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1月17日 星期六

細路論盡 或患協調障礙 v

【本報訊】小朋友上課不專心、學習新技能又較別人緩慢,加上平日走動總是「論論盡盡」,家長切勿隨便責怪子女懶惰蠢鈍,隨時是動作協調障礙引致。本港估計約5至8%學童患有動作協調障礙,由於常自覺不如他人,容易缺乏自信及出現情緒問題,對成長影響很大。及早治療能改善情況,若四、五歲小朋友走路時仍不會擺手,經常跌倒,應盡快求診,尋求專業協助。
記者:嚴敏慧
動作協調障礙並不罕見,協康會物理治療師陳佩琪表示,根據衞生署兒童評估中心的統計數字,全港約有5至8%的兒童被診斷為動作協調障礙。而男女生患者比例為4:1,即十個確診兒童中,有八位是男生。
動作協調障礙本身為腦神經發育障礙的一種,即大腦訊息不能準確傳遞,令大腦未能達至全腦運作。陳表示,動作協調障礙患者最常見有肢體協調問題,例如走路同手同腳、行為「論盡」、簡單拋接波等動作也未能完成,因而會影響體育成績較差。
患者的感知肌動能力也較差,例如「本體覺」較弱,即控制力度及關節位置的能力。模仿新動作如學習體操時,便會「學極唔識」。若出現眼球肌控不足,連上課時抄黑板,也會出現困難,容易有看錯行及抄錯等問題。

專注力 自理 較差

由於動作協調障礙是大腦問題,患者在專注力及自理表現也差強人意。不少患者會出現上課時不專心、抄寫緩慢和字體潦草等、甚至自行更衣也有困難。患者由於較其他同齡小朋友在各方面的發展為緩慢,自信心會受到打擊,若「論盡」行為成為同學間的話題或笑柄,更會影響社交。
醫學上,協調障礙需在六歲或以後才可確診,以排除兒童只是聽不懂評估指令的可能,若六歲以下被認為有動作協調障礙傾向,會稱為動作協調困難。
部份家長會將動作協調障礙的病徵,如專注力不足當作懶惰,又或將「論盡」行為視為笨手笨腳而已。一般要到小學階段,老師發現異常才轉介求助。陳指,家長其實只要小心觀察,早在幼稚園階段,已能發覺子女發展出現問題,如行路時不會自然擺手、經常同手同腳、未能接波成功等。
根據外國研究及本港衞生署的數據,發展性協調障礙可以連同其他病症並存,例如自閉症、學習障礙、語言障礙、注意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等,但亦有部份兒童會單純患有動作協調障礙,但大部份患者的智力均屬正常。
陳呼籲,家長若懷疑子女有協調上的困難及障礙,應盡快尋求兒科醫生轉介評估,找出問題根源;及早治療及輔導,從而令生活及學習回到正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