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學校「抵死」嗎?(一)看清楚「名校」與「差校」的緣來

學校「抵死」嗎?(一)看清楚「名校」與「差校」的緣來

2014-4-9 10:20:03
近年,中學生人口下降,不少中學面臨縮班殺校的危機。開始有一種論調出現,認為優勝劣敗,「市場定率」,便是如此。「優質」名校受歡迎,「差」的學校被淘 汰是理所當然的。而那些在「差」學校任教的教師也是不思進取的,下崗是理所當然的。但現實是這樣嗎?還是這種論調只不過是有關當局推行政策時的鑼鈸與戰 鼓,為其搖旗吶喊,使政策的推行更順理成章?
一些被殺校、頻臨被殺校、或收取第三組別(Band3)學生的學校,是否便是辦學水平低劣的學校?而所謂傳統名校又是否一定是所謂的「優質」學校呢?如果真正關心香港教育,又進行長期觀察的人便不會這麼幼稚地下這樣的判斷!
縱觀社會上認為是「差學校」,其實是主要收取第三組別(band 3)學生的學校例如一些前職先及前工業學校、某些宗教背景的學校等等。為什麼「差」學校都集中在這類型的學校或辦學團體?是否他們辦學水平特別差劣?情況 恰恰相反!這類學校的辦學宗旨很清晰,就是要服務社會最低層的人!
我聽過一位神父說,哪一區最貧窮,我們的學校便開在那裡。這類學校的學生大都是最貧困的。他們除了學校教育,基本上沒有其他的學習機會。他們的家長出身草 根,對子女在教育上的支援較弱,對子女教育的關注也比不上中產家長。所以這類學校更要花上九牛二虎之力盡量搞好學生的成績。甚至搞成績已談不上,只要能處 理好學生的違規問題,教他們不要吸毒,不要犯法,要有人生目標,畢業後能自力更生,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不要成為社會的負累,已經是一項艱巨的教育任務!
而且,這類學校最響應教育局的融合教育政策,收取大量的「融合生」(SEN)。因此,不少第三組別的所謂「差」學校,正為基層大眾的下一代、為香港教育作 出巨大貢獻!但在出生率下降,學校面臨縮班殺校的情況下,當局卻要先把他們殺掉,再標籤他們辦學水平低,教師不思進取,更在收生不足兩班的情況下教育局搞 甚麼「特別視學」,侮辱他們一番,這樣公平嗎?
反觀一些傳統名校,有一些由於他們有較長的辦學歷史,在過去還未有普及教育的時代,有條件讀書的學生,既可能由於富裕的家庭背景,也或者是學生聰敏勤學, 這在當年的香港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這些學校能吸納如此精英學生入讀,自然能逐漸建立起學校的「文化資本」。加上當年能讀書升學已穩佔了向上流動 的先機,於是學校自然也有不少校友平步青雲,從而累積了龐大的「社會資本」。這些學校遂成為今日家長們趨之若鶩的名校了!
至於一些普及教育政策後的新興名校,在學生人數多於高中學位的年代,也可以依據學生的會考成績通過汰弱留強的方法,在預科階段提升大學入學率,在社區內建 立名氣。而另一類則是近年興起的直資「名校」。這類的組合很複雜,其中有由傳統名校轉變來的,他們只不過是把前人所建立的「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私有 化,前已述及。至於一些新興的所謂直資名校,他們並沒有傳統名校的資本,他們所依靠的很多是政府所給予的自由度,例如較寛鬆的開辦英文班的政策,以吸引重 視英文教學的中產家長。
其實,在直資政策下,聘用教師不依資助則例,而是引用最低保障的勞工條例,除了一些中上層教師,大部分前線教師的聘用條件都較官津學校差,所以教師的流動性也較大,教學團隊通常並不穩定。
由此可見,大眾印象中「名校」與「差校」,分別主要是在於學校收取不同能力與背景的學生,而不在於教學質素與效能的分別。
文:陳仁啟
原題為〈升中學生人口下降,學校就「抵死」嗎?(一) — 看清楚「名校」與「差校」的緣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