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

報檔兼營淘寶取貨覓出路 v

【本報訊】淘寶購物近年大行其道,本港逾140萬個用戶購物後要委託公司運貨。90後青年張耀元瞄準商機創立集運公司,游說傳統報販和小店變身淘寶取貨點,希望建立「梗有一間喺左近」的小店網絡,與大型集運公司競爭,目前有29間小店和報販加入。有報販指報紙和雜誌銷量從高位下跌一半,希望兼營淘寶取貨「殺出一條血路」。
現時消費者淘寶後,可委託集運公司運貨,在工廈、辦公室、門市、郵局或便利店取貨。張耀元前年成立集運公司「匯購八方」(http://www.toplinkexp.hk),但租金高企,直營門市只有3間,而與便利店合作的成本高昂。他索性親自落區游說小商戶和報販成為提貨點,至今有29個小店和報販加盟,商戶按每件提貨賺取分成,「佢哋有空檔嘅時候,可以幫我哋做提貨服務,我哋亦無需要孭固定支出,例如人工」。
坑口安寧花園的安寧書報社開業逾20年,榮哥是首批加入商戶,他指報販行業式微,必須尋覓出路。他加盟後每日處理數件至逾10件淘寶貨,提貨服務較賣報分紅多幾倍,希望隨着客戶增加,每月可幫補數千元收入。榮哥笑言報檔最大優勢是人情味,會與取貨客人傾談網購心得。報檔有逾10把雨傘,下雨時借予街坊、客人使用。

首3公斤收費20元

劉先生在黃大仙經營報檔逾30年,他慨嘆報紙和雜誌近年銷量不斷下跌,以往高峯期每日賣紙1,200份,如今僅餘600多份,每逢下午生意平靜。他認為要順應潮流改革,報檔超長營業時間有優勢,遠勝集運公司門市中午才營業,「我哋開工係凌晨4點半至夜晚7點,佢哋咩時間攞貨都方便」。
張耀元指現時首3公斤貨品在小店自取,只徵收20元,較大型集運公司便宜。公司下一步與香港報販協會合作,邀請全港600間商場、街市內的書報社和400檔傳統報檔加盟。
■記者潘柏林 

旺角露宿者:寧瞓街不住棺材房

限4個月搬走 旺角露宿者:寧瞓街不住棺材房

8,327
最後更新: 0409 14:48 / 建立時間: 0409 12:23

3
「鬍鬚仔」直言寧願露宿亦不住棺材房。 (潘柏林攝)(蘋果日報)
【更新:內容】
本港樓價不斷再創新高,連帶劏房租金亦水漲船高,令更多露宿者無力上樓,但旺角一帶的露宿者近月亦面臨「迫遷」,油尖旺民政事務處上月9日貼出通告,要求他們昨日起停止佔用旺角窩打老道、染布房街的行人天橋底,並會派人拆掉該處的搭建物,通告鼓勵露宿者與社工溝通,脫離露宿生活。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批評當局再度驅趕露宿者,估計今次有十幾名位露宿者受影響。

社區組織幹事吳衛東指,露宿是社會問題,部分露宿者雖然有領取綜援或從事散工,但都無力租住劏房。他批評政府只想「眼不見為淨」,將露宿者驅趕至更偏遠地方。吳衛東稱今日再聯同部份露宿者與油尖旺民政事務處開閉門會議,他稱會要求政府停止驅趕行動,並提出復建市區廉價單宿讓露宿者有瓦遮頭。

油尖旺民政事務處與香港社區組織協會、部份露宿者代表開會後,處方決定給予4個月寛限期窩打老道、染布房街行人天橋底的露宿者搬走。其中一個受影響露宿者「鬍鬚仔」自言,每月做清潔散工賺取數千元,根本無力租劏房,直言寧願露宿亦不住棺材房,「無冷氣,又企唔到起身,企起就要開門,唔係住嘅環境,係等死地方,住得耐會痴線」。 

「天經地義生活館」幫後生仔創業 v

【動醒晨】搞社企唔靠政府 幫後生仔創業

11,420
最後更新: 0409 18:33 / 建立時間: 0409 07:25

5
社會企業百花齊放,但創業並非只談資金,要脫穎而出,還須靠創新。Incu-Lab發展總監歐贊年說,香港創意工業曾在亞洲獨佔鰲頭,近年步伐卻慢下來,主因是遇上培育和匯集人才的樽頸。他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創辦Incu-Lab,除了以低廉租金提供共用辦公空間,也協助年青人創業,期望透過創新為社會帶來改變,不再苦等政府政策,「主動做Changemaker」。他笑言間中「手痕」,會親自落場將部份社區項目轉化成社企,「如果搞社企,依家係最佳時機」。

記者:袁樂婷

歐贊年(Jeffrey)自言好奇心旺盛,也愛思考問題根源,「見到有呢個問題,咁有冇得解決?除咗等政府,仲有冇其他方法幫到弱勢社群解決生活需求?」他相信一切問題都有答案,只差一點創意。Incu-Lab的想法比傳統社企走得更前,希望整合社會服務和社會政策,長遠為社區帶來改變。

Incu-Lab最近協助創立的企業AROUND正是一例。AROUND建立網上社區平台,善用「街坊鄰里」力量,互相交換用不著的物資、解決日常問題及互相幫忙,「例如我想搵人幫手湊仔,上網講一講,原來隔幾個單位有人得閒;又或者爆咗水管,影張相,又會搵到人幫你」。尤其市區的鄰里情較薄弱,「隔離屋姓乜都未必知」。若能重建這份聯繫,便能守望相助,解決繁瑣生活難題。

另一較為人熟悉的新創企業,則是由旺角花墟一幢二級歷史建築活化而成的「天經地義生活館」。生活館以公平合作為原則,售賣公平貿易產品、本地農夫種植的有機蔬菜和自製醃漬物,也舉辦導賞團和工作坊,推動良心消費。

Jeffrey說,最希望培育年輕人「諗多啲」,主動創新,「以前三、四十歲先做生意,依家後生都加一腳,起碼教到佢哋(做生意)基本運作,唔使跌好多次先學到嘢」。位於炮台山的co-working space則匯集有志創業的年輕人,讓他們在交流間擦出火花,互補長短,「年輕人缺乏網絡,首先幫佢哋解決呢個障礙……有時各自做緊唔同嘢,坐埋一齊傾吓,咦,原來有得合作做第三樣嘢」。 

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童年本身為了體會做孩子時才能體驗的事物而存在的

英華生變特工 學習團體合作

38,884

132
■校方在操場上用400張書桌佈置大迷宮,供學生玩樂。
【本報訊】人稱「史諾比」校長的林浣心,教學創意多。上月底學校舉行了一場夜間活動「英華特工之世紀解密」,讓學生晚上回校,鬥智鬥力4小時。她指基本的遊戲、體育及美術發展是必須的,可保留學生想像力和好奇心。

「童年非為長大而存在」

「英華特工之世紀解密」上月27日傍晚在英華小學進行,學生化身特工,限時4小時完成13個指定項目,並在其中學習語文、團體合作及領導技巧等,約150個家長義工在校內支援。
林指理想的幼稚園及小學階段能容許小朋友快樂地玩耍,她引用著名日本動畫家宮崎駿名句:「童年不是為了長大成人而存在的,它是為了童年本身、為了體會做孩子時才能體驗的事物而存在的。」她認為部份家長和老師忘了他們的童年,而在教育制度中一起殲滅小孩的好奇心,透過年度大型自主學習的活動,學生更了解自己和他人。
現時的千禧校舍為增加學生活動空間而設計,但不少學校擔心學生發生意外,限制學生活動,林說:「校方怕出意外,個個唔准郁,咁樣唔human(人本)」,她指基本的遊戲、體育及美術發展也是必須的,可令學生保留想像力和好奇心。
■記者彭美芳 

小一面試學童要展示真我

【本報訊】陸續有知名直資小學,舉辦2016/17學年小一入學講座。有校長指現時的小一面試千奇百趣,有家長為求令校長、老師印象深刻,即席叫子女作音樂、舞蹈表演,又在校外守候校長,遞信表心迹,甚至有家長提出捐款數十萬元「支持」辦學。英華校長林浣心則呼籲家長放鬆心情看待面試。
記者:彭美芳
近日,有不少直資學校開始接受家長登記,出席5、6月的小一入學講座。當中,英華小學在6月6及7日的5場入學講座,早在4月1日登記首10分鐘已滿額,收4,000個登記。
校長林浣心指,有學童面試時過份背誦標準答案,無法展示真我,她曾問面試者日常事,對方利用各種方法把話題「兜」至名字的由來。

切忌背誦標準答案

林浣心亦曾在小組面試問三名學生:「你有冇問題想問番我?」最終僅一人舉手,大部份學生的第一反應是「冇嘢問」,避免出錯。不過,有男孩面試時則問林浣心:「你鍾唔鍾意我?」說罷滿面通紅,林倒認為這男孩充滿童真。
林稱明白家長爭取最佳起跑線的願望,自爆母親50年前也如此,為她及哥哥報讀傳統名校協恩小學及喇沙小學,並由鑽石山遷往農圃道協恩小學對面,以便入學,林終於在小三獲協恩小學取錄。

有家長捐款數十萬

教學41年間,林先後在協恩及英華任校長,她認為有怪獸家長就有怪獸子女,家長責無旁貸。例如安排子女參加入學面試,原意想「畀經驗」卻令小孩經歷多次挫折,自信心受創,建議家長放鬆心情,好讓孩子享愉快童年。
津貼地區名校浸信會呂明才小學,約八成畢業生可入讀最心儀中學。校長黃潔蓮指現時小一申請出現不少厚裝履歷表,大量獎狀、證書、功課夾在其中;又有家長安排子女帶同樂器、舞衣,在面試時表演;面試後連續多日在校門外「守候」校長或每日送一篇文章,表達入學的渴求。有錢家長更捐款數十萬元,「支持」辦學為子女爭入學門券。
林浣心認為官津派位制度有太多前設,例如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容許世襲制、計分制,統一派位時按住址限制選校,以致「做貴咗某啲區」,即令區內學校爭崩頭。黃潔蓮則寄語家長,入讀小一只是小朋友第一步,並非終點。