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小小改變幫到有需要的人 3大學生即場演奏及合唱 露宿者借出膠桶 v

2014年08月01日
「可否借你的桶來用一下?」當德國一名大學生這樣問坐在路邊的流浪漢時,他帶點懷疑稍後猶豫一下,但最後都借出了。

膠桶到手,大學生坐在流浪漢身邊開始玩起敲擊樂,短短的一段演奏,獲得流浪漢稱讚。此時,另有一男一女大學生加入,3人即場用結他和膠桶演奏及合唱,不消一會已集結了一批途人注足圍觀,並且有人開始向地上的帽投幣。

或者,正如短片所言,平日腳步太匆忙,眼中只有自己,忘卻了身邊四周的人,小小的改變可能已大大地幫到有需要的人。

英國《都巿報》

證嚴上人開示:體悟「三理四相」

2011年10月18日 8:48
天下災難頻傳,要時時戒慎虔誠,謹記佛陀的教法,體悟「三理四相」——物理有
「成、住、壞、空」、生理有「生、老、病、死」,心理有「生、住、異、滅」。

宏觀天下,幾億年前的地貌、幾千年前的建築,而今是否安在?雖然「成」就了這樣
的建築、這樣的地貌,但不是永恆的;「成」、「住」一段時間,終有
「壞」、「空」的時候。這就是「物理」四相——成、住、壞、空。

人的「生理」呢?有「生、老、病、死」四相。生命長短不一,生在什麼地方、世間
緣有多長,人生是福是禍、是樂是苦……都要看過去各自造的因緣果報。

凡夫缺少定、慧,以致心捉摸不定,常在「生、住、異、滅」中。就如有人過去很發
心、很虔誠,但一段時間後就退轉,這就是「異」——不同了;讓一念發心逐漸
「滅」掉。「生、住、異、滅」就是「心理」四相。

人與人之間,愛、恨、情、仇複雜,恩恩怨怨難解,恩將仇報者多。心有
貪、瞋、癡,外表看不到,卻會在行動中讓人感覺到。要如何引導?一定要有智
慧;通達了「三理」——物理、生理、心理四相,就會更清楚道理。

「大時代需明大是非」,「是」就是道理,「非」則是邪道,要用智慧分辨——對的
事,要堅持到底,再辛苦也不怕。

佛陀致力於引導人安定心靈,將空虛而充滿貪、瞋、癡的心態,導向「能仁」——心能
定,運用智慧,就能發揮仁慈悲願,救度苦難。

天災人禍頻傳,讓眾生受苦難;加上人心複雜,真正是「苦中苦」。要慈悲付出,給
予祥和安定的力量;付出之後,要有「平等慧」,才能解脫。

有了「平等慧」,心才不會執著「我能救人,我是多麼偉大、多麼了不起」;時時感
恩一切環境的成就。以純真智慧精進付出,才能日日平安吉祥。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深水埗19處重建 趕絕500小店 百年醬園 毀於一旦

2014年07月30日

深水埗19處重建 趕絕500小店百年醬園 毀於一旦

25,534
■元州街重建地盤一個接一個,推土機隆隆作響,沙塵四起。黃耀興攝
【本報訊】深水埗「劉成和醬園」那塊擁有逾104年歷史的老招牌,六年前因市區重建而失守。舊址將變豪宅,代價是老醬園消失、街坊四散,只餘下老師傅另覓 新舖苦戰。百年醬園湮滅,只是推土機壓倒的冰山一角,關注舊區重建團體統計發現,自01年開始,深水埗區重建項目多達19個,是全港之冠,估計令約500 間舊舖消失。
記者:譚靜雯

元州街的重建地盤一個接一個,推土機隆隆作響。百年老舖劉成和醬園的原址已被圍板封起,昔日排隊搶購的 人龍已不復見。對面街有間不太起眼的「周記醬料」,室內放滿麵豉、醬油、腐乳及米酒,傳出陣陣令人懷念的味道。

師傅另開店舖承傳

穿着白底衫、短褲的店主周叔今年82歲,是昔日劉成和醬園的老師傅,「嗰度做咗幾十年,以前專門煮醬料,啲麵豉全部出自我手,每次攞住大銅鑊,一煮就係 100斤」。當年周叔與太子梁志傑、老夥計石叔分工合作,一個負責煮醬料,一個負責睇舖及包裝,堅守傳統醬藝。但歲月不饒人,08年醬園因房協重建而結業 後,太子及石叔先後過身。
回想昔日戰友,周叔當然不捨:「最初我只係一個伙頭大將軍,幫員工煮一日兩餐,後來我勤力,又睇吓師傅點造醬,學吓學吓,老闆之後就升我做師傅,傳授造醬方法。」
周叔承傳醬園的手藝,在對面街另起爐灶,改名周記醬料。周叔最自豪是自製金牌麵豉,現時每隔兩三日就要煮100斤麵豉,「嗰個方程式喺個腦入面,聞吓都知 有乜唔啱,要加啲乜先煮到出嚟,我哋全部唔用防腐劑」。店名雖不同,不少熟客仍山長水遠由荃灣、觀塘及天水圍到來光顧。
周叔不捨得丟掉舊物,保留 不少舊舖的陳年古董,如盛載米酒的大酒埕、銅鑊、木鏟等,「好似呢啲杉木木蓋有成50幾年㗎啦,木蓋散熱最好、又乾爽冇水氣,唔會令到麵豉發霉,好過用玻 璃蓋或者塑膠蓋」。劉成和醬園湮滅,幸有周叔承傳,但數不清的小店、老舖,則隨着市區重建而不再重見。

7,000居民遭逼遷

關注重建發展的「活在觀塘」創辦人袁智仁近日完成深水埗區的重建資料,他指自2001年起,區內先後開展多達19個重建項目,多達187幢唐樓被清拆,近 7,000名居民被迫離開家園,估計約500間舊店因重建而消失,相等於五個旺角西洋菜街行人專區。
袁智仁再分析116間被消失的店舖,發現兩成是特色店,包括醬油店、花牌店、遊戲機舖等、約一成是手藝特色店,另有一成是食肆及醫務所等,「嗰百幾間冇一間係連鎖店,證明重建係趕絕小店」。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教師50歲退休


【經濟日報專訊】儲幾多錢才可退休?有專家建議起碼要有400多萬元,但去年50歲已退休的教師廖卓榮則靠慳和投資,提早踏上退休路。
他每月8成薪金都用作儲蓄,他為子女選零消費的活動,他教路如何在豪宅尋寶DIY家具。
廖卓榮坦言45歲已開始計劃退休,因為當初為作育英才投身教育,但近年做教師行政工作量愈來愈多,變相「不務正業」。
慳錢買樓 生活非常自律
廖去年退休後,仍會從事代課、補習及游泳教練的工作,月入約2萬至3萬元。他又靠公積金的一筆款項投資股票「錢滾錢」,股市旺時試過收入更勝從前;股票「零收入」時,則靠代課等所賺的收入也能維持生活。
能夠50歲退休,廖說全靠一個「慳」字,一切由慳錢買樓開始。他30歲便靠積蓄和親友借錢置業,97年遇上金融風暴成為負資產,也是靠慳捱至04 年,並趁當時樓價低,以低息換樓,他形容至今已「供得好輕鬆」。至於負資產時如何慳家度日,他則笑言:「辛苦嘅記憶已經delete(刪掉)了。」
廖先生退休前月入約5萬元,扣除日常生活費用後,8成收入留作儲蓄。他強調要非常自律,如要少購物,甚少買新衣;晚上剩餘的飯餸就翌日帶飯上班用作午膳;他是有車人士,由於自置車位,學校免費泊車,所以每月開支只是1,000元油費。
廖的子女也沒報讀甚麼補習班或興趣班,「我雖是老師,也不期望子女有很高成績」。他說人家帶子女去冒險樂園,他則帶子女去圖書館和沙灘,全都是零消費。
長綫穩健投資 「錢滾錢」
廖的父親是裝修師傅,他自小跟父親學習了一技之長,所有家居維修保養都自己負責,他有時會到垃圾收集站收集適用的材料,DIY(自製)書枱及電腦枱等,「你去豪宅看看,有很多新淨家具可能只用一、兩年」。
廖退休前5年以儲蓄的8至9成作投資,退休後則以公積金作投資「錢滾錢」。他指中資股票潛力大,主要投資在地產、電訊、能源股。廖形容自己「安份守己」,屬長綫穩健投資。
對於有多少錢才可退休?廖先生坦言經濟能力是首要考慮,但也很視乎如何花錢。他又說,「供樓支出決定生活質素」,自己「好彩」,自置物業的供樓壓力已不大。

狗狗陪住瞓 小主人超冧 v

2014年07月28日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一隻狗狗克羅德(Clyde),眼見小主人艾莉(Eisleigh)睡在搖籃床上,可能怕她一個人睡太孤單,不理搖籃地方有限,都要跳上去同小主擠在一起「陪睡」。

艾莉似乎亦樂意愛犬陪伴,綻放一個「冧爆」笑容。她母親布蘭尼(Brandi Hodges),將女兒同愛犬的溫馨片段上載YouTube,至少已吸引逾47萬人觀看。

美國《紐約每日新聞》

8歲大佬拖住6歲癱弟完成鐵人賽 弟弟天生不能行動及說話 v

2014年07月28日

在美國愛達荷州,6歲的盧卡斯(Lucas Aldrich)天生不能行動及說話,但哥哥沒有嫌棄,兩人更一起參與三項鐵人賽挑戰極限。

8歲哥哥諾亞(Noah Aldrich)得知當地舉行「迷你」三項鐵人賽後,便決定與弟弟一同參賽,兩人進行了3個月的訓練,以應付游泳200米、踏單車4.8公里及跑1.6公里的賽事。

兩兄弟為了可以一同完成賽事,諾亞游泳時會把盧卡斯放在充氣的小艇;踏單車及跑步時則把弟弟放在車上,一同向終點邁進,成功完成比賽,他們的母親也表示感到驕傲。

英國《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