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俗語說三歲定八十,有學前教育中心專家指,給零至三歲幼童觀看和觸摸不同事物,有效刺激腦部「神經突觸」(Synapse)生長,可助建立閱讀和計算能力,方法最好是帶他們到旅行;幼童學習是用圖像記憶法和聯想法,應配以實物讓他們觸摸,有助他們以文字加以聯想。
在粉嶺開辦學前教育中心的馮美娟校長,曾在直資學校任英文科主任,其後辭去教席鑽研幼兒教育,創立實物教學,否定以卡通人物和假物品教幼童,她指這導致兒童在虛假世界長大,「有啲小朋友用卡通片學grapes,去到超市卻認唔到葡萄」。
馮引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指,連接腦部神經之間的神經突觸,在嬰兒出生後數年急劇增長,加強腦部運作,到戶外觀看和接觸不同事物,有效刺激神經突觸生長。最有效是在零至三歲,若腦神經一直用不着,六歲後腦部會「自我修剪」和吸收。
在粉嶺開辦學前教育中心的馮美娟校長,曾在直資學校任英文科主任,其後辭去教席鑽研幼兒教育,創立實物教學,否定以卡通人物和假物品教幼童,她指這導致兒童在虛假世界長大,「有啲小朋友用卡通片學grapes,去到超市卻認唔到葡萄」。
馮引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指,連接腦部神經之間的神經突觸,在嬰兒出生後數年急劇增長,加強腦部運作,到戶外觀看和接觸不同事物,有效刺激神經突觸生長。最有效是在零至三歲,若腦神經一直用不着,六歲後腦部會「自我修剪」和吸收。
去旅行擴闊眼界
馮指要刺激神經突觸生長,家長不應長時間留子女在家中,「帶佢哋去旅行,係最好刺激。佢哋嘩嘩嘩,見到眼界都大啲,返到嚟一定叻咗好多」。她稱不一定要去外地旅行,在港也可以。她以兩名女兒作實驗,認為確有成效。
她倡議用實物教學,在訪問時示範教英文字「Bubble」時,她用吹泡泡機製造出番𤩹泡。原因是零至三歲幼童是用圖像記憶法和聯想法,對他們來說Bubble是一個圖像,而非六個字母。
■記者倪清江
她倡議用實物教學,在訪問時示範教英文字「Bubble」時,她用吹泡泡機製造出番𤩹泡。原因是零至三歲幼童是用圖像記憶法和聯想法,對他們來說Bubble是一個圖像,而非六個字母。
■記者倪清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