受過任何融合教育訓練,持有特殊教育專業證書或大學學位的校長和教師不足2%。
據筆者經驗,很多學校會把SEN支援「外判」,另找專家協助,例如語言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社工、教育心理學家等,但這些專家也不足以應付越來越多的SEN個案。
融 合教育的理念值得認同,但在執行時,政府沒有足夠的資源協助,教育界也沒有作好準備,結果只會弄巧反拙。當我們讚賞芷君的同時,別忘了背後還有千萬個沉沒 於主流的SEN學生,正在無助地掙扎求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