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家教好壞決定孩子成就

孩子「成功」有賴怪獸家長?(二)

2014-1-19 1:04:13
【文:Trevor】

若果有研究證據顯示父母教養對子女未來有決定性的影響的話,那我們在政策層面著手,只要對父母「再教育」,家長們不論貧富均可打造「成功」子女?這不是筆 者亂說的,起碼英國首相卡梅倫曾有類似的想法。他於2010年為智庫組織Demos演講,在針對社會不公的政策議題上表示,「好父母 (good parenting)是決定英國社會未來成敗的關鍵」。他言之鑿鑿地闡述:

當窮孩子和富孩子均由「有信心和有能力」的父母養大,他們之間的成就則不會再在統計學上有顯著差異……雖則要說這(發現的重要性)對於社會科學來說是相當於物理學上何為 E = MC2 的話,會有點過了頭,但我認為這確是一個讓人「坐下想想」的時刻。

(原文:“Differences in child outcomes between a child born in poverty and a child born in wealth are no longer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hen both have been raised by “confident and able” parents…… It would be over the top to say that it is to social science what E=MC2 was to physics, but I think it is a real 'sit up and think' moment.”)
他更誇言,這次「好父母」的發現將為社會流動的理論確立新定律,好比「E = MC2」界定了相對論定律!

家教好壞決定孩子成就?

這番話一出即引起公眾和學術界人士譁然和反響,不少人質疑卡梅倫曲解了其所引述的相關研究結果。筆者無意在此詳談相關研究的爭論,反正英國的教育爭論本身 一直充滿政治性,面對工黨猛烈抨擊現政府對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社會流動性停滯不前等問題回天乏術的時候,這說法或許只不過是卡梅倫的一種回應技倆。無 論如何,卡梅倫上述的說法,理論上可能說得通,筆者也衷心希望這「發現」真能改變窮孩子和富孩子之間學業成就的差距。但現實哪有這麼多驚奇發現!

一個人的出身左右著他/她的將來,是大家一向都知道(但往往不願接受)的現況,更是歷年有關教育不平等的研究不斷引證的一個不爭事實。教育不能彌補社會的 不足(社會不平等),教養方式亦不能彌補家庭資源不足。那種「家教決定論」實則是本末倒置,變相將子女「成敗得失」歸咎於(窮)家長個人的不足,而漠視背 後社會貧富不公所帶來生活上各方面的不平等,包括對子女管教的制肘。換句話說,不一定是基層家長把子女「教不好」,只是沒有那麼多資源去跟從中產育兒工程 的玩法!

貧富大不同

當然各人對成功的定義各有不同,這裡說的是主流那種事業成就、向社會階梯上流那種成功,而筆者亦無意比較不同教養方式的好壞。結論一點新意也沒有 — 一方面大家擁護那套靠個人努力而非出身的「香港夢」,另一方面現實卻告訴我們,孩子家境仍大大影響著他們將來的前途,當中與家境息息相關的教養方式是重要 原因之一。

英國經典紀錄片系列“Seven Up”的導演Michael Apted,自1964年採訪了14位來自不同背景的7歲孩童,有出身於上流社會,也有來自孤兒院的,之後每隔7年再訪這些人,跟踪他們成長各階段的故 事。直到2012年最近的一輯,當年的孩童已踏入56歲。這跨半世紀的紀錄片系列可謂史無前人後無來者,「見證」了那些不平等的起跑線如何延續到往後不平 等的學業、職業以至退休生涯*

*“Seven Up”最新一輯的預告片:
還未能想像到實際上育兒方式如何貧富大不同?不妨可看看以下2004年英國電視真人秀“Wife Swap”這個片段,勉強可說是《不平等的童年》的英國版例子。節目把中產媽媽Anne跟基層媽媽Donna交換生活,體驗一下對方相夫教子的經驗,凸顯 貧富家庭之間各自不同的典型家教方式:育兒工程 VS 天生天養。
*“Wife Swap”節目片段:

作者簡介:只求小小一隅,能分享自己對一些教育議題的一點觀察和反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